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在乡村的情感
2018-08-30伍欣欣
伍欣欣
接到张羽中这组《黄土村庄》诗后,我说:你可以再修改一下,修改到最满意时给我。
他说:不想改了,这组诗是十多年前写的,十多年过去了,只在我们县小网站上发过,别的地方没发过。
我说:你感觉怎么样。
他说:我是很满意的。
我说:现在好稿件也不一定好发表。
他说:这我知道。
我收到稿件在第一时间阅读了。我有着迫切感。因为张羽中那句“十多年前写的”话在我耳边持续萦绕。一位作者把十多年前写的稿交给我,这是多么大的信任,而在信任里又埋藏着多少希望与期待呢?我没有理由不认真阅读,我没有理由不尽快给他回复处理结果。我晚一点回复他,他就会多一份煎熬与无奈的等待。
我没细读,粗略扫阅了一遍就知道稿件能否刊用了。这组诗在质量方面发表是没问题的,如能细改一改,在思想上深挖掘一下,那会更好。我跟张羽中说:你再改一改可能会更好。
他说:真不想改了。
我说:那就这么发吧。
我在没收到张羽中《黄土村庄》这组诗时,在他介绍时,凭着感觉判断就知道是写乡村的。文学作品中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写乡村的都很多。写的多无关紧要,主要是看能否写出亮点与新意。别人寫过的素材也可以写,但要写出不同的思想与文学色彩。
写乡村的作品多了,如想写出特点与新意就更难了。
我在想作家,或诗人,为什么愿意写乡村呢?可能因为乡村是生活的基色吧。不管是在城市生活的人,还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大家几乎对乡村都是了解的,也是熟知的。因为城市从前没这么大,也没这么繁华,更没这么拥挤,城市的繁华与扩建全部来自乡村基础上的。城市的生活也是由乡村来保证的。我们生活中不住高楼,没有工厂,不开轿车,不去商场,依然可以生活,人类依然可以一代又一代繁衍下去。如果我们不吃饭,没有粮食,没有肉、没有蔬菜就生活不下去,人类就得灭亡。城市是长不出粮食的,乡村是粮食的来源。这就是乡村跟城市的最根本差别。然而这种差别被城市的繁华遮掩了,好像没了乡村人们还能生活下去,人类还能生存,这是观念上的一种悲哀与错误。
可是张羽中写的《黄土村庄》这组诗没有直来直去的写乡村,也没写乡村是粮食的来源地,更没写人生存的前提是需要吃饭,以食为天,而他写的是土地,老人、村庄……这正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环境,这也是作者对乡村感情的记载与抒发。
乡村是作者的家,也是作者生活的地方,从而能体现出他对村庄的感情是深厚的,对土地有着无限依恋,沉浸在这种生活的气息里。
张羽中在《泥土》这首诗中写着:
杏子黄了的季节
故乡,便呈现出一种
赤橙黄绿的色彩
这种时候
回到山里
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亲切感觉
而在山里
泥土沉默的声音
最让你觉得激动
一只绿蝈蝈在山坡上叫着
一片山丹丹在山坡上开着
山里人的孩子
光着脚丫走在
不远的砂石地里
任远方属于他们的泉水
在大山脚下流过
山里人
他们年复一年
泥里来泥里去的活着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也就是庄稼们
在山岭之上
整齐生长的日子
而七月流火,七月丰收
七月的阳光
让人想起
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痛苦
让人想起
农人们对土地的
无限深情
于是
泥土
这种很普通的物质
自然而然地
变得生动起来
与阳光一起
成为我们
吃饭之余,所议论的
主要话题
作者这首诗主要是反映人们在乡村生活的状态、快乐的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原本要比城市生活单调的多,失色的多。作者曾经去过许多大城市旅行,是见过世面的乡村人,对城市不乏了解,所以他避开了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在自然环境中寻找诗的突破点,展现独特的诗风。这样把诗句写得生动而形象了。
作者在诗中把人、自然环境、融入在一起,形成生动的画面。
诗与小说和散文不同,小说和散文篇幅长,思想容量大,是经常有场景出现的,但诗不是,诗容量小,受篇幅制约,很少有这么写的。诗主要是以抒情,倾诉、哲理、隐喻写法为主。如果诗写出了生活的场景,要么是成功的诗,要么是失败的诗,应该说用这种写法创作诗多数是失败的。因为诗的容量小,限制了描写,想展示全景比较难。如果诗想跟小说和散文在描写场景这方面一争高下,应该是没有优势的,处在下风。没有优势不等于不能写。这就要看作者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了。
