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频共振
2018-08-29薛学轩,张明建
2016年是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春华秋实之年。
在绿茵遍野的春天,新华网发布《“云端互联”抢先机“数字四川”创佳绩》的新闻,使四川建设信息化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妩媚动人。
五大跨越
她在创新中发展,在跨越中飞跃。
“跨越”体现在信息平台建设上革故鼎新,由单一技术向多技术融合发展,形成多维立体的信息化体系。
“跨越”体现在信息平台应用上突出效能,由系统开发向深化应用发展,形成开放融合的信息化体系。
“跨越”体现在信息平台深化上数据驱动,由数据采集向挖掘分析发展,形成支撑决策的信息化体系。
“跨越”体现在信息平台安全上注重健壮,由功能实现向稳定运行发展,形成安全可靠的信息化体系。
“跨越”体现在信息平台发展上立足长远,由服务当前向支撑未来发展,形成适度超前的信息化体系。
如此“五大跨越”,犹如弹奏起美妙动听的“五弦琴”,出神入化,扣人心弦。把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地理、三维建模、生物识别、大数据、云计算、视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通过6大途径,在“跨越”路上奋进。
六大通过
通过共享“天地图·四川”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全行业管理对象的空间定位、分析、展示等,提供实时有效准确的地图服务支撑。
通过整合全省三维地下管线空间数据,建设城镇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城镇地上地下一体化监管,全面提升城镇地下管线建设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通过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建设安全监测服务平台,为建筑物,提供沉降监测、位移监测、施工质量与安全检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机械安全管控等服务。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建筑工地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上报监督信息、打印和发放并确认执法处罚书,同时向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动态监督信息。
通过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建设建筑工地人脸识别认证平台,实现工地出入人员的有效识别和登记,强化施工现场各岗位人员管理,解决“非法转包”“甩手掌拒”等弊病。
概括地讲,通过高度融合工作流、GIS、视频监控、SCADA、数据挖掘、BI、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生物识别等高新技术,使得全省在建工程建设项目从空间位置到各方责任主体,从专业技术人员到建筑起重设备等信息,监理人员在位、起重机械运行状态、施工人员上岗等情况,实时在一体化平台显现,解决了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建设精细化监管难题。
如此“六大通过”,使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了“三个跨越”:既跨越传统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变管理业务分散在多科室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为跨科室统一指挥协调和评估考核的管理体制;又跨越传统的建设行政管理办法,变滞后式、突击式、运动式管理为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还跨越传统的建设行政管理手段,变手工条式管理为信息化协调管理,实现网上协同办公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为奋进的四川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腾飞靠创新
腾飞靠什么?
四川省委提出“走出内陆盆地,迈向发展高地”的方针,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到开启“互联网+”行动计划;从组织“光网四川”建设到“数字四川”的飞速发展,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资源大省、经济大省,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四川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国家级重大平台在四川叠加布局,牵引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四川落地生根,为四川科技创新,抢占现代化新高地创造了新机遇。
科技是智慧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绵阳腾飞的亮点就体现在科技创新上。
作为国家科技城的绵阳,既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基地,又是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数字家庭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北斗星导航产业区域综合示范项目、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使命,是时代的担当。
试点示范,是责任的诠释。
绵阳以顶层设计、统筹统建、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方式全力推进科技城建设,取得明显实效。
突破,是绵阳人的魅力所在,城区人口109万中科技人员达21万之多,平均每3天就有1项专利在这里成功转化,走向市场,年产值突破千亿元,以科技创新闻名的绵阳,正在吸引全球高端产业目光,IBM、文思海辉、长虹等3家公司签订协议,在绵阳科技城共建IBM大中华区的首个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这一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为“科技绵阳”插上腾飞翅膀,还力争将服务能力拓展整个西部和全中国,成为全球大数据中的一个典范。
省科技创新展翅腾飞的另一个范例当是天府新区。
这是四川省贯彻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决策部署、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在与时俱进的战鼓声中,天府新区奏响时代最强音,她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2倍,涉及2市7县(市、区)、37个乡(镇)。
她启航于2011年岁末,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150个规模项目同时破土动工。3年过去,悠悠千日,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图景正一步步走进现实。她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拥有极强的吸附力,吸引着投资、产业和人才,承载着当下轰轰烈烈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她承载的是梦想,秉承的是创新,经历的是幸福,其独特魅力正在显现,也在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西部。难怪,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这块风水宝地,截至2017年底302家企业落户天府新区或成都市。
创新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四川人的座佑铭,棚户区危旧房的改造,就是创新行动的生动体现。
“忧居”变“安居”
危旧房棚户区的改造工程,四川承担着全国总数15%以上的任务。
如何让“忧居”变“安居”?
成都市“北改”提供了样本模式,曾经在中央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发,引起极大反响。这一被称为“迄今为止成都最大的民生工程”的北城改造,让246万城北居民等来了朝思暮想的幸福。
“四态合一,突出特色”是成都市城北嬗变的关键所在。
出自世界著名设计师手笔的《成都市北城改造城市设计导则指引》,为“北改”勾勒出“立足国际化视野”的未来,按照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要求和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理念,明确了城北“畅通、智慧、宜人、发达”的样貌模式。
这是一场与群众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民生战役,拆的是旧房,暖的是民心,而在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3区的195平方公里改造区域内的“北改战场”上,战鼓声声,擂出的同样是民意回响,在“北改”项目区改造项目近300个,惠及15万之多居民,启动了上万套安置房,曾经脏乱差的城北二元化结构被破解,大大改善了城北人民的人居环境,电力、通讯、网络、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及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建设也全面升级。
“北改”改变了什么?对市民而言,改变的是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对城市而言,改变的是生产力布局和传统业态转型。2013年,城北传统的商贸市场业态被迁往二三圈层,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代表产业高端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催动成都北部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同步提升,全年在建项目达401个,投资规模达2503亿元,投资增速超全市18.3个百分点,“极核效应”已经显现,“繁华中轴线”正在由北向南扩张挺进。
其实,成都市“北改”仅是全省实施“百万安居工程行动”中的一朵奇葩,更多的“危旧房改造”工程围绕着成都“北改”而风貌楚楚。
在彝区,“彝家新寨”工程的实施,让凉山彝族自治州14万户、63万贫困群众住进了舒适安逸的新寨楼。
在藏区,“牧区定居”工程的建设,让幸福的花儿在藏族群众心田绽放,58万藏族牧民有了新家园、新生活。
在灾区,恢复重建工程如火如荼,近几年来,四川连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万千家园被毁,许多西方媒体断言“灾后重建世界难题,四川难以破解”。在大灾面前,四川建设人一路悲歌,一路壮行,坚持“集约、智能、生态、绿色、低碳”原则,努力建设和谐人居、福祉人居。今天,当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三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大地,看到的是崭新家园,感受到的是盎然生机,在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完成城镇再造,为2200万受灾民众重建家园,让破碎的山河焕然一新。
时间拉回到1256年前的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的茅屋里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不朽诗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今,杜甫的美好愿望再现在巴蜀大地上,“十二五”期间,四川统筹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33.1万户,2016年更是登峰造极,35万农户旧房改造目标超计划完成36.9万户,实现了省住建厅“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