大学文献检索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探讨研究
2018-08-31刘翔
刘翔
摘要:本研究针对大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现状,以文献检索课为个案,构建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了学习支撑平台,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说明具体的实施过程,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对比,对整个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愿意继续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SPOC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29-02
文献检索是大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 Fox)教授在2013年提出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1]研究表明,SPOC在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祝智庭等[1]将SPOC称为“私播课”,将其定义为一种为小型的、私有的、在线的课程,他认为SPOC和MOOC属于同一类别,而SPOC是较之MOOC更为低调的小众在线公开课。国内外SPOC的研究主要有: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使用麻省理工学院授权阿纳特在“电路原理”课程中进行SPOC教学[2];Armando Fox教授把MOOC平台上的“高级软件工程”课程加以优化改编后,以SPOC模式提供给学生[3]。国内的贺斌等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SPOC的“時间—空间—学习形式”的关系结构。[4]
一、教学模式构建
SPOC模式是对MOOC的有效促进和补充,也是对学习支撑平台、学习资源环境等的创新。笔者在相关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文献检索课内容及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教师及学生层面,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前、课中及课后。
SPOC模式具有鲜明的优势特点,在教师层面,教师需要完成准备、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阶段的任务;在学生层面,学生需要完成知识准备、知识学习、知识内化、知识固化等各个阶段的任务,所以SPOC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学生及教师在课后还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
二、平台设计
(一)平台概述
学习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微视频讲解模块、检索试题测试模块、交流分享模块等,平台功能支撑主要包括自主学习支撑、自主探究支撑等。
(二)平台功能
学习平台在功能上主要设计了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分享等。学习空间中主要设置功能匹配的数字化资源,例如知识网、视频、动画等,学生可以根据相应的电子教材、电子学材根据学习目的及需求进行相应的学习,其中比较特色的微视频包括讲解类、探究类等,内容十分精练;探究学习空间中设置探究式数字化学习资源,例如相应的检索操作、试题测试、探究任务等,学生可以根据拟好的题目进行自主测试,也可以自己设置相应的题目进行测试,进行相应的探究、深入探究等。
三、实践研究设计
笔者目前讲授的文献检索课程设置为16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授课模式是传统模式下的老师讲、学生听,在实践课中也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主题任务等环节,但是时间等因素受限很大,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环节参考行动研究法。
(一)研究目标
在文献检索课的实际教学中,在教学模式中尝试对学生使用基于SPOC的模式,并检验这种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对象
笔者所教课程中有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涉及多专业多年级,由于本研究是在SPOC模式下,所以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本研究以2017—2018下学期化学专业2014级1班和2班的8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1班和2班各为40位同学,在学习层次、知识与技能方面较为相似,选择1班作为应用SPOC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实验班;选择2班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比的普通班。
(三)教学设计方案
基于SPOC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案不仅要关注课堂环节,而且要关注课前、课上、课后等整个教学过程。实验班的实践研究需要把16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全部制订出来并开展实施。本研究环节设计出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期刊网90分钟的SPOC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践。
(1)组织导学。首先,在开课前提前联系化学与生物学院教学秘书,组织化学专业2014级1班全体同学加入实验班QQ群,通过此群完成文献检索课信息发布、交流互动等;其二,布置导学、导读任务,使同学们了解文献检索的课程概述及基于SPOC模式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明确文献检索课学习的内容、任务、目标、要求等。导学过程的目的是尝试激发实验班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动机,做好学习准备。
(2)课前学习。学生根据导学中的学习任务在课前一周应用学习支撑平台及数据库等资源完成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知识的学习,并在上课前一天根据学习情况,反馈遇到的相关问题等。教师需要根据时间安排完成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各项任务。
(3)课上学习。首先,老师利用(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9页)大约15分钟的时间针对课前学生学习反馈的共同疑虑和突出问题等进行精讲;其二,老师需要选择学习情况较好的同学作为各组组长,并完成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测试等各项任务,完成知识的内化。
(4)课后总结。学生在完成学习后,都有各自的想法、意见等,需要在课后进行交流、互动、分享等,完成知识的固化。老师需要进行反思、记录、优化等环节,并准备下一轮的教学任务等。
四、效果分析与评价
(一)数据采集
本环节研究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两类数据集:2013级化学专业实验班和普通班80名同学在基础知识、期刊任务单检测、电子书测试和检索报告四个阶段的阶段性测验成绩;实验班40名同学对基于SPOC模式的看法评价调查问卷数据。
(二)教学效果评价
对比两个班在各个阶段的测验成绩来评价SPOC模式的有效性,运用相关分析工具得出:在基础知识环节,普通班成绩稍好,分析表明在基础知识学习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优势较为明显,在期刊类测试环节、电子书测试环节及检索报告环节,分析表明SPOC模式表现出较为良好的效果,有效性十分明显。
(三)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
通过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发现主要的问题有:由于传统教学与学习模式根深蒂固,SPOC模式的适应性有待完善和提高;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式学习效果十分明显;自主学习平台系统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撑。实验班大多数同学可以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多数同学认为平台对这门课的学习有帮助;多数同学认为小组、合作、探究对学习有帮助。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受传统学习的深刻影响,对这种SPOC学习方式持不同意见。
五、结论与反思
在SPOC模式下,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指导等;在学生层面,在SPOC模式下,学生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并且可以实现探究式、小组式、协作式等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等SPOC模式对教学与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限定,例如对基础知识类的内容应用效果较弱;SPOC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一些工作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SPOC模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任务,他们要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安排学习时间,使得学习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六、结语
SPOC模式与大学教学融合的研究尚属探索阶段,基于SPOC模式的文献检索教学还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丰富和支撑,后续工作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在平台功能和资源配置上继续深入分析和挖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继续积累经验,为下一步SPOC模式的创新尝试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2]Goral T.Make way for SPOCs:Small,private online courses may provide,what MOOC scant[EB/OL].[2016-10-22].http://www.universitybusiness.com/article/spocs-may-provide-what-moocs-can%E2%80%99t.
[3]Fox A.From MOOCs to SPOC[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3(12):38-40.
[4]賀斌,曹阳.SPOC:基于M00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