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共享单车发展中的协同治理研究
2018-08-29黄晓璇
黄晓璇
摘要: 近年来,广州共享单车以其绿色环保、轻便高效的出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出行从“站台到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的同时也出现了无序投放、基础设施不完善、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广州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阐述其问题和成因,对如何规范广州共享单车的发展提出了协同治理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uangzhou's shared bicycles have to a large extent solved the problem of the last mile from stop to destination with green, light, and efficient travel mode, but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unordered delivery, poor user experience and so 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bicycles in Guangzhou, expound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proposes a coordinated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how to standardize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bicycles in Guangzhou.
关键司: 共享单车;协同治理;发展
Key words: shared bicycle;cooperative governanc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9-0039-02
0 引言
从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到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7220亿元,短短两年间,共享经济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其既满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需求的同时,也深入衣食住行各领域。其中,作为“共享经济”代表之一的共享单车,带着互联网创新的光环进入公众视野,发展尤为迅猛。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2017年3月,四座一线城市的投放量均已超过70万辆共享单车,合计约占70%的市场份额。而如何规范共享单车,使之与城市健康协调发展?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1 广州市共享单车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环境和拥堵问题,社会各界对如何改善这些问题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2016年9月起,摩拜、ofo等共享单车企业陆续进入广州市,截至2017年5月底,广州市共享单车总数已超70万辆,注册用户数和日出行量也出现爆发式增长,分别超750万和超过400万人次。共享单车有效满足了人民的需求,补齐了市场短板,成为继网约车之后共享出行的新模式。调查显示,86.7%的受访者表示共享单车“增加了出行的便利性”,“节约了出行成本”、“缓解了社会交通压力”分别占52.8%和48.7%,普遍持肯定态度[1]。共享单车以其环保、便捷和无桩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从“站台到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感和政府的鼓励支持。
然而,发展过程总伴随着阵痛,共享单车在给用户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因对共享经济认知不足、社会共享意识薄弱、行业基础规范缺乏、监管缺失等问题,导致了“管理乱、人为破坏、乱停乱放、未成年人骑行事故、押金难退”等乱象。
2 廣州市共享单车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
2.1 无序投放,被破坏、乱停放现象严重
共享单车作为“无桩”的新型模式,随借、随取、随还确实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然而也助长了挤占公用区域、乱停乱放的不文明行为,这与共享单车企业普遍重投入、轻维护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在资本的推动下,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各共享单车品牌不顾区域设施的承载能力和企业自身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过度投放不无关系。据数据显示,广州70万的投放量中,天河区和海珠区占据总投放量的六成之多,加上周边流经的共享单车,远远超出了区域的承载能力。在社会共享意识薄弱、行业规范缺乏和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共享单车也成了用户道德的“照妖镜”,有些用户不顾他人,将车停放在主干道,甚至盲道上,或是直接丢进河里沟里,或是在地铁出入口、巷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随意丢弃致使单车堆积成山。天河区一执法队员称,每天值班时,他至少会规整50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搬挪整理共享单车的工作成了他工作内容之一,同时残废车辆回收不及时,让本来的便民成了扰民。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滞后
首先,对如何解决广州机动车数量庞大带来的拥堵问题,广州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兴建高架桥、兴建BRT公车专用道,改扩建公路等,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拥堵得到缓解,却也高度挤压了单车出行空间。根据广州市规划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中心区非机动车道平均宽度仅2.1米;主城区569公里的主次干道中,有30%的道路(168公里)没有自行车道;在有自行车道的道路中,32%的自行车道宽度低于1米;有高达37%的干道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没有栏杆等物理隔离设施,在实际使用中,非机动车道频繁被机动车侵占[2]。其次,在多数公共场所、地铁、公交站牌周边无单车停车位设置或停车位严重不足。从《广东省(广州市)消委会共享单车服务调查报告》结果来看,36.5%的用户出现其停车时无专用停放区,43.3%的用户因此把共享单车直接停放在人行道上。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滞后,共享单车面临着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的窘迫局面。
2.3 用户体验不佳,押金难退
共享单车给用户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用户体验同样引发思考。首先,车辆的舒适性不佳,有些单车由于采用实体轮胎的缘故,车身非常笨重,对于多数用户来说骑行困难;有些单车品牌的车型无法调节座椅高低,造成骑行体验尴尬。其次,找车困难,少数共享单车品牌的App具有定位功能,但精准率不高,某些品牌的共享单车更是没有定位寻车功能,通常出现找车靠“运气”,且由于故障车无法在App上区分显示,出现了开完锁还未必能骑的尴尬。再次,押金余额难退,目前共享单车无法在App申请余额退款,需人工客服介入,而申请退押金需要1-7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当企业经营不善倒闭时甚至出现押金无法退还的问题,如悟空单车和小鸣单车倒闭押金无法退还事件。最后,无法有效调度,共享单车区域覆盖率不平衡,在地铁站、公交站商城等中心城区场所单车投放过多,占用公共资源,影响市容和行人出行,但是在一些稍偏远的区域却出现无车可骑的现象。
2.4 未成年骑车事故频发,责任在谁?
