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现状与金融领域的前景展望

2018-08-28李云翔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展望区块链现状

【摘要】区块链技术是当前金融最前沿的技术,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政府、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概念、技术特点。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现状,展望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前景。区块链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未来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可能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各类金融机构更应积极参与这次技术变革,在各类区块链技术可能应用环境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区块链 金融 现状 展望

一、区块链的概念及其技术特征

(一)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区块链技术是2008年伴随着比特币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技术基础。区块链技术的实质就是在参与各方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分布式共识算法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等,在不需要原本的“中心”式担保,以及对于任何单个节点都不用信任的情况下的集体维护数据库技术。这样的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由所有的节点共同来维护,每一个节点都保存所有加密交易数据的全部副本,任何一笔新的交易在加入到数据库前,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一旦保存入数据库就永远不可以删除以及修改。同时各个节点也实时的监控整个数据库的安全和准确的状态,从而保证所有记录入数据库的信息不会被篡改。准确来说,区块链技术就是没有删除和更新功能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传统的商业活动核心要素之一是账本,它是用来记录所有关于交易、产权等资产信息的传统的记账方式,而这是需要机构或者国家等中心的信用来背书。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所有商业活动的参与者都有机会参与记账,并且协作维护的分布式记账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减少了信用的构建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商业活动的协作和流通效率,能够推进金融和商业模式的演进。

(二)区块链的技术特征

区块链技术主要呈现如下四个技术特征:

1.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中所有数据的形成、验证、维护都是在分布式结构的基础上完成的。区块链中是没有中心的,而区块链网络是所有节点共同协作实现网络的维护。任何一个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不会使得区块链网络失去作用,这样使得整个网络相对于中心化的网络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去信任化。与传统的信用授信方式不同的是,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其算法自身的特点可以实现自我的约束。区块链网络中可以实现直接的数据交换,而不用以节点之间相互信任作为前提。因为系统中所有的恶意的篡改行为都会被系统所识别,而该行为会被其他节点抑制。因此可以在金融领域中不依赖与传统的中心机构的信用背书,便可以实现运转的公开透明。区块里网络中的信用基础与传统的信用创造机制中的信用基础是不同的,区块链技术的信用基础是对于区块链加密技术的不可破解特性的信任。

3.较高的开放性。区块链技术中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当中的数据、访问区块链的方法都是公开透明的。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随时获得区块链的代码信息、访问接口、检验区块链数据方式等信息。同时,以比特币为主要应用的区块链技术,它们的代码往往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从而对于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进行升级。

4.数据安全性高。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数据库的方式,使得区块链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数据。而如果想要对于这些数据进行修改,影响所有节点上的数据,那么至少需要其计算力能够达到整个系统的51%。这就是区块链利用分布式的系统,在接入大量节点后具有较大计算力,通过其共识算法,共同强力抵御外部攻击的方式。而这也使得这个系统中的数据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所以一般来说,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与其规模呈正比关系。

二、区块链的应用现状

(一)区块链在数字加密货币方面的应用

目前区块链技术最为大众认可的使用领域便是数字加密货币。而数字货币中最为典型的货币便是比特币,它们的基础都是区块链技术。在2017年年底,数字加密货币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所有加密数字货币的总市值达到了五千七百多亿美金,同比2016年增长30倍。同时,加密数字货币的单日交易量最高也达到了556亿,已经接近了纽交所的日均交易额。另一方面,加密数字货币的种类也已经达到了1381种,同比增长达到124%。

数字货币有众多优点:安全、灵活、低成本。但是数字货币一直以来未能得到推广,最主要的原因是双重支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双重支付的问题就是指在传统的数字货币使用时往往存在同一笔资金被重复多次使用的问题。相比较于传统金融体系中货币是以实物存在的,不存在双重支付的问题,而数字货币则需要借助于第三方的中心机构,来保证每一笔数字货币都不会被重复使用。而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通过其分布式节点验证与共识机制,成功的防止了传统的数字货币存在的双重支付问题的出现,而正因如此,使得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加密货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二)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的结合应用

