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产业发展趋势

2018-08-28高诗逸周启微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产业发展

高诗逸 周启微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与经济发展的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需要汉语知识。伴随着对外汉语的逐渐普及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使外国人产生学汉语的畏难情绪。可通过调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才是最大的阻碍,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文化教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是改进对外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以上几点出发,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育 文化融合 产业发展

一、对外汉语产业的文化融合现状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也要认识到中国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给外国人讲授的内容必须是实用并且常用的。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教授给学生最有用的中国文化知识。

(一)对外汉语教学产业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倘若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在其他民族中的接受程度很高,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包括其语言、文化是有希望的。外国人越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对中国的感情就越深厚,有亲和力的中国文化是一笔珍贵的民族财富。如果能合理的、系统的搞好这一层面的文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外国留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还能使他们拥有能够充分了解中国文化表层文化的机会,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对外汉语这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对象为前来留学和深造的外国学生,由于外国留学生对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不多,加之经常以母语交流为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给学习汉语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到汉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由于外国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汉语知识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留学生甚至并不知晓何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汉语言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说,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融入文化教学,通过文化教学,能够加速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掌握速度,实现两国文化的对接、交流和互动,进而来提升跨国语言交际能力和汉语言实践能力。

(二)对外汉语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些特定的文化。与此同时,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又受到来自于文化的制约,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各有特色。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由他们的物质生活基础产生。所以每个民族的语言也因此一定程度的反映了其民族的价值观、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文化教学,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统一,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利于留学生对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的深层次认识。与此同时,通过文化教学的不断渗透,能够提升留学生的汉语言认知力,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浓厚兴趣的培养。

二、对外汉语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过于局限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对外汉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理念过于陈旧的问题,很多课堂依然采用着传统的填鸭灌输形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以自我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对外汉语上应用实践能力不足。并且由于文化教学内容的缺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

目前,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少从留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讲解的课程难度设置上也存在着不合理,这些缺失严重影响到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留学生学习对外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传统机械的文化教学方式,在对于留学生学习对外汉语而言,缺乏有效的针对性,不能达到预期想要的教学效果。

(三)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误

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中国文化是一大诱因。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的文化非常的高深莫测。许多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不了解,不理解,甚至会扭曲误解中国的文化,这一点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是必须意识到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物质内容理解较好,但观念和行为规则等方面理解较差,并且对道德、信仰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刻板印象。罗兰·科尔曼在就读于美利坚大学时曾在2011年到天津南开大学留学。现为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少尉的科尔曼回忆说,在刚到中国的时候,有一天他和一个曾一同参加后备军官训练队(ROTC)的同学在等公交车时谈论部队训练的事情。另一位同学走过来,小声说:“嗨,注意你们的言语。到处都有耳目。”在开头的几个星期,每当科尔曼和同学们谈论他们认为可能是敏感的话题时,都小声耳语。但在中国留学期间,随着与中国教授与当地朋友接触,他们发现,中国人谈论敏感话题和表达不同意见不一定被禁止,不仅如此还相当普遍;禁止批评性言论的法律更有可能在特定情况下执行的。許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中国文化是一大诱因。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的文化非常的高深莫测,从而促使他们学习中文。推广中国的文化思想,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国的文化。

三、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文化环境,但如何利用这一差异促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时,往往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并严重影响日常交际。这时我们就需要正确的方法来消除这种负面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把中外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与区分,将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汉语的学习成效。如,在对狗的看法上,中国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源于中国古代,对狗的看法大体是以排斥为主,当时有关的词汇大多是含有贬义的,如“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等词语。而现代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狗的观点基本上已经改观,很多家庭开始饲养狗作为宠物。虽然之前的那些词语还在使用,但狗在现代中国人心中已是“忠诚”、“可爱”、“聪慧”的代名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当你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思考如何把有着灿烂历史文化的汉语教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该学会文化的换位思考。这是一个不能松懈的任务,因为你要面对的外国学生们可能是对中国一知半解或包含误解的,你所教授的东西也可能会影响他对中国文化见地体会。

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中国文化往往是无形中融合在语言教学之中的,学生理解一个句子或者一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只停留在文章表面而无法理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这也将是一种教育失败。

参考文献

[1]徐梵澄.古典重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郁龙余,刘朝华.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印度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

[3]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J/OL].对外汉语教学论文.2015-12-06.

作者简介:高诗逸(1996-),就读于沈阳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周启微,女,汉族,任职于沈阳工学院,硕士,为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产业发展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