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2018-08-29梁秉堃

中华儿女 2018年16期
关键词:熊熊燃烧编委烈火

梁秉堃

2018年,是《中华儿女》创刊30周年大喜的日子。常言道:三十而立。这部刊物已经到了“成人和成熟”的年龄,应该好好地纪念一番、总结一番。

我与《中华儿女》的交往已经有20多年之久。最初,我只是不断地给刊物写些文章,后来又应邀当上了刊物的编委,除自己写文章以外还要加之帮助看看别人的稿件,参与办刊方面的“出谋划策”,等等。这样的关系不可不谓之非常密切、非常友好,我与《中华儿女》的社長、总编辑、主任、编辑都打过不少的交道,交过不少的朋友,应该说这些都是笔者从事文字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受益匪浅。

说到笔者与刊物的交往,就不能不提到我与老朋友杨筱怀同志的一些交往。筱怀已经辞世多年了,然而我却常常想起他来,想起他在《中华儿女》当总编的时日,想起他与我交往的时日。开始时我只是杂志的一个普通作者,后来我又逐渐变成了杂志的编委,从此交往日益增多,共事也日益增多。我至今还记得杂志社发给我的那块“编委牌”,它就日日夜夜摆在我的书桌上,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的责任和荣耀。

一次,杂志社组织我们去外地开笔会,在驻地把我和筱怀分配住在一个房间里。正是这个宝贵的机会,使我们增加了一些了解和交往。那天晚上在睡觉前的闲聊中,筱怀突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您能不能解释一下,上次在座谈会上为什么非要提出杂志应当提高文学性的问题?”看着他脸上那诚恳而迫切的样子,我只好笑着回答:“那是我随随便便说的,你不会不同意吧?”他又说:“当然不会。所以我非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可!”于是,我比较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已经在社会上有些影响的《中华儿女》来说,文学性十分重要,这意味着要通过文字的文学性,较好地写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只有如此才能让读者看过以后留下生动、深刻、难忘的印象,并引起他们的不断思索,因此也就能宣传好我们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那天晚上,我们谈了很多很多,直至深夜,也获得了不少的共识,取得了很多的收获。通过这次深入的交谈以后,我感觉到筱怀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敏感的人,也是一个十分负责任的人。他为了把杂志办得更好真不知道操了不少心,费了不少力。在以后的交往过程当中,我又进一步发现筱怀对于《中华儿女》的事情特别的关注,也就是说,他对于刊物真的就像是“一团火”,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听到、看到、想到,都会关注非常,持续燃烧。只要是有关这方面的话题,他也都会很有兴趣地参与,并且为了实践非要弄得水落出不可!

我之所以把筱怀的行为形容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是由于他确实是用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中华儿女》杂志了!而且奉献得是那样自然,那样坚定,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义无反顾……正因如此,他最后在出差中不幸因车祸而壮烈牺牲。

中华儿女多奇志!在创刊30周年的大好日子里,我不能不十分激动地想到——正是有了这样一批编辑人员的存在,《中华儿女》这份“高层次、高格调、高水准、高质量”的期刊才能得以叫响人物期刊界,才得以延续。同时,也才能为今后持续的发展、壮大、提升打下一个不可代替的良好的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熊熊燃烧编委烈火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烈火中的小英雄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红领巾
那一夜
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