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彭家寨古建筑群保护性开发的点滴思考

2018-08-31危道军李超

中华建设 2018年8期
关键词:索桥吊脚楼土家

危道军 李超

在彭家寨实地调研测绘基础上,对彭家寨土家吊脚楼群的建筑特色、仙居的田园风光、极具特色的土家族文化等乡土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彭家寨的保护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青山掩路遥,碧水伴索桥。

彭寨烟如海,微雨黄花俏。

初到恩施州宣恩县彭家寨古建筑测绘,在这里,时光好似渐慢,凝成一团云雾,时间空间相互掺杂,亦如寨前这碧绿的龙潭河水。入寨索桥上驻足片刻,只听脚下潺潺的水声,放眼对岸,便是土家吊脚楼群彭家寨——天然景色与传统建筑的完美契合,十几个飞檐翘角的龛子环绕着山腰依次排开,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画卷。时光,粘稠的像这里潮湿的空气,朴质和谐得像是岁月静止了一般。

一、仙居的田园风光

中国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臬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筑后撰文:“彭家寨背山面水,两端各有小溪为界,用地完整,是鄂西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并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彭家寨照片

坐落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北麓的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居于“观音座莲”之右,观音山之下。东面以 “叉几沟”为界,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故该地也称凉桥。寨前龙潭河上40余米长的索桥将寨子与外界相连,寨后山峦起伏,修竹婆娑;寨前田园阡陌,稻浪起伏;河间、小溪中,土家女郎挑水洗衣,儿童往来嬉戏。一派田园风情,人世仙居。

二、彭家寨土家吊脚楼群的建筑特色

彭家寨以其完美而集中的吊脚楼群而享誉中外。除了精美的吊脚楼,彭家寨独具特色的还有丰富的寨外环境空间、寨内四通八达的窄巷、每家每户连通的檐下空间、随山势而上的青石板台阶和建筑围合的错落的台院。

1.村寨规划特征

作为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彭家寨沿龙潭河布置。龙潭河成为彭家寨天然的防御屏障。进村道路在河对岸,需通过索桥进村。离河一段距离,在观音山山坡上建造吊脚楼,留出河岸边难得的平地种植庄稼。形成层层递进的丰富空间:山路——龙潭河——索桥——农田——彭家寨——竹林——观音山。

彭家寨总平面图

村寨建筑依山顺势而建,层叠而上,错落有致,布局自由灵活。在山环水抱中,人们跨过龙潭河进入寨子,经过寨前广场,通过山脚的绕山石路,纷纷踏上各自顺山而上的青石板大台阶,拾阶而上,进入各家屋前平台。顺着山势,形成层层屋面层层台,碧水修筑绕宅生的田园景象。

2.土家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建筑为适应山地地形,底层架空,上部设置一圈转廊,转廊出挑较大,均不落地,建筑如同吊在半空,故称吊脚楼。彭氏家族迁徙沙道,看中此地,建房不得不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经几代人的创造建设,终形成今日集土家吊脚楼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的吊脚楼群。

依山的吊脚楼,布局一般是简单的一字型和L型。建筑功能一层为堂屋和睡房,垂直吊出去的部分上层通风、干燥,设置睡房。房外设绕楼的曲廊,可观景、纳凉、晾晒衣物。下层架空空间有的被用作通道,有的被用作仓储、卫生间或牛栏猪圈。围合的“L”型平面形成丰富的建筑外部空间:建筑室外平台—青石板台阶—院子—屋檐下的台阶—堂屋—卧室。

吊脚楼采用的是穿斗式结构,穿枋穿出檐柱后变成挑枋,承托挑檐,当地戏称“秀肌肉”。吊脚楼由于檐口出挑较大,挑枋多为两层,其出挑尺寸和弯曲状况对屋顶坡度及檐口造型起着决定性作用。

彭家寨单体平面图

彭家寨单体立面图

彭家寨单体剖面图

3. 村寨建筑造型特征

除了吊脚楼建筑单体的造型特色,彭家寨吊脚楼群造型之所以震撼,是由于吊脚龛子顺山势依次排开,高低错落,把吊脚楼最美最具特色的部位很有节奏地展现出来。歇山屋顶四角轻盈地向上起翘,如翼展翅,生动丰富的立面造型,在土家族建筑中亦不多见。从索桥上一眼望去村寨,土家族吊脚楼的重要特征尽收眼底:龛子、吊脚檐柱、两重挑枋、耍头、吊头等。

彭家寨极具土家特色的吊脚楼聚落布局和形式,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居住建构方式,并由此衍生出它的聚落与建筑文化。

三、极具特色的土家文化

彭家寨的文化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缩影,彭家寨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中,土家先民的生活方式得以延续,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土家文化。

1.土家民风民俗

彭家寨淳朴的民风是土家族人朴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寨中村民全部姓彭,各户走廊房门互通,整个村寨由青石板路串联成一个大家庭。土家村民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土家歌舞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比较流行的歌是“竹枝词”,竹枝词主要记录土家山川景色,生产生活,风土人情。逢年过节,族人身着节日盛装.在土王庙祭祖,在摆手堂跳舞。舞蹈内容多模拟农事活动,如打猎、挽麻团、种玉米、扯草推磨、打草鞋等。

2.竹木文化

彭家寨周围山上竹木众多,灌溉工具、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多用竹木制成。竹就、木盆、木桶、背笼等用竹木制成的传统竹木器具成为寨中特色。

3.农耕文化

彭家寨山地丘陵面积广,农耕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种植、采集野生植物是村民主要经济活动。村寨山环水绕,渔猎成为村民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种植—采集—渔猎的农耕经济体现了土家村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四、彭家寨的保护与开发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彭家寨的乡土旅游资源极具特色,传承土家聚落与建筑文化、着力展示农耕文化、渲染竹木文化、凸显民俗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与开发并重,打造一个传统农庄的“桃花源”。

1.合理规划,做武陵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把村寨建设与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农耕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突出土家村寨文化特色,统筹规划和建设村寨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政府、村民和投资者共同参与打造武陵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2. 彭家寨乡土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吊脚楼建筑群是彭家寨之实。对聚落的“保护”是最基本的、基础性的工作,把吊脚楼群特色建筑保留下来。“开发”是传统文化的延伸、聚落场所的创新。

鲜活的生活是彭家寨之魂。极具特色的土家文化构成了这里乡土旅游资源的主体。保护和开发彭家寨的村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延续和见证,村民才是文化的拥有者和主体,是展示彭家寨土家特色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吸引人的不仅仅是村寨之实体,更是这里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有人居住的建筑造就现在既有历史痕迹又有现实生活的场景,还有各种可持续的将来。有形的建筑与无形的文化相互交融,原生的村寨文化保护好了,就能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 打造土家建筑文化传承推广基地

头顶“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的发源地”等国家级桂冠,彭家寨也是 “土家吊脚楼的典藏,武陵土家的绝唱”,古朴的吊脚楼群展示着土家人的智慧,被誉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它构筑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土家人的精神文化及其长长的根,深深地扎在这里,它连接着过去,也承载着未来。彭家寨足够做土家文化和土家建筑文化传承与推广基地,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彭家寨,了解土家族文化,使这里的历史得到真正的延续。

猜你喜欢

索桥吊脚楼土家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家乡的九峰索桥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
山区旅游大跨人行索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