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

2018-08-31花发奇唐湘姬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产水量垃圾焚烧滤液

花发奇 唐湘姬

(安徽龙润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0 概述

山东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要求“零排放”。处理后渗滤液回用于厂区,要求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补水标准。

1 设计水质水量

该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垃圾量1000t/d,垃圾渗滤液取值20%,故渗滤液处理规模设计为200t/d。其进出水水质要求见表1。

表1 渗滤液站设计进、出水水质

2 处理工艺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且呈非周期性,处理难度非常大。本工程采用生化和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工艺,以满足处理要求。具体工艺如图1所示。

3 工艺设计

3.1 调节池

由于来水不均匀,渗滤液处理系统设置调节池进行缓冲,主要作用为均化渗滤液水质水量。调节池设计尺寸28.0m×14.0m×6.0m,有效容积2000m3,停留时间10d。调节池为地上式钢砼结构,分为两格,可独立运行,方便检修。调节池前设置过滤器作为预处理,用于截留大块污染物,确保后续运行系统运行正常。

3.2 厌氧系统

渗滤液污染物浓度较高,故设置厌氧进行处理。厌氧反应器采用钢结构,尺寸Φ11.0m×14.8m,有效容积1300m3,停留时间6.5d。厌氧配套加热系统和沼气处理系统。加热系统采用螺旋管换热器,间接加热厌氧循环水,确保反应器内部温度。沼气处理采用火炬燃烧,并预留综合利用接口。

3.3 两级A/O池

本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进行反硝化/硝化反应,用于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两级A/O池采用地上钢砼结构,总尺寸37.0m×11.0m×6.0m,总有效容积2000m3,停留时间10d。其中一级反硝化池停留时间1.4d,一级硝化池停留时间7.2d,二级反硝化池停留时间16.5h,二级硝化池停留时间16.5h。反硝化池设置潜水搅拌机用于泥水搅拌混合,防止污泥沉降,硝化池采用管式曝气器进行充氧曝气。硝化池由于曝气量较大等原因,夏季容易导致水温较高,故设置冷却系统用于保证硝化池的温度。

图1 工艺流程图

3.4 MBR池

MBR膜系统用于生化出水泥水分离,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污泥回流到生化池。MBR池采用钢结构,尺寸4.5m×2.5m×3.5m。MBR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单支膜面积12m2,设计产水量12LMH,膜数量70支。MBR膜系统设置清水反洗和化学清洗系统。膜使用年限5年。

3.5 深度处理系统

深度处理系统采用NF系统+RO系统。NF的作用是去除渗滤液中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并确保后续的反渗透正常运行。NF膜采用卷式聚酰胺复合膜,单支膜面积37m2,产水量12LMH,设计回收率85%。RO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渗滤液中的盐分,确保出水满足回用的要求。RO膜采用卷式聚酰胺复合膜,单支膜面积37m2,产水量12LMH,设计回收率75%。膜使用年限3年。

3.6 污泥处理系统

各单元污泥首先收集在污泥池浓缩。污泥池清液回流到生化池,浓缩污泥用螺杆泵输送到脱水机。脱水机采用离心式污泥脱水机,设计处理量3m3/h,脱水污泥含水率≤80%。脱水泥饼运送至焚烧炉焚烧处置。

3.7 臭气处理系统

渗滤液站臭气经收集后通过离心风机输送到垃圾坑负压区,用于焚烧炉助燃。渗滤液站内部设置1套臭气处理系统,处理量4000m3/h,用于应急处理。臭气处理系统采用两级喷淋的处理工艺。

4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4.1 运行效果

渗滤液站于2015年5月进行调试,至2015年12月调试完成,达到满负荷运行,各项出水指标达标。各单元处理效果见表2。

表2 渗滤液站处理效果

4.2 经济分析

工程总投资1850万元,折算吨水投资9.25万元。渗滤液站运行费用32.15元/m3渗滤液(不含设备折旧)。

结论

(1)采用预处理→厌氧UASB→MBR系统→深度处理系统的组合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运行效果稳定,出水完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补水标准。

(2)系统主要有机污染物是通过厌氧来处理,调试成功后,厌氧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能力强,整体运行管理较为方便。

(3)系统运行管理的核心是MBR系统。由于生化段污泥浓度高,水质成分复杂,MBR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较易产生膜堵塞,通量下降快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系统效率下降。故在实在生产中,应格外重视MBR系统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污泥浓度、沉降比、溶解氧、温度等各项指标,并及时清洗膜系统。

猜你喜欢

产水量垃圾焚烧滤液
基于INVEST 模型的资水流域产水量及其对环境响应的评估分析
赣江流域产水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雅鲁藏布江下游产水量时空演变及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现状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垃圾焚烧锅炉长周期运行受热面设计优化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进水pH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
环境保护部将推动垃圾焚烧企业做好“三件事”
煤层气井长冲程、大泵径排采设备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