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梁家河》建功新时代

2018-08-29

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22期
关键词:梁家电气化知青

盛夏时节,品读长篇纪实文学《梁家河》,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我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经历和伟大情怀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增添了当好排头兵、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力量。

1969—1975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西延安梁家河插队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知青岁月。在梁家河这个小村庄,他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从“城里娃”变成“村里娃”、从“小知青”成为“带头人”。梁家河的山山卯卯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实足迹,梁家河的家家户户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读懂《梁家河》,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时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会了我做什么。”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习近平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当代电气化青年的理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电化梦,电气化青年的信念就是要与企业同进步共发展。电气化青年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把远大理想同本职工作统一起来,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争做青年岗位能手,争当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排头兵。

读懂《梁家河》,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伟大情怀。在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时,看到乡亲们十分贫困,经常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习近平就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期盼着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看到乡亲们烧柴困难,习近平就一路风尘到四川取经,攻克技术难关,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梁家河普及沼气后,他又谋划着给村里人办更多的事儿,先后办起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菜园、深水井和扫盲班。

习近平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始终与人民一起奋斗。电气化青年,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党奋斗目标的绵绵深情,自觉地为党分忧,自觉地为企担责,自觉地与职工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建设幸福企业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读懂《梁家河》,就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是一部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青春壮歌。在逆境中,他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思考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生活中,他没有等靠要、慵懒散,而是团结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村庄面貌。

电气化青年,生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投身铁路电气化建设和城铁建设的主战场,有着宝贵的机遇、广阔的舞台,要倍加珍惜青春时光,倍加珍惜发展环境,矢志锤炼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传承好“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国中铁企业精神和“促创干,争一流”的电气化精神,在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中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工作业绩。

猜你喜欢

梁家电气化知青
PPE见解:新平台是实现产品阵容电气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约稿(征稿)函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难忘知青岁月
亲亲的梁家河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