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探究
2018-08-31单永花
单永花
摘要:很多人都认为学生没有腐败的可能性,但高校廉洁教育仍有必要进行,且高校廉洁教育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堂教学、教育载体和手段等不同方面强化高校廉政文化教育。
关键词:学生 主体 廉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15-02
很多人都认为学生没有腐败的可能性,充其量也就是作弊和学术不端的诚信问题。如果这些是诚信问题的话,那么近些年类似湖南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等,还属于诚信方面的问题吗?为此,教育部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1]由此可见,中央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青少年进行廉政教育非常重视。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科学内涵
高校廉政文化内涵的实质在高校校园中建设崇廉尚廉洁的文化主题,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建立廉政制度,推动校园师生共同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意识,建设崇廉尚洁的校风,营造出公平、正义、和谐的育人环境。[2]
高校廉政文化重在教育,以干部的廉洁从政为主,但应落脚到学生,因为学校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干部,相比而言,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品行才是重中之重。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学生表示,在高中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入党,在大学里只要跟辅导员搞好关系就可以入党,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入党私下宴请辅导员。接受宴请的老师选拔来的党员,我们能期望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拒绝宴请、廉洁自律吗?
目前,一些高校仅将学术科研作为重点,而对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重视度不足,有些学校并没有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考虑廉政文化的建设,个别学校甚至仅仅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临时拼凑廉政文化建设“成果”。一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不深入了解学生,喜欢做表面文章,廉政教育根本没有实质疗效,说到底还是认识不到位。
(二)教育主体错位
有些学校虽然知道廉政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对于教师的管理,高校更多的是从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集中在学生的分数和学习成绩,只要在学校不特别过分就可以。因此,很多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时,认为只要领导干部不腐败就可以了,忽略了基层教师和学生,其实他们才是支撑整个大学教育的主体。无论是从教师的管理方面,还是学生的教育方面,都出现了“德”与“智”重视度的失衡。
(三)教育效果不足
目前高校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时,往往依据社会热点进行集中宣传,如作报告、开班会,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或者教育是否有效,反正积累了材料能够应对上级检查就可以了。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结合新媒体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实质上的收效了。
某些高校虽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来开展廉政教育,但在内容的选择和制定上却缺少与日常实践的联系,形式大于实效,在教育中忽略了廉政教育的真正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统一,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地做到廉洁自律,严守于行。
(四)物质保障受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的保障,即便是学校再怎么重视,制度体系再怎么完善,高校的廉政文化最终也必将落于形式,造成雷声大雨点小。但有些学校认为,廉政文化不就是开场讲座、画个板报、弄个征文发个证书吗,还要物质保障干啥,即便是需要也不用花费那么多。因此,很少有高校在学校的财务计划和上层设计中,给予廉政文化建设相应的经费和資金保障。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建设,我们可以借着大思政教育的东风,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和引导。然而作为身居前线的高校教师,笔者却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太喜欢思政课。
我们往往批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懒惰、骄纵、不上进,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状况有时候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就用以前的课件上课,讲的是早已过时的老案例,忽略了与时政的链接,还有从网上下载课件根本不加任何改动和加工直接就用的;更有甚者干脆念课件,没有课件讲不成课;个别教师的政治课,纯属形式主义,浪费学生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有些老师在课堂上牢骚满腹,言必称“人家国外怎么怎么好,我们怎么怎么不好”,使得整个课堂充斥负能量和负面言论;还有的无法将所讲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致使学生产生学校思政课无用的念头。笔者上学的时候就遇到不少这样的教师:某教师(笔者大学学习期间)讲授《毛泽东思想》(现在的教材把该课程和《邓小平理论》等合编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讲了大概一学期的江青“秘闻”,考试的时候画画重点;某教师(笔者研究生学习期间)上课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声情并茂地跟我们讲“我到美国一看,妈呀,社会主义竟然在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啦”,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给予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引导的重担,在教学中,理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客观分析消极腐败现象,既不回避问题,又不盲目乐观,给学生讲清道理,教会学生辨别是非。