自共享单车出现以来,12周岁以下未成年骑行共享单车导致多次出现骑行伤亡的严重事故。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早有规定“12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骑非机动车”,但绝大多数家长或不知道、或置之不理,出现了诸如一些儿童使用父母的身份信息登记注册共享单车,或是使用父母的手机开共享车锁,或是父母主动为他们开锁一起骑行等情况。针对这些现象,广州市内很多共享单车已贴上“未满12周岁请勿骑车”、“请勿骑车竞逐”等警示标语,但收效甚微。
3 广州市共享单车发展中的协同治理对策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完善的阵痛,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时,也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在目前共享单车快速发展陷入各种困境的情况下,需要用户、共享单车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共享单车向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1 精细化运营,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共享单车的投放、停放、运营管理等方面,除了研究收集相关基础资料,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秩序,减少共享单车在市场投放的过度竞争,推动后续服务管理方面的完善和提升,加强行业规范,改进和创新管理机制[3]。在评估现行城市骑行、停放资源承载能力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严格落实共享单车的投放要求,做好现有存量的压减工作,对有些区域单车较少却有服务需求的,可将中心城区的单车适度向疏散,并要加强现场停放秩序管理。如将中心城区向南沙区、番禺区疏散,起到减压作用。同时,实时监控企业的运营情况,敦促企业从“拼数量”、“拼资本”向用户体验转变,有序投放,配备与车辆投放规模、运营区域面积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专业服务团队;要求用户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管理规定及服务协议,禁止乱停放、蓄意破坏和丢弃车辆行为,违者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3.2 完善基础设施,规划自行车出行与停靠系统
结合区域路段、人流量情况,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建设,规划自行车专用道,保证车道标准宽度;规划停车点设施建设,如停车区域、雨棚、骑行环境;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在APP中增加可停放区域指引,利用技术手段引入“电子围栏”,如摩拜单车率先通过技术手段,让用户在摩拜APP可看到禁停区被灰色块状图覆盖,如果用户在这些区域有关锁行为,会立刻接收到系统发送给用户的提醒,指引其将单车停放到有“P”字样区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技术手段同时并进,破解自行车没路骑、没地停、没人管困境,将自行车这种慢行方式重新点亮。
3.3 提高用户体验,加强规范管理
一是政府方面,各部门应做好职责分工,加强协同联动,制定共享单车运营服务规范,与社会各界共同创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落实监督管理;要求企业在本市的银行金融机构设立押金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完善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对违规企业进行约谈、清退等,通过法律规章的完善来推動共享单车健康发展。二是企业方面,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各项举措,主动接入政府系统,接受实时监督;建立用户信用体系激励用户规范骑行;推广“电子围栏”技术,提升用户停车体验,引导用户文明停车;利用好技术手段和定位功能,优化车辆定位系统,提高用户找车的准确率;完善押金和余额的退款流程优化,进一步实施信用免押金服务;不断提高共享单车的质量和骑行轻便度,如在保证骑行安全的前提下研发助动力车型。
3.4 结合技术创新手段,培育文明出行理念
政府、企业要加强对骑行共享单车的宣传教育,明确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使用共享单车,让每位公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安全骑行。作为政府,一是落实监护人的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二是通过举办文明宣讲活动,增强用户诚信意识,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如越秀区发起的“随手拍文明行动”,通过拍不文明用车行为,奖励举报人的活动方式,提高用户文明用车意识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和推广。作为企业,一是提高电子锁加密技术,减少破解风险;二是通过技术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利用红包用车活动、信用积分奖惩等方式,引导用户在指定区域停放车辆。可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积极配合政府推广文明出行理念和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推广“实名制”,建立用户用车信用评价体系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管理机制,引导用户形成良好的用车习惯。
4 结语
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问题、健康问题、交通拥堵等问题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实践交通行业“环保化、共享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需要政府、企业、用户的携手共治,各方缺一不可。同时作为共享经济重要代表的共享单车发展也势必会为其他共享模式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消委会.广东省(广州市)消委会共享单车服务调查报告[R].广东消费网,2017.
[2]杜娟.主城区三成道路无自行车道[N].广州日报,2018,03.
[3]陈闫苗.共享单车行业的问题隐患与发展对策——基于城市决策者、共享单车企业和市民三个方面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7(3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