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会计核算与风险控制
2018-08-28欧先锦
欧先锦
【摘要】对于PPP项目来讲,资产证券化应当构成其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为了从源头入手来控制某些潜在风险,企业及其有关部门还需更多关注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证券化涉及到的深层次隐患以及风险。针对不同类型的PPP项目而言,与之相应的风险控制举措也体现为差异性,对此有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会计核算 风险控制
从根本上来讲,资产证券化应当能够融入PPP项目的全过程中,其针对当前现有的项目模式应当能够着手加以完善。这主要是因为,资产证券化本身包含了资本盘活、健全退出机制以及融资渠道的全面拓宽。对于项目施行的整个流程应当能够予以全方位的完善,尤其是涉及到资本退出等核心性要素。但是截至目前,资产证券化仍然没能真正达到完善,在这其中仍暴露了多样化的弊病以及难题。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其仍存在深层次的法律及财务风险,其中典型性的风险在于市场交易遭受阻碍、破产隔离以及其他某些风险。因此可以得知,如果要在根源上全面控制会计核算引发的各类风险,企业就要致力于健全当前的项目机制,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对其加以全面改进。
一、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自从2014年以来,公私合营模式就开始致力于全面推进。截至目前,PPP项目整体上已经获得了突显的优化与改进。然而不应当忽视,当前仍有较多项目并没有致力于真正的落地实施,因此亟待着手进行全方位的改进或者完善。因此可以得知,如果要着手健全现阶段的PPP项目模式,那么关键需要落实于资产证券化。有关部门只有在全面施行资产证券化的状态下,才能够服务于PPP项目实现顺利的全面运营。与此同时,PPP项目在根本上也符合了核心性的资产证券化要件,因此其具备显著的可行性。实质上,有关部门如果要着手推广当前的资产证券化,那么通常都要面对突显的难题。在这其中,会计核算涉及到的典型难题在于无法匹配产品设计以及项目周期、欠缺透明的项目信息、资产标准化存在较大难度等。
近些年以来,各地创建的很多PPP项目都设置了现金流,其自身具备可预期以及稳定性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PPP项目在根本上也应当符合核心性的资产监管需求。具体来讲,PPP项目应当覆盖于政府购买、使用者付费以及缺口补贴的各项相关要素,同时也涉及到相对较广的消费群体。从根本上而言,现金流本身体现为更高层次的可持续性、稳定性以及分散风险性的特征,因此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稳定性的收入预期,通过提供平台担保来提升信用层次。
二、会计核算中的风险
(一)证券化与收费权抵押的风险
证券化以及收费权抵押应当具有关联性,对其如果不慎予以处理那么将会暴露某些核算风险。对于“收费权”证券化时,关联性弱则确认的资产属性不明显,同时会计信息披露也将受影响。如:主题公园证券化门票收入。从会计的角度说,证券化对象是实现于未来期间的营业收入,尽管代表了一项经济利益,但毕竟尚未转化为合同收款权,因此不构成“(会计意义上的)资产”。这是因为,实现证券化最为关键的要素就在于财产抵押或者财产质押的状态。针对收费权以及其他类型的基础资产来讲,如果能够判定其设有相应的抵押权,那么很可能将会减损其应有的资产稳定性。依照当前现有的相关法规,如果涉及到即将上市的PPP项目,那么应当关注抵质押是否已经存在,运用上述举措来实现全方位的风险缓解。全面施行资产证券化,对于等值财产以及足额资金都能予以妥善处理。
(二)缺乏全面的监管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当前仍有某些股东企图凭借退出机制来甩掉自身承受的某些项目包袱。近些年以来,很多PPP项目都设置了更加完整的退出机制。然而与此同时,某些股东却能够凭借现有的退出机制来实现自身的甩包袱目的。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当地部门针对上述行为欠缺必要的监管,以至于呈现层层转包的不良现象。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里,某些资本如果快速进行了退出处理,那么据此很难致力于推行全方位的监管,因而忽视了资产证券化。
(三)破产隔离制度没有达到完善
对于收费权而言,破产隔离应当构成其中典型性的模式。但是近些年以来,破产隔离的整体效果并没有真正达到显著,因此存在较大可能将会阻碍到收费权的全面施行与落实。受到证券化全过程带来的显著影响,原始权益人以及基础资产之间应当能够妥善实现隔离。因此可见,双方即便遵照现有的协议来实现资产流转,那么持有者将会因此而承受相对显著的潜在风险。
三、探求风险控制的可行措施
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是资产种类及属性、收益权、现金流等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的股权、收益及风险分配,进而匹配证券化产品。抓住核心要素从源头上规范和控制风险是可行的。
