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的盛夏果实

2018-08-29文丨

遵义 2018年16期
关键词:金华人居新区

文丨 全媒体记者 谭 冰

南部新区深溪湿地公园(胡志刚/摄)

骄阳似火的七月,来到南部新区南关办金华村的金华生态农业园,远远地,就看见一顶顶白色的蔬菜大棚次第排开,忍不住好奇,里面究竟种了什么宝贝!走近一看,正值蔬菜上市的时节,大棚里茄子、豇豆、辣椒、西红柿等硕果累累,紫的、红的、绿的,新鲜饱满长势喜人。

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2017年以前,这里还只是一个黄土满地、杂草丛生、死气沉沉的弃土场。

南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是南关街道办率先在金华村积极创新和探索‘村社合一’的合作经营模式的有益尝试。去年5月,在金华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董事长的遵义市金茂华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金华村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并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经济。”

六月末,来自遵义北师大新标准实验幼儿园的20多个小朋友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金华生态农业园,采摘果蔬,体验农耕生活。看着孩子们穿梭在一株株果蔬之间,学着老师们的样子,用小手轻轻地摘下一颗颗西红柿,相互比较和“炫耀”,那满足的样子,让该农业园负责人谢志林收获了另一种成就感:“金华生态农业园是今年2月建成投用的,是一家集蔬菜育苗、休闲观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欢迎大家到我们园区体验采摘和收获乐趣。”

据了解,为凸显农业园区的最大作用,积极发挥带头种植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户更新种植观念,改变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金华生态农业园免费发放育苗给精准扶贫户和老百姓,带动他们种植蔬菜。第一批免费发放了70多万株辣椒育苗给老百姓,还发放了番茄、茄子、秘本南瓜、豇豆合计有100多万株的蔬菜苗。截至目前,该农业园示范种植面积100余亩,带动当地群众进行蔬菜育苗900余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办200多户精准扶贫户增收,争取2019年之前,实现全街道办的精准扶贫户全面脱贫。

“环境得到了保护,农民增加了收益,产业得到了发展”,南关办复垦弃土场,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实现“三赢”。

金华生态农业园还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为金华村生态园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提供技术服务和种植技术培训;金华村作为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其农业技术人员可为学生的实习实训作技术指导,为校农合作模式探路。

无独有偶,南部新区深溪镇大窝村也在探索另一种校农合作模式。南部新区的农业产业属于典型的城郊型农业,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效蔬菜种植,但种菜容易卖菜难,是大窝村村民的切身体会。为前往城区售卖自种蔬菜,村民每天需往返40多公里路程,一天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了路程上。

在了解了大窝村农产品销售难这一问题后,在挂帮单位南部新区社会事务处牵线搭桥下,为南部新区辖区内学校配送蔬菜。

据了解,南部新区辖区学校蔬菜肉类年需求总量约为190.52万斤。根据“校农结合”帮扶模式,大窝村农业合作社采取集中种植和分散种植的方式组织农产品生产,由合作社或专业大户开展示范集中种植,农户根据个人实际选择品种分散种植,由合作社约时、定点收购农产品,统一送到配送公司。

目前,大窝村以“校农结合”订单蔬菜为起点,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打造标准化、生态化蔬菜种植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转型升级,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走上“绿色致富路”,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愿望。

大窝村所在的深溪镇,作为南部新区唯一一个乡镇(其余三个为街道办事处),一直以来,都是南部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战场。

深溪镇高坊村2011年开始“四在农家”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依托龙井湾水库和三层岩水库的水流交汇片区的丰富水资源开始大力发展湿地经济,从莲藕种植到发展旅游,高坊村的花鸟虫鱼、亭台楼榭、一步一景,将生态自然观光旅游和乡村观光休闲、古镇旅游、农业节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了遵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当地村民开发了另一种生产生活模式。

据高坊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每个周末,高坊村的农家乐都爆满,尽管苦尽管累,但村民们能挣钱,有盼头,也觉得是值得的!”

南部新区始终将项目建设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人居环境、群众增收、旅游发展、产业带动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建设深溪莲池湿地公园项目,打造一个集自然、生态、人文为一体的高质量乡村旅游示范区,探索出了一条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方法、好路径,有力地推动了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镜头转向龙坑街道,位于乐民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八里社区,特殊的区位决定了社区发展山地特色产业的走向。结合八里社区新农村示范点提档升级打造的八里河湿地公园,在八里河道2.5公里范围内进行河道治理及周边景观打造,将河道两侧建设成为集休闲健身、田园风光、生态保育三位一体,形成以绿色海绵净水、科普教育、骑车运动、休闲赏花为一体的创新型乡村生态景区。

结合八里河湿地公园建设,八里社区又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以“支部+合作社+农户”多元模式发展产业,统领八里农业特色产业观光、美丽乡村农旅文整体经济的发展。目前,该社区总投资279万元,在高山、竹坝等几个村民组和杭瑞高速沿线实施优质核桃种植基地10000亩;在大湾居民组规划300亩土地实施“三变试点”项目,打造了12000株优质晚熟青脆李产业示范园基地,当地群众以务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得到了实惠。同时,通过大户示范带动,社区还发展了四季花圃、蔬菜、冬笋、蓝莓、特色贡桃、鱼塘等特色种养殖基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农业规模发展。据悉,相关产业涉农户3648户127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1172人。

今年夏天,呼朋引伴到离市区不远的南部新区体验采摘乐趣,品尝蓝莓等当季水果,欣赏湿地公园美景,洗肺养心,成了遵义市民“朋友圈”刷屏的又一方式。

随着南部新区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南部新区建立起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加快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规划编制。目前,《遵义市龙坑办梳池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规划》《遵义市深溪镇大窝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规划》《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清江村庄规划》已修改完善。

在环境保护方面,2017年,南部新区治污治水项目预计总投资130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1500万元,投资完成率为89%。加大垃圾处理力度,目前深溪镇已在大窝村、清江村放置2.4立方垃圾斗15个,硬化地坪15处,全面建设完成和启动集中收集清运处理。龙坑办将各社区纳入保洁范围,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原则,并在八里社区、梳池社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试点工作,共发放30升生活垃圾收集桶200个,240升收集桶40个用于生活垃圾收运。

同时,加大绿色村庄创建力度,绿化覆盖率100%,建立了种绿、护绿机制,绿色村庄创建共开工5个,开工率100%,竣工5个,竣工率100%。

如今,走在南部新区的田间地头,听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感叹:这几年是南部新区农业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乡风文明提升最多的几年,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让当地农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居绿色村、过新生活”。

环境变了,思路也就变了!

为抓好农业农村、农业结构性调整和脱贫攻坚工作,南部新区抓力实施了以经果林为主的“一区一业”,以蔬菜、生态家禽为主的“一镇一特”产业,巩固培育农村经营主体242户,规模基地在新区大地上星罗棋布,其中发展无公害蔬菜1.5万亩,其中100亩以上规模基地12个,面积2500亩;食用菌基地1个110亩;以核桃、脆李、香脆桃为主的经果基地2.4万亩;发展2000羽以上的生态家禽养殖85户,让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效果明显。

随着南部新区的新农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围绕百姓富、生态美的建设思路,结合该区区位优势,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助推农业转型发展,打造一批科技优化型、生态型、环保型的绿色产业链,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农、旅、文一条龙建设,大力助推群众增收致富,让南部新区的农民实实在在地品尝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盛夏果实。

猜你喜欢

金华人居新区
张金华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岁朝清供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陈金华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