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的镜像式想象与人的重建
2018-08-29张国龙吴军校
张国龙 吴军校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急剧转型。历经“文革”后的一代人,恰似刚从噩梦中醒来的孩子,带着或多或少的惊惧,在“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潮流之中,小心翼翼地打量那个充满生机的新时代。处于转型中的儿童文学,以“新启蒙”的话语范式参与其中,成为构筑80年代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隅。而80年代整个社会对理想、对人的重建的强烈渴望,我们在儿童文学的书写中,尤其是畅销童书里可窥一斑。因为童书预设的读者群体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一开始就带上了明确的“为儿童”的意识。80年代的畅销童书,自然而然就传递出了时代与文化的信息。可以说,整个80年代的儿童读物都在记录社会转型时期对未来一代和新时代的识见、期盼与梦想。80年代因精神饥渴催生了许多文化产品的出版,畅销童书也应运而生。其中,多数是具有工具性和教育性的知识读物,诸如《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作文选评》等。
本文聚焦于发行量达百万册,且具有文学性的《小灵通漫游未来》《365夜》《唐老鸭》和《黑猫警长》等,试图探究蕴含其中的时代与思想的变化。因时代的特殊性及影响的深远,“80年代”作为继“五四”之后又一个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时间维度,主要指向“文革”结束后到1989年的春夏之交。我们涉及80年代畅销童书的考察,也主要基于这一时段。
一、《小灵通漫游未来》:在“科学的春天”展开对未来的镜像式想象
十年“文革”,国内经济濒临崩溃,科研和工业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从事科学研究的队伍更是受到了严重摧残,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我们亟待在废墟上恢复秩序,打破原有意识形态统御之下的单一思维模式,重建已经坍塌的精神信仰。在“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时代语境下,现代化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国家的大政方针。1978年1月,中央召开科学大会之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做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讲话,并在《人民日报》发表。《小灵通漫游未来》(1978)正是在这一契机之下,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作品不断被重印,创造了高达137万[1]的累计发行量。即使是在当时图书动辄发行量都以数十万计的背景下,这部科幻小说也无疑是真正的超级畅销书。此外,连环画版还未计入此统计数据之列。
《小灵通漫游未来》(1978)是叶永烈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原名《小灵通的奇遇》。故事采用书信体,借一个名叫“爱科学”(也叫“小幻想”)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信件引入。为了回答小朋友们的问题,编辑部的小灵通———一个眼明心亮、机灵活泼、消息灵通的小记者决定去“未来”采访。整个故事围绕小灵通在“未来”的所见所闻展开,一个现代化、智能、高科技的未来城市就如镜像般显现在读者面前。整部作品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一切只跟科技发明相关。作为科幻小说,作者醉心于铺陈科学技术景观:气垫船、飘行车、微型半导体电视电话机、电视手表、飞艇、塑料做的房子、人造器官、环幕立体电影院、超级大南瓜、机器人,等等。
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主流儿童文学界亦对时代的科学需求做出了回应。《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1978)、《爱迪生》(197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1978)、《今天的科学》(1978)、《数学万花筒》(1979)、《元素的故事》(1979)、《明天的科学》(1979)、《十万个为什么》(1980)、《上下五千年》(1980)等一系列童书,无一不在关注科学与发明。即或孙幼忱的《小狒狒历险记》(1978),看上去是一个充满惊险与刺激的丛林冒险故事,实际上也是借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小狒狒的视角,鸟瞰非洲动物的生存状态,让儿童了解长颈鹿、鳄鱼、黑猩猩等。这些童书皆旨在对儿童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寄望少年儿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个人”不是作品关注的重心,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才是终极目标。而《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未来市”的城市发展蓝图,显然是1978年“科学的春天”的镜像式存在。