智能合约,是签署合约的各方,利用计算机数字式的方式定义双方约定好的承诺而形成的数字性的协议。简单的说智能合约是一组计算机代码编写的可以自动的按照参与双方权利与义务,自动处理信息,储存和发生价值的合约。有了区块链技术后,原本的智能合约则可以在区块链的去信任化,安全可靠的技术前提下,提供了其实现的背景。智能合约通常在双方约定好彼此的权责关系后,以代码的方式储存于区块链网络中。而这些信息一旦储存后,便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并且一定会按照预先设计的权利与义务执行,从而产生预期的结果,而我们也可以将多个智能合约结合,从而实现一系列的目标,实现更加高效的商业环境。同时,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结合应用,可以建立起全新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而这种平台相对于传统的交易平台,更加的安全高效。

(三)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随着区块链技术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全球各大金融巨头纷纷参与了相关技术的试验与应用,这里以初创公司R3CEV、LLC为例,这两家公司宣布与高盛、瑞士银行等全球30多家跨国银行结成联盟,协同开发有关技术,共同开发该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方式和潜力,共同协定其在实际应用领域中的行业的标准。目前區块链虽然还未能在金融领域实现成熟的应用,未来也充满各种挑战和风险,但是其特性对于传统金融体系具有革命性,因此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金融机构需要通过这种新技术来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其竞争力,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有利于金融机构构建大型的、低成本的网络的能力,为减少人力,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金融机构如果希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要不断接触新的技术,并且将其与现有金融本身相结合。在如今传统金融机构,面临各种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竞争,更加需要优先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有更大的竞争力。而在我国,随着区块里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这也是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实现弯道超车,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对于区块链的实践应用则需要更加的重视。

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推动社会变革的时代,传统的金融模式随着新兴技术的产生发生重大的变革,如今的金融领域的重要的变革总是原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而区块链作为计算机领域最新的创新技术之一,虽然目前任然在技术上存在一些缺陷,但是随着未来的不断完善,其模式会对于金融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导致传统金融系统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也会对于现存的金融领域的信任机制产生冲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现有的双边信任或者中心信任的机制,将会被社会共同信用的新型信用机制所替代。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技术优势,从而创新出全新的应用模式。

(一)区块链技术能够成为法定货币的底层技术架构

虽然目前的区块链为基础的加密貨币仍然有一些缺陷,但是其所使用的技术通过一定的改进与完善后,可以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架构,从而基于此形成全新的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于法定货币的发行、流通、清算及消灭过程进行登记,构建出新型的分布式的货币登记机构。与传统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需要通过挖矿以及奖励机制来实现去中心化不同的是,在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采用央行及其授权机构担任目前矿工的角色,共同挖矿,来实现去中心化。这样便可以吸收传统区块链货币优秀的特性,构建出以区块链技术的底层架构的法定数字货币体系。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能同大数据结合

如今世界已经步入大数据的时代,金融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能否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金融机构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与决策,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也能够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实现成功转型。传统的金融数据一直在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上存在问题,数据也可能遭受恶意的篡改,影响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从而造成恶劣的后果.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不会被随意篡改.这种特性都能够使得目前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推动金融基础设施的进步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会使得现有的基于中心化的金融体系构建的基础设施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整个金融市场开始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趋势,原本的金融系统的清算结算体系出现转型。原本必须要结算人员费时费力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构建区块链系统实现清算的自动化、高效化。同时智能合约的应用,使得金融市场更加公开透明,效率大大提高,而这些可能会对现存的中央证券存管、证券结算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优化中央银行定向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与效果,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推动征信体系的完善

在金融领域,任何参与者的信用都很重要,影响了金融产品的定价,我国的征信体系主要基于央行征信系统。但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数据都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并且在实际数据使用时,也带来了使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金融市场征信体系的革新与完善。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并且任何一个节点上都可以获得信用信息,使用成本更低。征信体系也会因此变得具有较高的共享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偲.区块链技术原理、应用及建议[J].软件,2016(11): 51-54.

[2]张苑.区块链技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2016(5):41-45.

[3]蒋润祥,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J].甘肃金融,2016(2):19-21.

[4]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481-494.

[5]张波.国外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情况及相关启示[J].金融科技时代,2016(5):35-38.

[6]王永利.区块链:下一代互联网金融革新技术[J].博鳌观察,2016(4):112-114.

[7]冯珊珊.区块链:信任背书大数据时代的可能性[J].中小企业金融,2016(3):14-17.

[8]张荣.区块链金融:结构分析与前景展望[J].南方金融,2017(2):57-63.

[9]王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16(2):26-29.

[10]黄锐.金融区块链技术的监管研究[J].学术论坛,2016(10):55-59.

作者简介:李云翔(1994-),男,汉族,安徽天长人,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展望区块链现状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