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可以在讲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对国民党部分人员进行贿赂给抗战带来的恶劣后果时,向学生讲解腐败在历史上曾经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鉴史知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践行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也可以对课程进行改革和设计,比如“课前廉政教育五分钟”,每次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廉政文化知识教育,充分营造崇尚廉洁的环境。
(二)创新教育载体,加强文化育人
对于高校而言,廉政的建设更应该是一种廉政文化的建设,侧重点应该放在“廉”上,引导学生以廉为荣。在进行教育时,应紧跟时代的潮流,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已跟不上新时代的潮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于互联网,积极开辟网络阵地。除了充分利用学校自有的电台、广播、报刊、宣传栏外,高校还应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微信公众号、飞信、QQ(一般班级都有QQ群)等不断创新廉政教育的形式,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廉政教育宣传,避免不良信息的误导,注意大学生的意识导向,使廉政理念深入人心。
(三)丰富教育手段,加强实践育人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高校进行廉政文化教育,除了理论层面外,更要注重教育学生在实践层面践行廉政行为。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单单是检验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促使其在实践中不断知行统一。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多举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我们的廉政文化教育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有些高校无法实现全面校外实践,可以采取校内实践的方式,如笔者所带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校内实践教学改革采取的是历史舞台剧的形式。在活动结束让学生写的总结中,笔者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感悟都很深刻,某同学写道:“对于这次学院开展的‘铭史杯,我有了非常难忘、深刻的体会。刚开始听说学校要开展‘铭史杯话剧表演活动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没有很激动,觉得很新奇。我以为这不过是随随便便表演一下就完事了,套用薛之谦的歌词‘我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情节,我觉得这个活动没我啥事。生活总是不经意间给你一个意外的刺激。我们小组表演‘刘胡兰话剧,我扮演群众,刘胡兰喊的嗓子都哑了,我好像看到当年的刘胡兰是如何面对敌军,15岁的小女孩,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在刀枪的威胁与金钱的诱惑下坚守信念。我突然联想到了自己,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随便听课不挂科就行,随便考个大学有工作就行。但是我们忘了,有千千万万个同龄人在努力,他们认真听课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他们在好的学校感受大千世界的缤纷。这次的‘铭史杯,让我知道小小的革命烈士刘胡兰有多伟大,让我知道国家大义面前威胁和利诱轻如鸿毛,中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不要总是埋怨国家怎样,我们应该深思自己又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也许,我们课堂上讲的知识,很多年后学生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心得会内化为学生的一部分,指引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奋力前行!
另外,还可以加强典型教育,通过具有榜样意义的典型的人或事,加大对学生示范引导、警示警戒,教育学生提高认识、规范行为。
(四)加强学风建设,实现联动育人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早上快到8点,下午快到2点30(冬天)或者3点的时候,总有学生一溜小跑往教室赶,每个教学楼门口都是校、院学生会无课学生干部在进行学风督查,且辅导员都深入教室查看学生上课情况。教务处和学生处教师联合,分片区进行学风督查。迟到的学生站在门口,逐个记录情况,除扣除相应学分外,还将接受辅导员的思想教育。这种对不良风气实行严格管理、监督的行为,有助于学生远离拖沓、懒散的坏毛病。
当然,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而应该形成高校各部门的联合互动,共同实现廉政文化育人。如宣传部门应加大廉洁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教学管理部门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使廉政文化多进课堂;纪检监察部门要制订实施方案,抓好执行监督;党组织、学生会、共青团、工会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多措并举,部门之间形成合力。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家校联合,与社会的联合等,真正实现校内联合、校外联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育人功能。
我国自古就把“廉”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个人的重要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创新方法,使清正廉政之风永驻校园!
参考文献:
[1]王瑞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多维思考及现实路径[J].廉政文化研究,2013.
[2]刘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高校廉政文化教育[J].绥化學院学报,2011(10).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