小灵通进入“未来”的途径,本身就带着错觉和梦幻色彩。他正是在寻找“以为”丢失的相机的途中,因为迷路、天黑和劳累,无意中闯入了一艘开向“未来”的航船。当航船从江河开到海洋,在晨曦和汽笛声中醒来的小灵通便开始了对“未来”的采访。整个采访围绕他在船上碰到的小虎子、小燕一家进行,以他们为圆心展开对未来市的全景扫描与记录。城市的交通工具,以家家户户都有的无轮的飘行车为主。它可以在水上漂、空中飞,甚至还能爬山,只要年满8岁就能驾驶。步行机、小直升机也是常见的个人出行交通工具,另外有火箭、巨型飞机等做远途旅行之用。未来市有5个交通警察局,其中4个都是机器人在管理。曾经的医学难题在未来市已经迎刃而解,人造器官被广泛使用,微电子设备弥补了年老、疾病等带来的各种身体局限,人人都能健康长寿。小燕爷爷的爷爷奶奶依然健在,还去广寒宫避暑度假。显然,未来市的人因为医学技术的发达已经具有赛博格的属性,科技改变了人的命运。事实上,“未来”不仅医学技术先进,农业、生物、化学、电子等各个行业也都已经被未来人攻克。太阳能被大量使用,米和肉是科學家利用人造蛋白质造出来的,萝卜和丝瓜实现了同生共长;奇妙的去污油涂抹在衣服、餐具等表面,水一冲就干净;机器人在工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型的环幕立体电影院让人在观影时有身临其境之感。未来的学校也极具现代化色彩,阶梯教室、多媒体、电视讲课应有尽有。学生的兴趣广泛,对学习发自内心地热爱,上地理课的老师会带着学生坐上瞬时即达的原子能飞机到世界各地旅行……“未来”的一切在各个方面简直达到了理想状态。而且,整个未来市的热闹繁华,并不是因为仙女的魔法或者阿拉丁的神灯,而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神奇的魔力。因为有了《小灵通漫游未来》,科学技术在1978年的中国似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问题在于,站在1978年的科学技术热潮中展望新世纪的未来,更多的是刚刚历经创痛与赤贫的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镜像式想象。作为故事的穿针引线人,小灵通搭乘“未来号”火箭返回当初迷路的草地时,与“未来”有关的电视手表等先进科学技术也一起随着火箭的离开而没有了存证。那一封封写给“未来2000”的信,都被原封不动地退回了编辑部。而主人公在未来世界的三天漫游,仿佛镜花水月般做了一场美梦。万事灵光的小灵通告诉小朋友,虽然今天的中国还没有“未来市”这样的地方,宇宙地图上也没有,但是在将来,不仅中国,甚至包括宇宙的许多角落,都能找到像“未来市”一样的科技昌明之地。于是,在故事的最后,大朋友对小朋友发出“要用智慧和劳动去创造建设”的号召。至此,这个科幻故事用标语和口号再一次应和了时代主题。
作为一部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在1984年又推出了续篇《小灵通再游未来》,2000年还推出了《小灵通三游未来》,从而使得这部科幻小说成了名副其实的系列作品。而且,每一部涉及的科学技术都较前一部更加先进。当然,新的问题也在逐渐凸显,但“未来”的人也不断用新的科技去解决。比如第一部中的飘行车,因为喷气会污染环境,于是在1984年的《再游》中就换成了会飞、有轮、有腿、可以水面航行和水下潜行的五用车。这些变化不仅回应了时代的发展,对每一时段的文化热点也予以了或隐或显的呈现。比如,1984年的“文化热”“寻根热”在《再游》中的出场:在一个极度现代化的“未来”世界里,绘制了一幅“老古董在未来大显身手”的画面,体现了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接纳。
二、《365夜》系列:于“有益又有趣”中重建一代人的人格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鲁兵《365夜》系列,包括1980年与1981年出版的《365夜故事》上下册,分别创下了451万、406万的累计发行量;1983年出版的《365夜儿歌》上下册,同样分别创造了139万、146万的累计发行量;1986年出版的《365夜谜语》,也有94万的发行量。这套《365夜》系列,目标读者对象很明确,主要针对4岁至6岁的幼儿。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到80年代,衍生出针对儿童的年龄层次为儿童提供文学编创的意识,这一点可以说在《365夜故事》中体现得极其充分。
