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预算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018-08-29李佳
李佳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日益深入,电力企业传统的盈利模式被颠覆,县级供电企业在发展上面临巨大的挑战,县级供电企业为了能够适应改革需要,必须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在企业运营发展中合理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来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期电力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能够上升新高度。
【关键词】精细化预算 电力企业 管理应用
供电企业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需要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预算管理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量化手段,有利于县级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计划得协调与贯彻,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引导县级供电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一、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内涵概述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精细化预算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观念,精细预算管理是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并将预算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预算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将精细化预算管理理念融入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可以减少管理成本,节省人力资源与实践,这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精细化预算管理结构含有的内容有预算结构、预算流程以及预算结果等。
近年来,县级供电企业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逐渐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利用有效的应对措施,来确保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实效性,从而为企业继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当前县级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县级供电企业对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还有待增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与内部财务工作脱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预算没有体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预算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企业内部一些员工综合素养偏低,对于预算管控理解不到位,存在抵触情绪,在预算执行工作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控,预算执行中随意性很大。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结构有待完善。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公司管理层并未给予预算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让财务部门来进行预算管理。企业没有按照全面预算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来安排预算管理体现,部分员工只注重预算编制,预算管理缺乏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导致预算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约束与指导的作用无法完全发挥。
(三)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足
财务预算管理效率与预算管理人员息息相关,大部分的预算管理者都只注重预算编制,不重视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关系,在预算的执行监控和监督调整工作中,业务部门并未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及时且深入的分析,常规情况下会每一季度或是每半年进行一次,此种预算管控等同于事后控制。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对预算管理目标进行制定时,都从自身利益点入手进行操作的,最后因不明因素的存在,致使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四)缺乏完善的监督及考核机制
因欠缺完善的监督与考核制度,企业展开的预算管理时,部分员工因自身素质问题,导致对财务管理认知力不足,对信息化技术与操作系统了解还不够全面,致使企业预算管理效率低下。还有部分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不足,导致预算执行效率不高。因为欠缺完善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工作人员开展预算管理活动时,未对其展开实时监督,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因此构建完善的监督及考核机制至关重要。
三、精细化预算管理在县级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县级电力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全面细化的预算管理制度
县级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与财务预算管理目标要尽量细化,确保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方向相符。随着电力企业输配电成本改革的深入,县级供电企业要加强竞争意识,利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控制成本,制定成本分解目标,争取从内部降本增效,增加盈利点。此外,企业管理层需要提高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对岗位模式进行适当调整,企业内部员工皆参与到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通过互相交融来提高精细化预算管理效率,将其落实到经营管理工作中。
(二)细化各项经营指标,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财务预算指标的构建需要基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为切入点,围绕长远期经营业绩规划,通过安全生产指标、购、售电量指标、线损指标、输配电成本指标、人工成本率指标、利润总额等具体指标来加强预算管理的权威性,使预算管理贯穿到整体生产经营工作中。县级供电企业应用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需是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对于弹性、零基的预算编制方法应灵活利用:第一,事先需考虑到企业成本与效益间的关系,再依据预算期间中可能会出现的业务,来制定对应的可变的预算方法;第二,利用零基预算管理方法,全面调动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确保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尽量减少可控费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第三,利用滚动预算方法,需保障企业预算管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将预算管理与实际工作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及时对本行业市场质量进行反映。
(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管控
加强预算执行力情况管控需做好下述几点工作:第一,加大预算流程管理。对企业各个阶段的费用支出全部进行监管,以免产生与生产经营不相关的支出。第二,对费用支出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监管,严格依据年初制定的目标来管理,尽量保障每一笔费用支出都能同预算支出相符。第三,对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如果发现费用支出实际结果与预算管理偏差过大,应该开展深度对比与分析,制定好应对措施。
(四)完善项目绩效评价,落实预算管理责任人
构建完善的业务绩效评价结构,在具体工作中对全面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对关键业绩要制定具体指标目标,通过利用绩效管理机制来安排岗位,依据岗位来确定員工机制,确保每个岗位都能责任分明,要明确岗位间的界限,保证任何一个环节产生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责任人。
(五)加强财务预算考核与监督
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密不可分。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欠缺考核与监督。考核时要充分考虑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政策调整,预算实施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超预算现象。导致超预算现象出现的常见原因有国家层面政策调整、售电单价价格调整、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电力材料、设备价格的变动等。给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每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适时对各个业务部门预算变动情况占比进行校核,若是当年后续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资金匮乏或是成本超额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申报与审批。企业的执行层管理者要做好预算的监督管理工作,注意将考核重点与绩效薪酬相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监督的功能性。
四、结束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电力公司若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扎实推进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增强财务管控能力,确保企业总体奋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滕士亮.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181-182.
[2]郑清.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24):179.
[3]赵菊.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解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211+327.
[4]庹明玉.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0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