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滴滴为何背叛滴滴

2018-08-30黄金萍南方周末实习生林芯芯

南方周末 2018-08-30
关键词:顺风网约滴滴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南方周末实习生 林芯芯

6年时间,滴滴出行从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的“革命者”,如何变成了众人讨伐的怪物?

“滴滴一直盲目追求提高估值,反复强调交易量,把用户安全放在次要位置,司机利益就更次要了。这从滴滴并购快的和优步后,舍弃两者技术与服务优势,都有所体现。”

“如果滴滴是一家小公司,早就被关门了、高管被抓了,为什么滴滴非法经营未被追究责任?”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发自广州

南方周末实习生 林芯芯

2015年6月10日,在广州,许多网约车赶到市中心一条街道上,以致此处交通一度因此中断,不少人甚至爬上树围观。

他们是为了滴滴而来。当时,滴滴在那里遭遇了交通执法部门的查车。

彼时网约车还未获得合法身份,但已借助科技力量,顺利闯进利益固化的出租车市场。相比传统出租车,滴滴等网约车因为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服务更好而深得民心。

这一幕具有象征意义的场面,却在三年后戏剧性地演变成了一个对滴滴人人喊打的局面。

2018年8月24日,温州乐清,一名20岁的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过程中被司机杀害。此时,距离滴滴顺风车上一起死亡事件仅110天。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报道及有关部门如法院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几乎每个月都有。

就在这数年之间,网约车获得合法身份,而当年随时会被“掐死”的滴滴出行,通过合并快的、优步,在身后强大资本的加持下,快速变成整个出行市场风头无两的“巨无霸”。但滴滴的公众形象,却一次次滑到更低的低点。

6年时间,滴滴出行从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的“革命者”,如何变成了众人讨伐的怪物?

不断做加法

2012年7月,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之初,做的是一个打车软件,将出租车和乘客接入平台,解决打车难的问题。

创始人程维曾在阿里巴巴B2B、支付宝商户事业部,从事销售业务。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曾与程维在阿里巴巴共事过,起步资金约100万元人民币。几个月后,拿到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滴滴。

当时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叫做快的,获得了阿里巴巴的资金支持。在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的支持下,滴滴和快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地推和补贴竞争。直到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合并。

在这场合并之前几个月,一家名叫优步(Uber)的美国网约车企业,来到了中国,在部分城市开展小规模专车业务。

合并后的滴滴快的,与优步展开激战,通过持续融资和补贴,吸引司机和乘客。这也是滴滴最深得消费者认同的一个时期,网络车的出现打破了过去由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牌照管制带来的打车难、打车贵,提升了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这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中国出租车市场改革。2016年7月底,中国出台了网约车的相关政策。三天后,滴滴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同时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这两起收购,至今都还因为监管部门迟迟未公布反垄断审查情况而备受争议,但滴滴由此快速获得了中国出行市场最大的份额。

曾作为高盛直接投资部代表与程维展开投资谈判的柳青,2014年7月加盟滴滴,并在滴滴后续的融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滴滴也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融资纪录。自2012年7月-2018年7月,六年来滴滴一共获得三十多个投资机构和个人共计19轮融资,融资规模近250亿美元,成为一只体量最大的“独角兽”。

滴滴的投资人名单,囊括了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国际投资机构以及中国国有投资机构,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苹果、软银、淡马锡、DST、中投公司、中信产业基金、中信资本、交通银行、中国人寿以及中国邮政等等。

两次收购结束了补贴大战,滴滴仍未停止融资的步伐,就在2017年,滴滴两轮融资获得将近100亿美元,比当年中国37家科技企业赴美IPO融资总额还要多。滴滴将这些资金主要投入AI交通技术的投入,加速推进国际化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服务在内的创新业务。

与此同时,滴滴不断在做加法,试图成为全球一站式出行平台。除了接入出租车,它同时还有快车、专车、豪华车、顺风车、公交、小巴、代驾、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外卖,甚至金融等全面的出行和运输服务。中国之外,滴滴还持有Grab、Lyft、Ola、Uber、99、Taxify、Careem等海外七家移动出行企业的股份。

2015年,滴滴提出“洪流战略”,试图在一站式出行平台基础上,搭建面向车主的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并持续布局汽车租赁与运营、金融、加油、维保等领域。这些业务布局,很多都是通过投资得来。滴滴试图围绕出行不断拓展边界,通过各种增值服务,获得收益。

表面上看滴滴这是在挖护城河,但一位投资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另一个原因是滴滴前面烧钱太多、亏太多,才要想尽各种办法流量变现。

2018年4月24日,“洪流汇聚——共享智能出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由滴滴出行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的“洪流联盟”正式亮相。这家成立不到6年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集齐了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要整车制造商。

滴滴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分享经济、互联网+、新经济的代言人,频繁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发言。

2017年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宣布,全球60%的网约车订单发生在滴滴,全球80%的代驾服务发生在滴滴,比照100年前德国本茨发明了汽车、美国的福特普及了汽车,中国有机会成为在服务和技术创新全面领先的交通强国。

滴滴与各级政府、部委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它主动与地方城市合作,推出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发布城市自动化周报、月报及城市交通季度报告,通过“智慧信号灯”和诱导屏,协助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与滴滴出行在北京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协议,启动一个名叫“信易行”的项目,试图以滴滴出行作为信用产品在出行行业的落地范本,逐步拓展至其他互联网出行企业。

估值和交易量优先

在两次大收购、补贴大战结束之后,消费者明显感受到,滴滴平台的出行价格涨了。

程维在2018年8月8日的一次采访中回应称,中国的出行价格实际上是全球最便宜的,消费者们之所以觉得涨价严重,是去除高补贴的后遗症。在他看来,司机和乘客就像是被宠坏了的孩子,只是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失去补贴的现实。▶下转第2版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旭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14年滴滴、快的操纵补贴,排挤掉几乎所有竞争对手,2016年合并优步中国,然后提价,攫取垄断利润,同时降低服务质量,例如用户安全、提高盈利空间,最终为了谋求上市套利。