据出版社统计,《365夜故事》在出版的前8年重印了21次,其所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而入选其中的作品,包括《狼来了》《小熊过桥》《金色的房子》《小蝌蚪找妈妈》《孔融让梨》《小拇指》《小羊和狼》《熊猫百货商店》《李子核》《老虎外婆》《猴子捞月亮》《哪吒闹海》《下巴上的洞洞》等幼儿故事、儿歌和幼儿诗歌,大多不是原创,遴选和改编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较多。这套读本,与大多数少儿读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基本没有插图,只有文字,是属于需要父母讲述的“听”读文本。与《一千零一夜》异曲同工,《365夜故事》呈现出了传统民间故事的口耳相授性。这与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读物整体上倾向于文图并茂的风格相异。而且,这一套读物的编创宗旨明确,主要提供给父母讲述。这种讲读性,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儿童文学界对幼儿的阅读认识停留在“他们需要父母的引导”的阶段,另一方面恰恰体现了对幼儿的重视。这种针对幼儿的阅读接受特点,有意识专门为幼儿编创图书的举措,显然旨在对一代人進行人格的重建。
至于《365夜》系列的畅销,也绝非偶然。在一系列专门提供给学龄前的幼儿“听读”的故事书里,汇入了儿歌、儿童诗歌、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等多种文学样式,采用一日一个故事、一日一首儿歌或谜语的方式,实现亲子共读。这些来自原创或经过改编而成的具有多种文学元素的独立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浅显明快,非常适合讲述。同时,由于故事和儿歌的选材以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为主,有很多就是年轻的父母幼年时听过的,当他们讲述时,不仅能更有效地向自己的孩子传达故事的魅力,也能重温儿时听读这些故事的美好。而对于年龄层次稍高的儿童来说,《365夜故事》也可以自己阅读。编者虽然明确表示这部作品是为学前期4岁到6岁的幼儿编创,但因各个故事的来源大多“古”已有之,导致它实际上成为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共享的阅读文本。
《365夜故事》畅销后,不仅后续分别出版了《365夜儿歌》(1983)、《365夜谜语》(1986)系列畅销产品,还衍生了诸如洪汛涛主编的家庭幼儿读物《娃娃课本》(1982)。《娃娃课本》上下两套,一共12册,以彩色图画为主。如果说《365夜故事》的阅读主导权掌握在父母手里的话,那么《娃娃课本》则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也可以说《娃娃课本》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文学作品。虽然该系列也贡献了累计50万的发行量,但显然无法与《365夜故事》400万余的庞大数字相提并论。由此可见,畅销并不只是迎合了儿童的阅读需要与接受能力就能保证,很显然,还有很多别的因素。
《365夜故事》的编者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以“教育”为主,强调“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但鲁兵在编选这套《365夜故事》时,不仅强调故事要有益,而且要有趣,“有益又有趣”才是编者真正的编选方针。正是因为这些编选的故事“有益又有趣”,所以才成就了《365夜故事》畅销又经典的地位。而“有益又有趣”“为儿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正是20世纪80年代主流儿童文学界对人的认识和对人的重建的探索。诚然,在以《365夜故事》为首的畅销童书里,一直强调要使儿童受到教益,拥有完善的个性与美好的品质。虽有说教之嫌,但也要看到,这些作品更多的是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愉快中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从而达到锤炼精神品质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无疑受到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欢迎。正是这些小小的故事,以“有益又有趣”的方式让正处于个体成长中的大朋友、小孩子完成了对自我的塑造和个性的完善。而如《365夜故事》一样“有益又有趣”的作品,不仅尊重了儿童的阅读接受特点,还力求使儿童受到教益、获得人生智慧,这种编创意识所呼唤的恰恰是新时期一代人的美好人格。诚如班马所说:“他们在这上面的举动,突出的是‘文革之后这一代儿童文学作者对下一代人‘气质问题的严重关注和忧虑……他们笔下流出硬性、力度,他们追求将孩子的眼光牵引到更广大的文化背景中去,都集中地表现为他们欲以艺术气质去感染或改变下一代人的精神气质。”[2]正是致力于对一代人性格的重塑与美好的精神气质的提升,80年代的儿童文学编创者们在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
