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从“输血”到“造血”的脱贫奔康之路
2018-08-29胡利娟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作为“中华水塔”、“江河源”、“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的红原,不仅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和上游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地,还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虽然,这里有草原上的精灵麦洼牦牛,交相辉映的雪山森林与草原风光,秀美多样的俄么塘草原生态花海、长江黄河天然分水岭、月亮湾湿地草原等,以及独具特色的瓦切日干乔红军长征过草地遗址、塔子坝石刻藏经墙等人文景观。
然而,由于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无明显四季界线,长冬无夏偏冷,年平均气温1.4℃,藏族和农牧民分别占84%、78%,使红原成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纯畜牧业县,“老少边贫病高”是其基本县情。
守着“宝藏”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为“脱贫摘帽”,红原“不等不靠”,立足政策、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牧区特色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扶贫与扶智并举,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引领红原人走向脱贫奔康之路。
精准定位 “五联+”抱团发展
龙头企业联带、集体经济联营、社会力量联动、发展基金联扶、金融扶持联保,以及+转产转业这“五联+”产业化驱动发展新模式,让红原县实现了由“被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据红原县县长嘉央罗萨介绍说,近年来,全县依托资源禀赋和基础产业的“先天优势”,建立完善稳定和利益联结的“造血机制”,强化扶贫项目和资金整合的“撬动功能”,重视实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抱团发展”,在巩固提升现代畜牧业、绿色生态工业和全域旅游业县域三大特色产业的前提下,注重把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环境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资源+”“生态+”的发展新路径。
龙头企业联带。采取“入一笔资金、选一个产业、建一套机制、富一方百姓”的精准定制方式,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由龙头企业流转贫困户草场资源和让利收购畜产品等联带经营,贫困户通过草场流转、出售畜产品等方式实现“产业脱贫”。以“技能培训”为支撑,由扶贫龙头企业根据用工需要对贫困户进行定向技能培训,签订用工合同,实现“就业脱贫”。
以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作为红原县国家级龙头企业,通过实行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优先收购畜产品协议和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每年累计支付建档立卡贫困户奶款170余万元,户年均增收4250余元。同时,还常年解决当地用工2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人,年人均工资收入1.1万元。
集体经济联营。采取“政府+合作总社、金融机构、合作社、牧户、贫困户”联合的“1+5”共融方式,整合政府扶贫资金以“股权量化”形式,贫困人口全覆盖人均增收190元/年。并建立“脱贫转股”机制,2020年后34个村村集体得转股收益可达2.5万元。同时解决近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务工。
社会力量联动。引导社会各方资源向贫困人口汇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农牧民专合社42个、新型示范牧场308个、健康养殖基地9个,牦牛选育基地2个,建成牧道776公里、牲畜暖棚2355个、防疫巷道圈180个、草地围栏138万亩,全县牲畜死亡率降低1.6%,出栏率提高1.3%。
发展基金联扶。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扶贫政策,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50万元的产业扶持周转金,非贫困村建立10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充实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达到400万元,提高到户产业资金人均达到6000元。刷经寺镇和壤口乡将25户39人到户产业资金23.4万元入股芸谊酒店,人均分红达到420元/年。同时,充实教育、医疗救助基金规模达到500万,解决贫困户就医、就学困难。
金融扶持联保。率先在全省推出了政策性牦牛保险,财政为适龄牦牛参保40万余头,采取为贫困户参保牦牛每头补贴保费96元,促使贫困户适龄牦牛投保参保率达100%。对因灾、因病致牲畜死亡或受损的牧户,累计理赔1.2亿元,其中贫困户理赔1000余万元。今年,全县还将所有冬春草场476万亩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另外,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技能培训等渠道,提升转产就业率达70%。
让利反哺 牦牛生“金”轮养联带
在红原县阿木乡卡口村和峨扎村,他们利用自身草场“让利寄养”,产生收益,以达到助推脱贫目的。
阿木乡卡口村负责人介绍说,村集体通过产业扶持基金和政府投入,统一购置生产性牦母牛归村级集体经济所有。并通过明确权属所有、健全担保制度、建立奶牛档案、规定领养期限、签定领养合同、参加牦牛保险、提供养殖技术、加强过程监督等措施,对有能力放牧、有牧业生产资料的贫困户,向其分发牦母牛。
该负责人称,购买的200头生产性牦母牛,分发给有饲养能力和饲养技术的贫困户进行第一轮轮换饲养,产生的幼仔、鲜奶、牛毛等一切收益归寄养人所有,等到两年期满基本畜如数归还村集体,期间,牧户产生财产性收入21万元。目前两村第一轮已结束,正在部署第二轮轮换饲养工作。
据了解,第一轮轮换饲养贫困户共16户82人,两年间产生幼崽181头,牛奶0.9万公斤,人均年增收1290元。
同样在龙日乡也是如此,2017年,村集体购买的牦母牛按比例签订合同发放给68户贫困户饲养,每头收取200元领养费,产生的幼仔、鲜奶、牛毛等一切收益归寄养人所有,期限为3年,期满基本畜如数归还村“两委”,预计每头基本畜年均增收650元。同时,所筹集的领养费将全部再次用于贫困户年底分红帮扶。现已脱贫户为54户240人。
降低风险 “吉祥三保”增收致富
脱贫不容易,但要持续守住脱贫成果则更难。而保险,可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巩固脱贫成效、降低返贫风险,红原县针对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生产生活等返贫高风险领域,采取“吉祥三保”模式,为广大牧民构建了具有红原特色和牧区特质的“防返贫”风险防控机制。
落实现代草原畜牧业“扩大保”。以地方财政补贴为基础,借助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用保成本和保价格共存的方式,降低养殖户承担的市场风险,帮助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年累计承保适龄牦牛169.4万头,支付牦牛保险赔付款11251.35万元,受益牧民6.32万户次(贫困户适龄牦牛投保参保率达100%,累计赔付1000余万元),户均赔款1780.28元,赔付率达82.25%。同时,还扩大保障范围,率先启动全国藏区“草原保险”试点,覆盖草场476万亩,保险责任期内发生火灾面积465亩,赔付6975元。并首创全国首例牦牛活畜目标价格指数保险试点,28家参加2017年活畜目标价格保险牧户理赔113.232万元。
落实村集体特色养殖“防返贫保”。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合作,通过试点探索,以获得“健康养殖基地”“麦洼牦牛良种选育基地”“高产奶基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发放“贫困户轮换饲养”的牦牛为重点,采取财政扶持补贴保费190元/头,村集体经济自筹保费5元/头的方式,对疾病疫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野兽侵害等方面,提高保险保障力度,维持集体组织畜牧业稳步发展,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保质。目前,全县7个乡镇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含5个贫困村)2181头牦牛参加特色养殖保险试点。
落实贫困户政策兜底“扶贫保”。投入8.52万元,借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为全县1420户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扶贫兜底保障。针对参保贫困户在正常生产生活中因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疾病身故等提供保险保障,着力解决因意外事故和疾病致贫返贫等问题,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如今,从岷江河畔到三江之源,从高山峡谷到广袤草原,从藏家新寨到雅克音乐公园……夏季的红原,已是莺飞草长,格桑花开,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