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雾都孤儿》中应用的语域理论

2018-08-29赵享

北方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雾都孤儿艺术效果语域

赵享

摘要:《雾都孤儿》是英国小说家查理斯·狄更斯创作的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创造了众多形象各异的角色。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运用文体学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人物形象。本文由韩礼德提出的语域理论引入,介绍了查理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雾都孤儿》,并结合语域,对该部作品中的相关细节进行分析,探討语域的使用给作品带来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雾都孤儿;查理斯·狄更斯;语域;艺术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进行文体学分析是语言学理论众多应用中的重要分支。它表明了语言学研究与文学赏析的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本文以《雾都孤儿》为例,简要讨论了语域在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应用。

一、语域在文学赏析中的应用

功能变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域,是一种与它们所处语境密切相关的语言变体。它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或在某一特定语境下使用的语言集合。韩礼德将语域定义为一种特定的意义配置,在通常情况下,与特定场景配置的语场、语势、语指相关。语域会因话语语场、话语语势和话语语指而变动。这三种变量是语言在语境下适应于场景而产生的特征。

将语域理论应用于文学赏析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加深入地探究作品的特点。为了能够平添真实性与戏剧性地描绘人物,作家会挖掘生活中的真实属性,选择恰当的语域,对其加以编排重组,富有创造性地将它们赋予到作品的人物属性当中。因此,语域的使用既在保留文学作品真实性的同时,又在不失新鲜感与创造性的情况下提升作品的戏剧性效果,展现作品的核心。

二、《雾都孤儿》中的语域应用

查理斯·狄更斯(1812-1870)是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小说中,他批判了虚伪腐朽的社会现实。在语言上,查理斯·狄更斯熟练地使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大量创造性词汇描绘情节和人物,巧妙地使用文体学技巧,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雾都孤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残酷的伦敦底层社会现实,讲述了主人公一个孤儿Oliver Twist在伦敦社会中经历的种种悲惨遭遇,但他在逆境中,也坚定地保持自身的美好品质,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狄更斯在作品中巧妙地应用语域,为性格、身份各异的人物赋予鲜明的色彩,突显人物特点和作品主题。对这部作品的细致性研究是现今对狄更斯作品中涉及到的文体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最佳选择。书中以语域为代表的文体学问题一直为众多文学评论家和语言学家津津乐道。

从语域的视角来看,狄更斯时常会使用违背社会传统标准的表达方式,又或是过度选择使用一些不符合常规的表达,如俚语、“大词”(在一般的场景中使用过于正式的词),来达到作品所要呈现的预期效果。另一个应用于这部作品的语域变量是“语指”,即在面对某一特定人物时,为角色选择恰当的语言及行为方式,来表明角色的观点及态度。这种选择的基准通常是根据行为接受者的地位、年龄、性别,以及与行为施加者的亲密程度等原则来选择的,并且这种选择通常要置于特定的语境,或是要考虑到特定的目的。为了能够凸显角色特点,狄更斯将夸张的艺术技巧和缜密的语言设计渗透到角色的一举一动中,使他们形象更加生动具体。我们可以在《雾都孤儿》中发现很多能够反映出狄更斯语言特色的例子。

三、对《雾都孤儿》中的语域应用进行细节分析

(一)语域表明作者写作意图

1)误用词汇

Mr.Bumble是Oliver出生的小镇中的教堂执事,他是文中除了小偷们之外,又一恶人的代表,是狄更斯创作的最典型的社会下层小丑式形象之一。他在文中喜欢使用“大词”来标榜自己,但却经常误用词汇。例如,Mr.Bumble说,“Antimonial,Mr.Sowerberry!”他想指一些人违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但是却错误的使用了“Antimonial”一词。“Antimonial”的实际意思是“含锑的”。此处的正确用词应该是“Antinomian”。这种极其明显的单词误用突出了作者嘲讽Mr.Bumble的意图。

2)使用错误的语法

Mr.Bumble是教区中地位最低的执事,这也就意味着他本身能收到的教育是有限的,狄更斯经常在他的对话中使用错误的语法来暗示这一点。例如,他对 Oliver说,"-and all for a naughty orphan which nobody cant love."在这句话中Mr.Bumble同时使用了“nobody”和“cant”两个表示否定意思的词。一般情况下,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含义。但是在语境中,Mr.Bumble将双重否定的形式用作表示否定含义,他在贬低Oliver,强调他是一个“没有人爱的”孤儿。虽然在现今社会中,由于文化的交流,此种用法已经不再少见,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这种用法被认为是错误的,标志着使用者从属于社会底层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体。这种文字技巧暗示了作者意图传达的信息——Mr.Bumble来自社会下层,并且所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3)为角色赋予独特的行为方式

狄更斯根据角色所面对的不同情况改变角色的行为方式。例如,文中的Mr.Brownlow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中年绅士。他帮助Oliver逃离恶人的魔爪,并且在故事的最后收养了Oliver。他有足够的能力自由得对语域进行选择。例如,当面对Monks时,他采用了独特的方式,他说“He knows the alternative.If he hesitates or moves a finger but as you bid him,drag him into the street,call for the aid of the police,and impeach him as a felon in my name.”他没有像一般情况下使用得体的表达,而是选用了命令式的短句,和较为通俗的表达方式。这一方面,体现了Mr.Brownlow对话语接收者Monks的不喜,因此对他采取简捷且较为生硬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从说话的内容上来看,表明了他对小偷的轻蔑和痛恨。这种说话方式直接反映出Mr.Brownlow坚决打击恶势力的强硬姿态,象征着作者意图以他作为社会中的正义代表。他的这种行为模式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并与他一般情况下的语言行为形成反差,加强了对主题的烘托作用,也给读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二)语域凸显人物特征