张羽中在这方面运用的相对比较好。我从《山村》这首诗中就能发现作者在这方面的长处和见解了。他这么写着:
下雨的时候
山村
沉浸于一种
无以言传的静谧里
雨丝朦胧,天空朦胧
庄稼
这种山村最得意的风景
也朦朦胧胧的
为雨而立
因为雨
我想起诗歌般的歌谣
很多鸟
飞旋而起
占据所有空间
而水
这种庄稼的灵性
在心头缓缓流动
让昨天围绕我们
淹没世界的尽头
在山村
炊烟总是很多
于天空与土地之间
升起
日子又过了一天
鸟雀啼声依旧
农人们在琐事中
站起而又倒下
凭着跟祖先相同的姿态
回到土里
关于山村
我想起父亲
种庄稼的姿态
在长满了阳光的土地上
挥动双臂
年年岁岁
土地
这种很简单的东西
因为我们
才显得生动
而我们
也因为土地
才活得悠然
活得不紧不慢
这首诗把乡村写得非常深沉,写的感情那么真。他写得饱满,情中有物,物中有情,能看出来他对乡村的热爱与深情。这是不难理解的情感。作者生活在黄土地的村庄里,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一年又一年的生活,所以这里的人与物都进入他的视野中。作者热爱这里的人,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情感埋藏在普通的生活中,如果有机会展示时,便能如清泉一样轻易流露出来,滋润着生活的土地。
他在《老人》这首诗中就是这样写的:
我要以庄稼的名义写你
老人
你站在庄稼地里
你的双手沾满泥土
而在你的身后
庄稼们都在快乐生长
庄稼们是一种风景
一年一茬的生长
一年一茬的美丽
如果不种庄稼
还能干什么呢
老人一年一年的老去
双肩常常疼痛不止
脸上的皱纹
记载着我们的过去
也记载着
我们的无限深情
老人在城里
阳光总是跟我
保持着垂直距离
我周围人声沸腾
常常因为货币而厮杀
可是
在静谧的山村
你知道这些吗
你站成了一种庄稼的姿态
你在想什么呢
老人
你的童年是否和我一样
是一路圆形的鹅卵石
老人
我在城里
常想着你在地里的时候
老人不只是乡村有,在城市也有,城市是人群集中的地方,老人相对要比乡村多。这么一来应该写城市的老人更好。可是张羽中是生活在乡村的作者,他的视野中是乡村生活。所以他的诗句落在了乡村老人的生活上。
作者在这首诗中主要是体现老人一生的勤劳,辛苦与责任。这是有着怀旧与感恩的诗。作者在诗的结尾写着:老人/我在城里/常想着你在地里的时候。这是深情的詩句。
从张羽中这组《黄土村庄》诗中我们能了解到作者对乡村的感情是深厚而真挚的。
作者生活在甘肃的乡下。我对甘肃乡下的生活并不陌生。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在黑龙江北大荒国营农场读小学,当时学校号召学生采集草种,支援甘肃、新疆造林,防沙。那时甘肃给我留下了贫穷的印象。
2017年10月我被邀请去甘肃参加文学活动,有机会了解那里的生活与人文。那里的经济不算好,相对属于落后地区。可是张羽中生活的好,无忧无虑,很舒心。这证明他会经营生活,懂得生活,属于会谋生的人。
我想既然作者会经营生活,有谋生策略,那么在写诗的路上也应该走点捷径,用点技巧为好。靠写诗挣钱是维持不了生计的,是无法生活的。可生活好了,经济宽裕了,运用经济方式是可以帮助提升在诗界影响力的。比如现在的诗集几乎全部是自费出版的,如果没有经济做后盾,诗集是无法出版的。诗人开作品研讨会也是需要花钱的,这就是钱对写作与生活的作用。
作者生活在乡镇上,生活在乡村,并且是西北乡村,这对发表诗,对进入文学界是不利的。虽然写诗的素材可以来源乡村,但在乡村生活的人很少有读诗的,不利于诗的传播。如果想把写出的诗让更多人读到,就得想办法运用信息,媒介等途径把诗传开。
如果把一瓶茅台酒,或五粮液及法国红酒放在深山里,谁又能闻到好酒的醇香呢。写诗也是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余秀华不是在乡村写诗吗,不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诗人了吗,那是她的幸运,放眼看去在中国诗界有几个余秀华?可能第二个都没有。余秀华的成功是一种偶然与机遇的结合,适应了某时期的文风,这种现象是罕见的。
俗语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呢。何况写诗呢,并且是刚起步的诗人。
羽中,我想你对乡村那么有感情,既然你能把生活经营的那么好,相信用些心思,加上勤奋,也会在诗界有所建树。远的不说,在你们县,或在你们市及省内的诗群中,想有一席之地是应该能做到的。
我说的话别当真,只供你参考。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