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疯狂暑假班

2018-08-29文丨李

遵义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云培训班受访者

文丨李 碧

假期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休整,相比于规范化的课堂教育,假期是孩子个性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尤其是暑假,孩子欠缺什么?喜欢什么?希望发展什么?可以付诸实践和实现。

许多家长选择在暑假为孩子报班培训(中新社/图)

对学生来说,暑期本应是放松的时间,可如今暑期培训班盛行,更有家长把暑假看作是“弯道超车”的时机,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课外培训,学生期待了一个学期的暑假逐步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兴趣班填满。

过了一个“假暑假”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中,93.6%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给孩子报暑期培训班的中小学生家长多,93.2%的受访者发现身边家长大都给孩子报两个及以上培训班。集中补习学业短板、防止孩子假期学习懈怠和担心孩子落后是家长给孩子报暑期培训班的三大原因。52.1%的受访者坦言身边大多孩子反感上暑期培训班。65.4%的受访者希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焦虑、不“抢跑”。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81.2%的人是中小学生家长。其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9.5%,二线城市的占47.7%,三四线城市的占18.6%,城镇或县城的占3.9%,农村的占0.4%。

93.6%受访者坦言身边给孩子报暑期班的家长多。

调查中,93.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给孩子报暑期培训班的中小学生家长多,93.2%的受访者发现身边家长大都给孩子报两个及以上培训班。具体来说,2~3个的最普遍(61.7%),4~5个的其次(23.9%)。

进一步调查显示,家长给孩子报的各类暑期培训班中,课外辅导班(76.8%)最多,文化课补课班(58.3%)和兴趣班(56.2%)也比较多,其他还有竞赛类培训班(23.0%)等。至于中小学生面对暑期培训班的态度,52.1%的受访者坦言是反感的,“不愿意去上”,30.4%的受访者表示孩子喜欢去,17.5%的受访者则是无所谓的态度。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指出,暑期培训班现象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培训班应运而生。

家长为孩子报培训班的动机有哪些?调查中,58.2%的受访者指出是趁假期集中补习学业短板,57.3%的受访者认为是防止孩子假期学习懈怠,51.7%的受访者指出有的家长发现周围报班孩子多,担心自己孩子落后,其他还有:家里没人看管孩子,担心孩子安全(39.5%),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36.4%),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15.1%)以及孩子自己喜欢(7.1%)等。

传统观念里,补课是成绩欠佳学生的专利。但事实却是,许多优等生也在假期疯狂补习,长沙市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小云就是其中一名。在高手如云的学校里,小云的成绩基本稳定在前三名,但这个暑假,小云妈妈还是给孩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补习班,算下来,50多天的假期,小云只能休息4天。为要不要让孩子这么“狂补”,小云的爸爸和妈妈甚至大吵了一架。小云妈妈认为,身边的孩子都在补,如果小云在暑假掉队了、松懈了,那么很有可能下个学期成绩难以名列前茅;而小云爸爸却认为,孩子一味学习,势必会影响她的全面发展。

在采访中,有记者发现,关于暑假要不要上补习班,在家长群里形成了完全相反的两派观点。一部分家长坚持要“补习不掉队”,另一部分家长却主张“玩得痛快”。大部分孩子更希望拥有一个真正的快乐暑假。谭玲是初三应届毕业生,她的暑假就被培训班占满了,总共报了3个兴趣班2个文化课的班。

这种暑假安排计划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家长很累,孩子更累。家长除了为此支付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培训费,很可能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陪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从孩子角度来说,本应放松、调整休息的暑假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塞得满满当当,直白地说,这不是暑假,只是换了个地方上学。

据一名受访者介绍,这些暑期班大多数涉及语、数、外等科目,作业也非常繁重,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提高孩子分数。“通常暑假一结束,开学后就会有各种摸底考试等着,人们也有些担心不上这些‘班’的话孩子的功课‘散’了,现在不报名上暑期班的似乎成了另类。”

“家长们有攀比、跟风心理,看别人都上课外班超前学东西,就让自己孩子也超前学。由于学生都超前学习,学校老师也教得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表示,考试政策不改变,学生上培训班的现象就难改变。他还指出,一些课外教育机构抹黑学校教育,个别老师也不好好教课,与课外机构利益重合。

让暑假回归本真

暑假孩子们到底要不要上补习班?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教育专家却持不同的看法。与暑假培训班的火热大相径庭的是,几位负责人都认为暑假疯狂补课的做法不可取。

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喻果丰也不建议初中生在暑假上预科班,提前学习新学期知识。“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很多学生上完预科,再回到课堂重复学习时,反而没有那些没提前上预科班的学生认真。考试成绩也不一定就很突出。”喻果丰表示,如果孩子某一门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成绩落后,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进行一个补习,但不一定要通过培训班来实现,可以自行进行梳理。“暑假本就是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在校学习几个月以后进行的一个休息、整理的过渡期。在这期间,作息时间要规律,可以锻炼身体,培养阅读好习惯,让暑假变得充实有价值。”

“我们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上培训班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义务教育费用,这不利于国民教育。而且对家长来说,精力、时间也紧张。孩子本身压力也比较大,本可以休息的暑假却要上课,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张宝义认为,社会是多元化的,人才也是多元化的,“只要在一个方面能有充分的发展,以后孩子在社会上都会有自己的立足点”。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超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彭泽平认为,当前很大一部分培训班质量并不太高,主要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整天沉浸在学习、培训中往往会适得其反。“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假期应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弥补学校教育或培训的局限性。总体而言,是不是让孩子参加暑期培训得结合孩子的情况。劳逸结合、遵循规律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校长张人利对于放假有着自己的看法:“为什么要放假?并不是仅仅考虑气候的因素。假期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休整,相比于规范化的课堂教育,假期是孩子个性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尤其是暑假,孩子欠缺什么?喜欢什么?希望发展什么?可以付诸实践和实现。”

对于各类暑期班,张人利表示并不是要“一刀切”反对,而是应摈除功利味,真正从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他特别反对家长将孩子往各类班中一托了之,“不能将暑期班作为孩子的‘托管班’,亲情教育是任何暑期班无法替代的”。

在不少教育人士看来,暑假的原则是安全 、快乐 、有意义!应该趁着暑假带孩子去看更真实的世界吧。

除了培训,暑假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带着孩子去旅行,可以跟着课本游中国,爬山涉水、滑雪听海……根据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也可以就近选择旅游景点,摒弃城市的喧闹,在自然山水与珍惜鸟禽中需求生命的灵感。

旅行可以赋予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不同的意义,但,一家人在一起,在特别的地方看新鲜的风景,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呢?

美国的教育价值理念不是追求分数,因此暑期要求孩子做一些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体育运动、旅行等。

日本的暑期活动形式多样,但总体的宗旨是让孩子体验生活、适应社会,重视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

法国人注重教育注重文化内涵,不让学生参加培训班,而是在自由浪漫的实践中,施行启发性的教育。

在台湾,地方政府会帮助孩子过有意义的暑假,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和台湾生态教育推广协会每年暑假都会办夏令营。

加拿大孩子的暑假则由孩子自己决定,暑假活动完全由孩子自己制定、自发参与,学校和家长把假期视作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给予鼓励。

猜你喜欢

小云培训班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云彩大作战
变化的小云
培训班组图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画画培训班
荒岛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