从一个人的语域特征可以看出他的性别、职业、性格、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等特性。例如,Mr.Bumble对 Oliver说“well!of all the artful and designing orphans that ever I see,Oliver,you are one of the most bare-facedest.”他对长官说“I beg your worships pardon,”“Did you worship speak to me?”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对话中看出Mr.Bumble 的性格特征。首先,他在使用最高级“the most bare-facedest”出现了低级的语法错误,体现了他的粗鄙。另外,他将Oliver形容为“the artful and designing orphans”、“the most bare-facedest”,即说他是奸诈狡猾的孤儿,而且是其中最为厚颜无耻的。此时,他是个纯粹的恶人,毫不顾忌地暴露自己阴险恶毒的想法,表现出残酷与无情的性格。与之相对,在对长官说的话中,他使用了“I beg your worships pardon.”,虽是在表达反对,他却以请求与反问语式表示出极其的谦卑与献媚。与前一句话作对比,甚至让人感受不到是出自同一人之口,給人以强烈的震惊。此时他的谄媚姿态与对待Oliver的凶狠形成强烈的反差,突显出了他两面派的作风和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

(三)语域为作品增添讽刺意味

下层社会的粗俗语言为狄更斯的创作增添了许多趣味性、讽刺性与戏剧性。例如Mr.Bumble对 Mrs.Mann说,“A parochial life,maam,”“is a life of worrit,and vexation,and hardihood;but all public characters,as I may say,must suffer prosecution.”他尽力地想要叙述作为一个教区执事的生活是何等的辛苦,以强调自己的劳苦功高。但是从他说的话中,我们却感到了十足的可笑与荒谬,很显然他使用了错误的表达。首先“worrit”这个词本身便不属于一般的交际用语,它是英国下层社会人们惯用的俚语,这个词所要表达的含义是“worry”。接下来他使用了“hardihood”一词来形容教区生活,这个词的含义是“刚毅;厚颜”,很显然用在这里搭配是很不恰当的。最后,他使用了“prosecution”一词,我们可以猜测,他想在这里叙述自己的工作总是会受到责难,因此刻意使用了一个看起来高级的词汇,但是很显然这个词用在这里是错误的。这些荒谬至极的错误完全暴露出Mr.Bumble 的社会背景。他的狂妄遮掩不了他粗鄙与缺乏教养的事实。而这些掺杂在字里行间的“错误”表达出了对Mr.Bumble 这一人物浓厚的讽刺意味。

又如,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人物,代表着社会中不同类型与阶级的人,他们之间相互对比与作用,达到了讽刺与戏剧性效果。

主人公Oliver Twist出淤泥而不染,在糟糕的社会现实中也永远保持着一颗善良正直的心;上流社会的代表Mr.Brownlow温文尔雅,拥有良好的教养。他们作为正面形象,点出了作品的主题“善终将战胜恶”。整部作品中的恶魔,以Mr.Sikes为首的狡诈凶残的小偷,则是英国社会最阴暗角落的代表。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安稳的生活,以偷窃为生。因此狄更斯为他们选择的语言粗鄙、支离破碎,甚至难以理解。他们与正面人物的交锋加强了作品的讽刺性与戏剧性。而势利小人Mr.Bumble狂妄自大,冷酷地对待Oliver,总是企图用自己些微的权利去震慑别人,是一个可憎、荒谬的角色。他的高调总是与他低微的身份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在狄更斯高超的语言驾驭技巧下,通过语域赋予他的语言行为,如俚语、错误的措辞等,直观地表现出他在整部作品中富有讽刺与悲剧色彩的小丑形象,成为狄更斯借以达到作品讽刺效果的核心人物。

综上所述,狄更斯在细节上应用语域,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点,以及写作意图。上流社会使用的正确得体的措辞和下层人们脱离常规的语言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情节达到出色的讽刺与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吸引读者兴趣。

四、总结

通过结合语域,对《雾都孤儿》进行细节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无穷魅力。看似违背规律的词语用法,随性的表达方式,都有其意想不到的语言魅力蕴含其中,加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狄更斯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同时也是运用语言技巧上的鬼才。他对语域的巧妙运用使得《雾都孤儿》获得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同时也使得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取得了无可取代的成就。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Oliver Twist[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

[2]廉运杰,万平.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tylistics[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3]杨国荣.A Study of IRC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ster Theory[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16-18.

[4]陈月红.The Book Review of Oliver Twist[J].海外英语,2017(6):177-178.

[5]刘聪.An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Deviation in Chapter X of Oliver Twist[J].海外英语,2013(9):239-241.

[6]李竹青.从语域理论视角分析《雾都孤儿》[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9-21.

[7]郭丽娟.雾都孤儿语域艺术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5,(12):116-117.

猜你喜欢

雾都孤儿艺术效果语域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论幽默艺术在《雾都孤儿》中的体现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意义隐喻与语域的关系——基于自建英语新闻语料库的研究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
构式视角下“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类推及其语域特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