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最美白桦人”

2018-08-30邵维信李雪媛

北方人 2018年19期
关键词:管理区老父亲种地

文/邵维信 高 翔 李雪媛

八五二农场第五管理区女工张晋芬生于1967年,今年51岁,是开发建设北大荒复转官兵张树湘的女儿,多年来她支持丈夫工作、和睦邻里、孝敬父母,培育孩子成才。日前,被推荐上报为“最美白桦人”。

支持丈夫工作动真格

张晋芬在农场长大,她从小爱读书爱学习,在八五二农场第五管理区读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学习成绩都很优异。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1987年和丈夫曲宝云结婚后,先是在第五管理区修配所当工人,而后在这个管理区水管站担任会计工作,工作中她努力学习技术业务,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那时,丈夫曲宝云在第五管理区修配所搞技术工作,日常工作很忙。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张晋芬每天起早贪晚争做家务,以便减轻丈夫的家庭生活负担,使曲宝云能全身心地投入修配所的技术工作。到了1995年底,丈夫被调到第五管理区第十作业站担任党支部书记,这里离原居住地管理区区部30多里,而且第十作业站又与宝清县朝阳乡的一些村屯毗邻、耕地相连,所以需要调解和解决的事务比较多。要搞好工作,曲宝云就必须吃住在这个作业站,很不方便。出于支持丈夫的工作,通过夫妻协商,张晋芬毅然同意辞去这边的工作,把家搬到第十作业站,管理区区部的房屋只得暂时空闲起来。

做支部书记工作,曲宝云不断深入职工群众家中,走访了解情况,体察民情民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职工夏加明家种地没有经验,第一年赔了钱,第二年没了本钱。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曲宝云绕着弯儿和妻子张晋芬商量如何为夏加明筹款种地,令曲宝云没想到的是,没等他说上几句,张晋芬便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十分爽快地拿出自家的钱帮助夏加明种地,她翻遍箱底儿集中了好几个存折,家里的所有积蓄总共才3万多元,当下,张晋芬把其中的2万元存折交给了曲宝云,让他去帮扶这家贫困户。这样一来,夏加明有了种地钱,又开始种地了。

为了帮助夏加明种好地,曲宝云经常会同作业站农业、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指导他种好地。从春种到秋收,跟踪服务不脱节。

可谁曾想,这年赶上了洪涝灾害,忙活了一年,夏加明种的地又赔了钱。

“我种地种怕了,明年还种不种?”带着这种忧虑的心情,夏加明在曲宝云上门慰问时,疑惑地对他说。

“庄稼不收年年种,失败是成功之母,明年的地你再接着种吧。”

“不仅不挣钱,反倒赔了钱,要是再种地,我是怎么个种法呢?”

“还是那句话,你先别着急,我再帮你想想办法。”

就这样,在妻子张晋芬的再次支持下,到了第三年,曲宝云又拿出自家仅有的2万元钱,帮助夏加明种上了地。这一年,虽然还处在洪涝灾害时期,但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夏佳明种的玉米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涝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挣了钱。

“挣了钱就该还钱,曲书记,今年我就能还你2万元,剩下的那2万元明年再说吧。”

“不用了,加明兄弟,你种地还需要钱,而且家里的底子薄,过几年再说吧。”

两年以后,夏加明一边种地一边又搞了一些小产业,真的挣了钱,他在还钱时一定要付一些利息表示感谢,所有这些都被张晋芬婉言谢绝,一分钱的利息都没要。

照顾两位老人坚持不懈

2007年以后,张晋芬的母亲因病去世,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张树湘孤身一人,生活没有了着落。这时,曲宝云的工作又有了变动,分别在第五管理区的第十二作业站和第七作业站担任支部书记工作,这里离管理区区部比较近,因此,曲宝云和妻子张晋芬又搬回到管理区区部居住,而且搬进了楼房。

为了照顾老父亲的日常生活,夫妻二人将他接过来一起生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到了2014年冬季,一直勤劳好动、愿意帮助别人的张树湘老人,在冬季的一个清晨早起帮别人家打扫庭院积雪时,不慎脚底一滑摔成重伤,当时便站不起身来。送医检查发现,老人右侧股骨头断裂,需要做换人工股骨头的大手术。在住院的40多天里,张晋芬夜以继日地精心护理老父亲。老人虽然年过八旬,但是体重在160斤以上,手术后卧床康复期间,每次张晋芬给老父亲换洗铺垫、更换衣服、翻身按摩、接屎接尿等都要费很大的劲儿,累得满头大汗。

为了不断增强父亲的体质,恢复他的行走能力,出院后的一年时间,张晋芬每天不停地搀扶着老父亲行走和锻炼,从不间断。一日三餐也谨遵医嘱,多给老父亲做有利于骨骼恢复且可口的食物。在她的精心护理下,现在这位88岁的老人已经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每天在管理区的休闲广场和八卦式公园散步,还坚持去当地邮局领取报刊,生活得健康快乐。

这边要照顾年事已高受了骨骼外伤的老父亲,那边还要照顾和父亲年龄相差不多的老公爹。

2008年,婆婆去世,只剩下公爹曲长江一个人生活。随着年龄增长,老伴去世,老公爹患的冠心病逐年严重。到2011年时,心脏病使得他心慌气短、走路困难,一年之内去医院做了4个心脏支架,在这之后,老公爹就得常年服药,日常生活更需要有人照顾。

为了照顾好老公爹,张晋芬像照顾自己父亲一样每天去公爹的住处为他打扫房间、料理家务、洗洗涮涮。根据这两位老人的不同口味,张晋芬总是不断调剂膳食,照顾得周到细致,左右邻里对张晋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说她是一个难得的好闺女、好儿媳。

培养孩子成才事业有成

张晋芬和曲宝云婚后育有独子,名叫曲直。从上小学起,张晋芬就坚持对儿子进行家庭教育,丝毫不敢放松,课余时间为他辅导文化课的同时,进行尊师重教、孝顺老人的教育,并培养他爱钻研、爱劳动的生活习惯,使孩子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孩子从懂事开始就帮助妈妈做家务,照顾家中老人,邻居看到后都说:“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将来一定错不了!”

孩子读小学时,张晋芬还在第五管理区第十作业站居住,儿子上学的学校在管理区区部,那时住在爷爷奶奶家,30多里的路程,张晋芬经常骑着摩托车前往看望儿子,课余时间辅导教育他。第五管理区学校合并到农场场部后,张晋芬又在农场场部租了间房子为儿子陪读长达7年之久。在此期间,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儿子曲直就开始担任团支部书记、体育委员,而后在读初中高中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并评为入党积极分子。

坚持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2007年高考,曲直不负重望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著名学府,毕业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法制频道工作了4年半,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结婚到了唐山市,在乐泰商业公司企业策划部当上了经理。

今年,51岁的张晋芬已经退休了,左邻右舍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需要她帮助的,她总是尽心尽力。特别是到了冬季,楼房区谁家上下水管道堵塞、供暖管道出了毛病时,他们总是首先找到张晋芬,时间一长,张晋芬竟成了楼房小区居民心中“管事儿”的。现在,张晋芬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她心态积极、乐观向上,在八五二农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彰显“最美白桦人”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管理区老父亲种地
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种地钓鱼
推进全域发展 建设美好西湖——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纪实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老父亲的优势
区域中心 农业公园——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侧记
区域中心 农业公园——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侧记
向胸无城府的人致敬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