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与风险应对处置措施

2018-08-28杨雅涵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风险应对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杨雅涵

【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历史根源影响、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以及企业与银行的内部管理直接影响等因素,提出了应对不良贷款的新举措。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风险应对 处置措施

一、前言

当前社会,国家经济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全、稳定的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贷款是其核心业务之一,是维持商业银行利润创收,从而确保生存的重要基础。根据银监会发布的2017年度管理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关注类贷款余额3.41万亿元,关注类贷款率3.49%。从该数据来看,银行业运营较为健康稳定,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银行对实体经济所呈现出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势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近几年,我国也承受着经济压力下行的压力,很多实体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营业绩有所下降,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高。相关数据表明,自201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上呈都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从2014年的16398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33196亿元。这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所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改革发展之路上所必须经历的过程。2017年,全国金融会议召开,史上最严厉的“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商业银行面对不良贷款的新形势,对应对处置解决不良贷款也要做出新的举措。

三、当前产生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

不可否认的是,信贷在促进和激发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但受到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特殊影响,当前存在的信贷风险对社会宏观经济与社会稳定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和影響。中国不良贷款的产生,究其根源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和与世界经济不同的特殊环境。究其原因如下:

(一)历史条件下,经济体制转型中产生的根源影响

受历史发展局限,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展一波三折,尤其是历经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计划经济时期,银行主要担负的是资金的管理与分配,立足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对向企业拨付的贷款资金少有偿还的具体要求,容易产生不良贷款。改革开放以后,商业银行获得了一些自主经营权,而长期以来遗留的粗放式管理经营观念导致了商业银行产生了大量不良信贷。

(二)当前宏观经济条件的直接影响

目前,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稍有放缓,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不正常的虚高现象,国家为稳定经济出台了诸多措施和财政政策,经济形势的波动性直接导致了金融行业的振动。经济下行与通货膨胀,使得借款人的财务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利问题,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所下降,反而助推了无效投资的不断增长。鉴于此特殊的宏观背景与世界金融经济的复杂形势,诸多因素导致了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升。

(三)企业与银行内部的现实性因素

抛却历史遗留问题与社会宏观背景,无论是银行本身还是企业自身,经营者的素质和水平,都是影响不良贷款率的现实性和直接性的因素。商业银行关于贷款政策都有着较为严格和规范的“三查制度”要求,但是许多银行的管理体系审核制度不够完善,对“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不严格,有些甚至对借款人的信息核实不实,这种不负责任与疏忽的行为会直接导致不良信贷的产生。对企业来讲,目前很多市场趋于饱和,制造业危机面临的形势前所未有。很多创业公司对市场产能过剩的境况认识不足,尤其是众多传统行业的小型创业公司寿命很短,但却造成了巨额的贷款。

四、新时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防控与处置的措施

(一)科学配置信贷资源,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整合信贷资源,立足国有企业改革,科学调整信贷结构,努力提高信用贷款的质量,丰富完善金融风险的管理与预警机制,是目前商业银行应对和解决不良贷款的根本途径。在会资本运作中,要努力建立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突出国有企业的主体作用,改善信贷失衡的状况,开创多渠道的信贷途径,根据企业实际发放,抵制不良贷款。要创新信贷的预警机制,对贷款管理实施动态监测,确定规范统一的风险监管原则,与贷款企业保持深度交流,时刻掌握其发展动向与形势,做好应急处置。

(二)确定更为科学的贷款审批流程与监管制度

商业银行要高瞻远瞩,立足于长远发展,根据银行运营的实际状况制定发展规划。对自身的放贷规模和放贷力度要做出最全面和客观的评估。要进一步制定严格的贷款审批流程,对各个环节实施监督和监管。针对企业贷款,要对贷款企业的背景和真实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将风险降到最低。要做到贷款项目不分大小,一切按流程办事,尽可能避免因审查不足而导致产生不良贷款。过程监管要跟上,一旦发生不良心打女,也要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不良贷款的科学处置

对商业银行来说,只要发放贷款就一定会面临不良贷款的问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良贷款一旦确定,银行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可以通过债转股、证券化等多种途径进行处置,促使不良贷款的转化和消除。

五、结论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样,国内金融市场变幻多端,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适应这样的社会形势,及时要调整发展战略,积极进行内部改革,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创新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从而加强风险控制有效抵制不良贷款。

参考文献

[1]马振国.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5-04-01.

[2]孙光林,王海军,王雪标.经济波动、产能过剩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J].经济问题探索,2017.6.

[3]张红.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办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

[4]彭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分析[J].金融视线.2015(5):61-63.

[5]阎敏.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7-125.

猜你喜欢

风险应对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电力物资供应链风险评估及应对研究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