同时,在当前现有的状况下,PPP项目的整体规模正在获得突显的扩大,其中的关键要素就在于资产证券化。自从去年以来,资产证券化涉及到的相关模式就在逐步获得健全,在创建试点的前提下应当能够归纳可行性较强的项目建设经验。与此同时,对于现阶段的PPP項目也要着手突破障碍,此项举措在客观上有助于实现风险防控。具体在实践中,与风险控制有关的途径与举措应当包含如下:
(一)提升信息透明度
尽管自2014年以来国家就把PPP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然而几年过去了成效却并不显著。如果要全面施行资产证券化,那么核心就要落实于信息透明度的全面提升。具体在当前实践中,就是要着手简化现有的各个交易流程,针对信息披露以及其他相关机制都要予以全方位的优化。通常情况下,PPP项目都会涉及到与之有关的交易成本以及发行成本,因此有必要着眼于证券化链条的全面缩短,同时也要杜绝产品设计的冗余环节。通过运用上述的改进措施,应当能从源头着手来避免掩盖某些低质资产引发的风险。
从信息披露的视角来看,作为主管部门还需致力于健全当前现有的项目建设、项目投标以及项目招标、项目运营及其他流程涉及到的关键性信息。通过运用上述的途径与举措,有关部门将会拥有透明度更高的PPP项目信息。针对证券交易所而言,也要更多关注披露多层次的交易信息,因地制宜健全现阶段的违规处罚以及信息披露流程。
(二)施行标准化的基础资产处理
PPP项目本身包含了相对较多的基础资产,针对上述资产应当能够予以标准化的全面处理。在施行标准化资产处理的前提下,确保密切结合现有的行业特征来实现资产的标准化处理。具体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行业都要更多关注其自身具备的基础资产,确保能够通过测算获得当前现有的存续现金流以及收益状况。作为发起人而言,对于资产池应当着手进行全面的建成,在此前提下致力于优化当前阶段的资产配置。
除此以外,为了从根源上有序防控较低的经营实效性,针对投资人应当予以全方位的监管。在涉及到某些底层资产时,应当将关注点全面转向其具备的资产稳定性,而并非单纯局限于较窄的视角。例如针对某些PPP项目而言,应当致力于施行分阶段的全面监管,其中包含初期的项目设计、项目执行以及项目评估阶段等。
(三)避免出现资金混同
如果出现了资金混同,那么应当将其归入PPP项目现有的风险范围内。因此可见,针对资金混同应当着手进行全面的避免,其中核心的举措就在于健全破产隔离的模式。破产隔离制度本身包含了相对较多层次,对其应当更多关注于优先分层、加速清偿以及其他相关举措。在必要时,对于域外现有的珍贵经验还需予以全面的借鉴,例如WBS的模式。具体而言,WBS模式起源于英国,其核心在于创建真实性的资产控制。
具体在实践中,针对特许经营权应当予以适当的准许,其中包含了资产证券化必不可少的破产隔离以及真实出售等各项要素。相关方在拟定协议的前提下,针对资金归集的专用账户应当能够保障其具备的专门性,确保实现独立性的项目账户监管,而不要将其混同至其他类型的项目账户。
(四)健全识别机制
在特殊情况下,某些项目股东很可能倾向于减持股份,上述行为将会干扰到正常的PPP项目运行。因此为了防控甩包袱的不良行为,针对社会资本予以有效保护,那么需要致力于健全各项识别机制。具体来讲,健全当前现有的识别机制就是要更多关注股东减持的动机所在。因此在当前的实践中,对于最根本的项目质量应当着手加以全面监控,以此来避免某些股东表现为糊弄现象或者敷衍现象,严格杜绝潜在性的资产流失。
进入新时期后,资产证券化正在受到更多企业的认同与关注,而与之密切相关的PPP项目模式也在逐步获得优化与改进。作为企业以及有关部门来讲,如果能将现阶段的风险控制全面渗透在PPP项目的各个流程中,则会有助于体现更高层次的项目实效性,确保敏锐识别深层次的项目风险并且对其进行及早的风险防控。从现状来看,与资产证券化有关的风险控制模式正在逐步获得显著改进,但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欠缺实效性。因此在未来的相关实践中,企业仍需更多关注全方位的风险监管,运用多样化的途径与方式来健全风险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程清.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17(09):67-73.
[2]王经绫,彭佼蛟,赵伟.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政府债务性风险问题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7(09):4-11+18.
[3]李兰.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财税处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财税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7(13):34-36.
[4]管辉寰.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中“特许经营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以“云南水务水费收费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J].当代经济,2017(02):96-97.
[5]王明吉,崔学贤.PPP項目资产证券化之会计处理与税务影响[J/OL].财会月刊,2017(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