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探析
2018-08-31张逸民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01
张逸民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01)
1 项目概况
合肥市某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I类场地,地下1层,地上30层,建筑高度87.3m,抗震等级为二级。
2 结构设计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其中底部加强区现浇,上部采用装配整体式。根据结构计算结果,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生产、脱模、安装等环节,优化剪力墙、梁、板的布置,然后对其进行构件预制化(见图 1、图 2)。
3 结构深化设计
本工程底部加强区及屋面楼板采用现浇,构造边缘构件区域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包含的预制构件有:预制外墙板、预制内墙板、预制外墙模板、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隔墙板。对于各类预制构件应在图中用不同图例表示清楚。
叠合板采用60+70=130mm方案,采用大板块,优化减少多处次梁,充分发挥楼板结构性能,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构件安装速度,节省造价。
根据合建设[2013]15号,预制装配率的计算公式为:
图1 标准层平面图
图1 结构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住宅部分自构造边缘构件层开始采用装配式结构,其余部分采用现浇结构,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
图3 结构深化平面布置图
4 结构节点设计
装配整体式结构设计采用等同现浇的理论进行设计,其中竖向连接为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加压力灌浆技术,水平连接采用湿法连接,标准层采用外墙装配+内墙部分现浇方案,梁板采用叠合后浇方案。设计典型做法如下图4所示。
图4
剪力墙后浇节点及墙体纵筋连接典型做法如下图5所示。
图5 墙体纵筋连接做法
梁后浇节点典型做法(见图6)。
板后浇节点典型做法(见图7)。
5 结语
图6
图7 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
由于实际情况不允许,缺少了对项目规划和户型设计、结构设计的优化工作,使得该项目的设计标准化程度和可重复性还没有达到较高的程度。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阶段,城镇对于多层建筑的需求量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推广多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以期达到更优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