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AQUS软件对路基拓宽沉降规律的分析
2018-08-31新疆新纪元公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杨静
文/新疆新纪元公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杨静
工程概况
新疆某主干道路原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半幅宽度为13m,路基高4m,通行能力和使用质量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交通需求。因此对其加宽拼接,改造为双向八车道,新路基半幅宽度增加8m。根据以往路基工程经验表明,若旧路基加宽后处理不当,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沉陷等现象。
数值建模
ABAQUS是一种将偏微分方程(组)离散化的数值求解方法,ABAQUS功能强大,内置各类材料的本构模型、强度失效准则,包括线弹性模型、Mohr-Coulomb模型、Druker-Prager模型、Cam-Clay模型、渗透材料模型等。ABAQUS既可以模拟材料结构线性变化,又可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解决一些复杂的工程问题。
地基土、路基土模拟主要借助ABAQUS软件内置的Mohr-Coulomb模型,假设路基为对称结构且足够长,旧路基下的地基沉降稳定,地基土、新旧路基采取四边形模拟单元。模型原有路基半幅宽13m,新路基半幅宽扩大了8m,边坡坡度、路基高度的几何模型分别设计为1∶1.5、4m。模型的最大模拟深度设置为-60m,为了保证模拟的准确性,路基宽度模拟边界增加至实际路基宽度外侧60m处。为了求得模型初始应力场分布,将模型运算到旧路基平衡状态,然后对模型填土荷载逐级加载,土体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
差异沉降特性分析
路基土层的物理属性属于颗粒、水、空气的三相综合体。高速公路路基土体受到混凝土路面的挤压应力,当路基土层长期受压后,释放出土层内部的水、空气,最终导致路基后期出现显著的变形沉降。路基土层的碾压方式选为分层碾压施工,一般而言,通过压路机的频繁碾压,可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但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地基压实的效果并不明显。
图1 路基竖向位移示意图
图2 路基竖向应力示意图
图3 路基水平位移示意图
表1 路基土体材料参数
如图1所示,拓宽前,旧路基中心线处出现了最大竖向位移,最大竖向位移沉降分布形态为半盆形,拓宽后最大竖向位移呈倒钟形分布,主要出现在新路基一侧。
如图2所示,路基在进行拓宽施工前,原始路基的最大竖向压力主要集中于地基上层面,进一步分析可知,其竖向应力的大小与地基深度大小成反比关系,拓宽后,竖向应力的最大值呈现明显增大趋势,在新铺设路基底层中心处出现了最大竖向应力值。
如图3所示,路基拓宽前地基水平位移峰值出现在旧路基正下方,水平方向位移基本上为零,路基拓宽后,水平位移峰值出现在新铺设路基坡脚下边缘。在新旧路基接触处出现了临界状态,距离旧路基越近,发生水平位移的程度越小,位移值越小,距离新路基越近,其水平位移值越大。
路基变形影响分析
单侧加宽对路基变形的影响。依据工程实际,对模拟方案为填方旧路基+单侧填方新路基拼接,其中路基单侧加宽宽度取值分别为4m、8m、12m、16m。路基加宽到4m、8m、12m、16m时,最大竖向沉降值分别为12.1mm、21.4mm、27.0mm、30.2mm。综合分析,随着路基宽度增加,路基竖向沉降也随之增加,路基扩宽后对原始地基产生了不均匀荷载,沉降数值的分布规律呈现出由路基中心向外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随路基宽度的增加,沉降极值逐渐靠外。
图4 加宽大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图5 不同加宽与路基表面最大差异沉降变化
图6 不同加宽对基底沉降的影响
两侧加宽对路基变形的影响。由于路基为对称结构,所以模型取一半计算,两侧加宽时每侧加宽的宽度为2m、4m、6m、8m。
如图4所示,两侧路基加宽后,原有路基中心的沉降越来越明显,路基加宽至4m、8m、12m、16m时,路基中心竖向沉降值分别为2mm、4.5mm、6.3mm、7.7mm,拓宽宽度的增幅与沉降增加的差异程度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拓宽越大,路基中心沉降越大,随路基加宽越来越大沉降增幅逐渐减小。
如图5与图6所示,两侧不同拓宽宽度与单侧加宽时路基表面及基底的沉降曲线均类似,从路基中心向外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拓宽值加大,沉降较大的区域有向外侧边缘发展的趋势。单侧和双侧加宽拓宽道路的不同之处是:
若采用两侧路基加宽方案,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少,当前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道路两侧的受力均匀,通常会采用两侧加宽路基的方案,路基两侧均加宽后,路基整体对原有路基附着力提高,新旧路基结合为一个整体,呈现整体性的沉降,故新旧路基之间差异沉降较小。从建造成本来分析两侧加宽,一是施工难度加大,二是运营与施工成本加大。
结语
拓宽后最大竖向位移呈倒钟形分布,主要出现在新路基一侧。拓宽后,竖向应力的最大值呈现明显增大趋势,在新铺设路基底层中心处出现了最大竖向应力值。路基拓宽前,地基水平位移峰值出现在旧路基正下方,路基拓宽后,水平位移峰值出现在新铺设路基坡脚下边缘。
经过对比两种加宽路基的方案,采用两侧路基加宽,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少,保证了道路两侧的受力均匀,路基整体性强对原有路基附着力提高,新旧路基呈现整体性的沉降,新旧路基之间差异沉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