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闻
2018-08-29
我国鼻咽癌研究再度改写国际指南
近期,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牵头,联合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以及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组成鼻咽癌协作小组,在国际上首次确定诱导化疗具有确切疗效。美国指南据此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指南进行了调整,这是美国第二次根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原创性研究进行鼻咽癌治疗指南调整。
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常见的头颈部肿瘤。2017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新发鼻咽癌病例达5609例,超过2/3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局部区域晚期。目前这部分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是同期放化疗,但仍有约20%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马骏团队在2012年曾完成一项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未能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疗效,并且带来明显的呕吐、黏膜炎等毒副反应,改写了美国关于鼻咽癌辅助化疗的治疗指南。但如何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为了最终明确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地位,马骏团队再次开展一项多中心三药诱导化疗(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由马骏和洪明晃教授牵头,联合新加坡及我国香港的科研人员对鼻咽癌流行地区的1193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单纯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将患者的5年远处转移率降低7%,5年总生存率提高6%,明确了诱导化疗可通过降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远转风险而轉化为生存获益,确定了诱导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地位。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2018年,美国最新版指南已将诱导化疗方案从持续8年的3级证据上升至2A级证据。
防心脏病猝死,智能心电监测衣提前数天预警
心脏(心血管)疾病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病人在猝死前往往不会有明显的疼痛表现,但是心率波形早在2~3天前就已有变化。记者从“东南大学—联想”穿戴式心脏—睡眠—情绪智能监控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获悉,新型心电监测衣能24小时监测心率波形,通过智能诊断算法可提前数天为心脏病猝死预警。
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29%;中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例死亡者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1/3人口存在失眠症状或睡眠功能障碍,有睡眠问题的人群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3倍,睡眠障碍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以上人群都需要长期或定期监测心率和情绪波动,但受医疗条件和客观因素制约,目前还无法做到。东南大学与联想集团合作研发的智能心电衣,主要有3导联和12导联等类型,最小的仅有一根带子大小,包含穿戴式电极和传感器、柔性电路板。智能心电衣与云端数据库连接,穿戴者的心电波形、心音、血压、呼吸等生理信号可实时上传至云端数据库,通过多生命体征信息的特征提取与异常识别算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疾病风险信号筛查 ,对心脏—睡眠—情绪等信息进行智能判断。
“心脏病人猝死前8小时是发现和治疗的黄金时间,但其实在病人猝死前2~3天心电波形就已发生变化,通过24小时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可为病人提供预警。”联合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仪科学院刘澄玉教授介绍说,智能心电衣对心脏房颤、猝死等疾病的预检率有望达到95%、甚至更高。目前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临床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