三、《唐老鸭的故事》与《黑猫警长》:“个体的人”在小人物与英雄身上的回归
《唐老鸭的故事》与《黑猫警长》的连环画版是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两部畅销之作,也是颇能体现时代特色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两部经典。其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唐老鸭的故事》(1987),由沈琪根据迪士尼动画片中涉及唐老鸭的10个趣味故事改编而成,累计发行量高达510万册,是80年代名副其实的畅销童书。《黑猫警长》原是诸志祥在1981年创作的科学童话,1983—1987年期间由戴铁郎改编成家喻户晓的5集动画片。借着动画片的热播,戴铁郎先是将5集动画片改编成了连环画《黑猫警长》(1987)第一部,之后又继续编绘了第二部(1988)、第三部(1989),三部单行本连环画均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版《黑猫警长》是该系列最为优秀的版本,分别创下了高达145万、93万和200万的发行量。
沈琪改编的连环画版《唐老鸭的故事》,采用四格彩色漫画的表现形式,人物形象生动,画面精美,读者于图文并茂中充分领略审美的愉悦。与《小灵通漫游未来》专注于对未来的镜像式想象、《365夜故事》对个人的刻意规避和对人的美好人格的呼唤有着本质不同,《唐老鸭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在展示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的多样性格。整个故事不仅围绕唐老鸭展开,而且表现的也主要是这个看上去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的主人公的荒唐。虽然编者希望小朋友们能从唐老鸭身上受到教育,但读者从故事中所收获到的远不止于此。作为小人物的唐老鸭,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它渴望有所收获但又总是运气不好;它脾气火暴,好惹是生非,喜欢搞点恶作剧又自作聪明;它常常抱怨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与不尽如人意之处,偶尔还会占点小便宜,等等。唐老鸭就这样以它的张牙舞爪和聒噪式的“不完美”,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物形象。这个充满烟火味的小人物让读者觉得真实、亲切,在它身上映现出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都能在唐老鸭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我们又都希望能像唐老鸭一样,既能在白天尽情地宣泄自己的喜乐悲伤,又能在暗地里悄悄做一个“超能鸭”的美梦。正是因为这个人物具有的日常生活属性,让它变得丰满、立体,不再是刻板、单一的类型化人物,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人。“个体的人”成为作品真正关注的焦点。这既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又是在解放思想潮流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再一次碰撞。因此,有人甚至宣称,唐老鸭是八九十年代给中国带来世界眼光的一个人物形象。
戴铁郎编绘的《黑猫警长》系列,同样采用彩色漫画形式,借用流行的侦探故事架构,嵌入动物科普知识,塑造了各式各样性格鲜明的经典人物形象。作为侦探故事,《黑猫警长》同样设置了正义与邪恶两个阵营:以黑猫警长、白猫班长、白鸽侦探为首的森林公安局,对阵以“一只耳”“吃猫鼠”为首的邪恶势力。同时,穿插以森林中其他动物所牵涉的小案件,在冲突和斗争中再现了“森林”复杂的社会现实。在侦破各类案件的过程中,作者书写了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的英雄传奇,还让读者了解了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同时,作为科学童话,在敌我矛盾与阵营的设置上,作者主要根据动物的自然物性划分,然后赋予各类动物相应的性格特点并进行角色定位,最后再借探案故事的悬念与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对科学知识进行正确传达,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表达效果。比如,在《吃丈夫的螳螂》一篇中,就借用了一个极其精彩的“命案”故事,来交代螳螂在交配过程中雌性会吃掉雄性的物种特性。