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办公小区海绵改造工程设计及效果

2018-08-31杨自雄陈顺霞熊尚雷徐成志

智能城市 2018年14期
关键词:植草屋面绿地

杨自雄 陈顺霞 熊尚雷 徐成志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南宁市自2015年取得国家首批海绵试点城市以来,陆续开展一系列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涵盖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市政道路与广场、河湖水系等,通过3年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形成了一批海绵示范案例,亦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案例在总结前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等手段,总体成效明显,获多家媒体推广报导,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学习观摩之地,通过介绍本项目海绵设施应用,总结实践经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1 项目概况

该办公小区建于1998年,位于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与初期雨水污染防治示范区”内。占地面积13489.09m2,由综合楼、多功能厅、宿舍、绿地广场等组成,本次主要海绵措施有“渗、滞、净、用”等。项目于2017年6月竣工并投入运营。

1.1 现状分析

(1)存在问题:本工程海绵化改造前,硬化面积大,排水不畅,存在部分积水点;场地雨水为传统模式排放,径流雨水污染严重,导致下游水体污染情况加重;浇灌用水量较大,自来水资源浪费严重;植被杂乱,景观效果不好。

(2)下垫面分析:由地勘报告得知,此区域地下土层多包含压实土层、素填土层以及黏土层(埋深7.0m以内),其渗透系数分别为1.0×10-6、3.0×10-6和1.0×10-7m/s,透水性能较差。

(3)径流系数分析:根据项目用地类型及面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地块综合径流系数,其数值为0.71,硬化面积较高。海绵化改造之前,场地外排综合径流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海绵化改造之前,场地外排综合径流系数一览表

1.2 建设目标

根据《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建设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年径流污染物控制率不低于50%,并消除场地积水和达到景观提升的效果。

2 海绵建设方案设计

2.1 总体技术路线

本项目结合小区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在满足海绵城市规划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业主诉求,因地制宜选用绿色、灰色设施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源头减排、下渗集蓄、净化利用的方式,设置植草沟、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绿色屋顶、路缘石开口、穿孔渗排管、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等海绵设施,促进雨水在办公区场地内的存蓄、渗透及净化,并结合景观的可视化表现手法,有效改善办公环境。主要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技术路线

2.2 设施选择与节点设计

(1)透水铺砖:设置在场地外部人行道与场地内食堂旁非机动停车场。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结构强度较大透水铺砖,并选用红色色调与政协办公区整体景观相互协调搭配。

(2)植草沟:设置在大门入口两侧绿化带和环形通道边缘绿地,在靠近路缘石绿地设置成植草沟,下凹200mm,断接路面雨水和球馆屋面雨水。

(3)生物滞留带:设置在食堂前绿地花园、综合楼入口两侧绿地花带和综合楼中庭绿地等位置,生物滞留带比周围地面下凹200mm。通过下垫面换填、种植土掺入细砂及碎石等措施,提高土壤的入渗系数,以达到对雨水调蓄和污染物去除的效果。部分地块土壤透水性能相对较差,中庭雨水滞留带布置于地下室顶板之上,在区域需要增加底部防渗及导排措施。

(4)透水沥青:设置在办公区内环形通道及办公楼前停车广场。先破除原有破旧不透水路面,增设50mm厚透水沥青混凝土,并在道路路缘石侧设置渗透导排管,导排管连接周边雨水口,保证下渗雨水的及时排放,确保道路结构安全。通道整体透水沥青选用黑色透水沥青,庄严大气,景观效果与政协办公区协调相配。

(5)绿色屋顶:设置在综合办公楼屋面。由于综合楼使用年限较长,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屋面荷载计算校核,采用轻质绿色屋顶做法,选用植草盒进行屋面铺设,植草盒重量为37.5kg/m2。植草盒内含有种植土与佛甲草。通过在现有屋面隔热层上加铺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后,铺设植草盒达到绿色屋顶的效果。同时在佛甲草之间设置通行通道,便于楼面之间的互通以及措施的维护。本次绿色屋顶植被浇灌通过原设计中的天面预留绿化用水口,利用人工浇灌;并且将调蓄池收集雨水回用至屋面进行植被浇灌。

(6)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收集处理设施设置在场地北侧停车场下,自场地雨水管截流部分雨水引至雨水调蓄及处理池,经过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后,经回用水泵提升至地面、屋面回用水取水口,供绿化浇洒、道路浇灌及场地内车辆清洗使用。

3 实施成效

通过采用以上海绵技术手段,项目建成运行后,场地内外排径流系数下降为0.40,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6%,年径流污染物控制率为67%,雨水综合利用率15%,满足规划对本地块的海绵建设要求,同时消除了场地积水问题,景观效果得到全面提升,现已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考察学习观摩之地。改造前后对比如图2。

图2 整体效果改造前后对比图

4 经验小结

通过本项目海绵改造成功案例,做好海绵类改造项目,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全方位联动,确保设计意图体现和实施成效。

(2)改造类项目应安全为前提,以问题为导向,关注业主诉求,因地制宜选用海绵设施,寻求灰色和绿色设施的结合。

(3)重视前期现状调研和分析,重点关注建筑小区排水现状、地形地质条件、现状灰绿色设施、地下室顶板覆土及土壤渗透性能等。

(4)依托海绵改造契机,着重提升景观整体效果。

(5)土壤渗透性能较差的区域,生物滞留、渗透设施宜增加透水导排管。

(6)针对改造项目因建成年限久远,基础资料欠缺,设计应注重施工现场服务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调整设计方案。

5 结语

本项目为既有建筑小区海绵化提升改造,贯彻“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因地制宜设置海绵设施,注重源头削减和滞蓄,选用“多功能轻质绿色屋面”,设置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并就地回用于小区绿地浇灌,打造蓄水净水节水、会呼吸、景色优美的办公环境;实现设计目的,达到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控制目标,成为南宁市建筑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典范,并总结归纳了成功经验,供海绵城市建设者借鉴。

猜你喜欢

植草屋面绿地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
施肥对喀斯特地区植草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牧草固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