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探析
2018-08-29李俊峰
李俊峰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开垦的农田越来越多,建造的农田水利工程也越来越多,但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造、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用过程中不应只注重使用效果,也应当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让农田水利工程同生态系统相协调发展,我国的农业才能飞速、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继续大力发展下去。为此,本文针对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作了相关的论述,以供大家研究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TV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2-0009-01
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用应当从实际的农田状况、生态环境等角度出发,农田水利工程不仅仅起到调节水资源、蓄水、分配水资源、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作用,还有着保护周边环境、充当景观等的作用,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用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协调好农田水利工程同生态系统的关系,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在调节好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稳定好周围的生态环境,最终使得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1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1.1 农田水利工程定义
农田水利是一种对地区的水资源进行调节来改善地区农田水分状况,促进灌溉、排水,防止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一种水利工程措施。在国外农田水利工程一般被统称为灌溉和排水。农田水利涵盖了土木工程学、水力学、农学、水文、气象等学科,是一种技术要求高、复杂的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工作人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拦截、蓄水、调节、分配以及使用,确保当地的农田有充足的水资源灌溉,确保当地的农田免受干旱、洪涝灾害的侵袭,提高农田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哪些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着灌溉工程、排水工程、水库等等,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工程、水库是应用比较多的农田水利工程,通过灌溉工程来对水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使用,确保每一处农田都能够得到水资源的灌溉,避免灌溉不均、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利用建造水库、人工河等来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储存,避免农田在干旱时期得不到灌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排水工程也十分重要,及时排水能够有效防止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发生,对于维持农田的质量、确保农作物的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多,因此在这些地区的排水工程是主要的,通过及时排水防止农田中的农作物吸水过多而枯萎、减产,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农田进行排水的同时也要注意进行灌溉,防止农田土地发生次生盐碱化的问题而导致农田土地质量降低、农作物减产,确保农作物产量的稳定。
1.3 我国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多,对于农作物的需求大,但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处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同时我国东西跨度大,西部处于内陆且地势高,东部处于沿海且地势低,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降水量不同,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多,而西部内陆地区降水量少,较为干旱,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为了保障降水量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农田免受洪涝灾害、降水量少的西部内陆地区农田免受旱灾,我国就需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同时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状况不同,有的地区农村发展水平高,农民生活富裕,而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低,农民生活相对贫困,这也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确保生活相对贫困的农民能够拥有稳定的收成,种植的农作物能够有一个高产量。
2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2.1 农田灌溉工程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田灌溉系统是由渠道、管道、泵站等等构成的,通过抽取地下水等灌溉进入农田,灌溉工程对于农田及周边的水循环有着明显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部分农村仍在采用传统的大面积地面灌溉,在对于地面灌溉的管理方面较为困难,对于灌溉的水量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容易出现过度灌溉的问题,而过度灌溉会对地下水造成浪费,还会导致农田土壤的质量下降,肥力下降,灌溉的水会将地面残留的农药带进地下水、河流湖泊中,对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污染,危害着周围居民的饮水健康。同时过度的灌溉会让土壤中充斥着大量的水分,水分最终会带着土壤中的盐分进入底层的土壤,最终使得地下水的水位升高,土壤浅层的盐分含量最终也会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使得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无法存活。
2.2 排水工程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田排水工程是将地面的水及时排出来改善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和土壤结构,避免农作物根部水分过多而难以进行呼吸作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在修建排水设施时选择使用混凝土,混凝土建造的排水渠不利于杂草的生长,杂草可以吸收农作物吸收不了的氮肥、磷肥,能够避免大量的氮肥、磷肥直接排进地下水、周围的河流湖泊中,因此,用混凝土修建排水渠,会使得地下水、周围河流湖泊中的氮、磷含量增加,使得周围水源富营养化,对于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降低,对于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2.3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动植物的影响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改变、破坏,周围的动物的居住环境会发生改变,不同生物会划分自己的活动范围、居住范围,而修建水利工程会破坏周围动物们原有的平衡,影响周围动物的正常栖息。同时在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对地表造成一定改变,对草地、树木、花草造成一定破坏,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3 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措施探析
3.1 在农田水利工程修建前期做好调研工作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前期准备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开展实地调研工作,了解实地地形、地貌以及原有生态环境,掌握农田实际发展情况,预测建造农田水利工程可能给原有地形、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科学、合理的对修建地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建造的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当地生态系统带来的改变小、对于地形、地貌的破坏小,确保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能够为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3.2 对灌溉、排水进行科学、严格管理
在对农田进行灌溉工作时,应当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避免过度灌溉问题的出现,同时应当采取新的、科学的灌溉技术,不再使用传统的大面积地面灌溉,可以采取在农作物边上设立管道、漏头,让水源直接灌溉到农作物身上,直接进入农作物根部的土壤,避免大面积地面灌溉带来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对于农田的排水工作也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不能使用混凝土来建造排水管道,适当的留出一些杂草来吸收农作物吸收残余的氮肥、磷肥,避免过量的氮肥、磷肥排入到地下水、周围的河流湖泊中,防止周围水源富营养化问题的发生,保护周围的水源及生态环境。
3.3 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减少破坏行为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约束自己的施工人员,减少对于地形、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召开会议来提高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大量录用专业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提高施工队伍的知识水平,让施工人员在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科学修建农田水利工程,从而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4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干旱地区的旱灾、湿润地区的洪涝灾害,能够确保我国农田农作物的产量,在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用过程中应当调节好同生态系统的关系,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让我国的农业能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尔文.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性[J].农业与技术,2016,(12):55.
[2]赵候锋.探析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中国农资,2013,(28):205.
[3]邢小杰.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探析[J].珠江水运,2016,(12):60-61.
[4]朱丽.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