同时,作者并未满足于仅仅借助故事进行动物科学知识的普及,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融入探案故事必备的“谋杀”“圈套”等元素。比如在《大黄狗之死》一篇里,“尖嘴鼠”利用夹竹桃毒死了有杀子之仇的大黄狗,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在童话人物的物性中注入了更多人性的复杂质素,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如果说唐老鸭是个具有喜剧色彩的小人物的话,那么黑猫警长就是一个正派、坚强、果敢的大英雄。但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单一地把其塑造成性格固定或毫无缺点的完美英雄,而是让人物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出现了小失误。相对来讲,第一部中的黑猫警长性格较为简单,不仅充满正义感,而且任何事情都能解决,是属于比较理想化的人物类型。而在第二部中,黑猫警长的完美英雄人设开始动摇,它偶尔会失态,身上开始有小缺点和小毛病。比如,他曾就因为掉以轻心把关在家里的老鼠放溜了。虽然黑猫警长不再完美无缺,却更加有血有肉,也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以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为主的侦探故事里,作者还切入了高科技等元素。比如,警探们的先进武器、黑猫警长乘坐的百变交通工具、森林公安局的现代化大楼和人造驴鼻子等等,都与科学技术和发明有关。此外,作品还涉及了环境保护等热门话题。这些都与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语境一脉相承,也是儿童文学对处于转型中的社会现实做出的文学回应。可以说,80年代中晚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和人的观念的变化在以《唐老鸭的故事》与《黑貓警长》为首的系列畅销童书里随处可见。
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畅销童书,无论是在科幻小说中注入大量科学幻想以构置对未来的镜像式想象,还是在低幼故事中以“类的人”为出发点,探讨人的精神重塑,以及在连环画中对“个体的人”的多样性的认同,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现实。事实上,中国儿童文学在一个世纪以来的变迁中,在不同时代与文化语境下曾历经几次重要的转型。每一次的转型,既是对时代的回应,也是对文化与文学不断探索的结果,更是成人的儿童观的一次又一次更新。而80年代儿童文学的整个场域,从创作、出版、购买到阅读的流变,都与时代的现实需求相关。也可以说,以《小灵通漫游未来》《365夜故事》《唐老鸭的故事》《黑猫警长》为首的80年代畅销童书,正是对整个时代大环境、大气候的反映。就此而言,80年代畅销童书的大众文化底色正是在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皈依中涂抹的。满怀激情建设美丽新时代、对未来充满梦想与希望、关注未来一代人成长的80年代儿童文学探索者和开拓者们,把对文学、对人、对社会的真诚愿景展现在这些提供给年幼的孩子阅读的书籍里,从而铸就了作品畅销又经典的魅力。这是光辉灿烂的80年代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正如梅子涵在《南昌宣言》中所说:“我们关怀的是一代代生命的人格模样。我们在乎的是一个国家的集体目光。我们响应的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渴望。”[3]关心人、胸怀民族国家和未来,才是《小灵通漫游未来》《365夜故事》《黑猫警长》等童书经典又畅销的主要原因。目前正值中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我们选择在此刻回望80年代的畅销童书,正是本着期望中国儿童文学之于中国儿童和社会,能拓展更大的成长空间,释放更大的精神力量,承担起中华民族和整个国家的希望。
注释
[1]本数据来自付慧民所辑《40年来我国部分出版社发行量在50万册以上的图书目录》,此文所涉及20世纪80年代图书发行数据均来自于此。
[2]梅子涵.阅读推广:“点灯人”的汇报[A].高洪波主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C].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640.
[3]班马.你们正悄悄地超越(总论)[A].金逸铭选编.新潮儿童文学丛书30年纪念版:探索作品集[C].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6:44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