他认为,滴滴一直盲目追求提高估值,反复强调交易量,把用户安全放在次要位置,司机利益就更次要了。这从滴滴并购快的和优步后,舍弃两者技术与服务优势,都有所体现。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则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滴滴在兼并后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平台收取十倍于传统中介服务的超额佣金,背离了“开放”、“自由”、“免费”与“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而是“封闭”、“奴役”、“暴利”与“独占”。

以事故频发的顺风车业务为例。滴滴是在2015年才开始做这个产品的,当时市场上已经有其他几家先行者。

滴滴一介入,不到一年就成为市场上最大的玩家。2016年6月,滴滴顺风车对外披露了上线一周年成绩单:覆盖城市343个、使用乘客数突破3000万人,共运送2亿人次出行。同期第三方研究机构Trustdata的报告显示,滴滴顺风车在拼车市场中的占比高达76.8%。

在刘旭看来,出行最关键的是安全、便利,其次是价格。用户往往更优先考虑的是便利。滴滴通过出租车叫车平台的全国支配地位积累了最多的乘客端用户,所以能吸引更多司机,更好响应乘客对出行便利的需求,所以大家都会选滴滴,而其他竞争对手没有这个规模。

2017年底,程维公开演讲中称今天滴滴顺风车每天会帮助200万车主把闲置的座位分享出去,2017年全年滴滴顺风车和快车拼车服务累计分享座位超过10.5亿个。

在郑州女乘客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顺风车在产品设计中的问题被一一扒皮,陌生人社交、性暗示等等,受到众人声讨。一位网约车同行对南方周末记者总结说,按照监管规则,顺风车应该是一个公益互助式平台,既然收取佣金就要承担相应责任,走到今天这步,关键还是企业价值观出了问题。

一位投资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乐清事件之前,滴滴应该知道众怒在积蓄,却惊人地无视与傲慢。它为什么不改变?因为它不改变,我们也拿它没办法。经过两次重磅并购之后,滴滴在市场上已经没有竞争对手了,“如果一定要说它有竞争对手,就只有监管部门了”。

另一位投资人把它总结为资本之恶:企业成长周期太短,正常企业成长过程中,政府监管尽管慢于企业成长,但还来得及跟上企业成长。现在,监管彻底落后于企业成长,企业基因里恶的因素积累得越来越多。

“如果滴滴是 一家小公司, 早就被关门了”

在2016年7月网约车相关法规制定之后,很多城市对平台合规问题并未积极披露。直到乐清事件发生、交通局约谈滴滴之后,多地交管部门纷纷出面约谈网约车企业,网约车现存问题被公之于众。

以东莞为例,2018年8月27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约谈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披露滴滴平台在东莞提供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超过3万人,车辆超过2万辆,仍有大量驾驶员和车辆未取得合法营运资格。

在深圳,滴滴公司未按照规定向政府部门传输报备顺风车数据,也未配合公安部门做好驾驶员背景核查工作。根据滴滴平台向政府监管平台传输的网约车数据显示(顺风车数据未传),平台内仍有近5000名驾驶员、近2000台车辆未取得营运证件。

上海和重庆也是如此。这两个直辖市的交管部门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6月,已经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了重庆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有13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企业获得了上海的网约车经营许可证,滴滴出行均不在其中。

滴滴出行公布的数据称,2017年全年平台为全国四百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不含单车及车主服务),这意味着2017年全国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过5次车。

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地政府陆续制定了当地的网约车管理办法,它们大致约定,提供网约车服务的车辆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司机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运营平台也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部分城市准入门槛较高,以上海为例,还要求司机本地户籍、本地牌照、车辆轴距达到2600毫米以上。这把滴滴的大部分低端车型挡在了门外。

在2016年10月上海出台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时,滴滴出行就公开表示,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新政细则会让网约车司机大幅减少。

2017年3月,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主体,滴滴在天津取得网约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结果,可在全国通用。但是要在线下服务,还需在此基础上获得各个城市的网约车牌照。

胡钢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如果滴滴是一家小公司,早就被关门了、高管被抓了,为什么滴滴非法经营未被追究责任?”

一年前,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有过一起关于类似的案例。公诉机关指控,2010年至2017年4月28日,刘某在未取得营业执照和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设立并运营调度平台,为无合法经营资格的出租汽车提供打车信息,并按月收取“信息费”。刘某供述,他通过电台和对讲机,调度一支四十多名司机的车队。随后,法院一审以非法经营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2018年8月24日,交通部例行发布会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曾提问,很多城市的网约车规范整治中,执法部门仅对运营司机和车辆进行处罚,为什么不对平台进行处罚?

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葛磊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政府监管部门,要把表态监管转变成实质监管。在全国范围内有哪个行业,还有企业能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不仅得不到处罚,还能一路走高,甚至直奔上市而去呢?

但政府加强监管就能杜绝恶性案件发生吗?2018年8月28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富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其实是垄断的问题,我们要打破垄断市场,要鼓励推动其他的网约车平台在当地落地,形成和滴滴竞争的局面。

在乐清女孩遇害之后第四天,2018年8月28日,程维和柳青联署发表了一份《郑重道歉》,称“在短短几年里,我们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

而此时,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在三个月前发布的《对郑州顺风车乘客遇害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的图文,已在不知何时被悄然删去。

猜你喜欢

顺风网约滴滴
只见来船是顺风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滴滴”上的叮咛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滴滴爷爷
梦不是反的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不要吝啬鬼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