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们的父辈》看人性的恶

2018-08-28宋佳露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战争人性

宋佳露

摘要:《我们的父辈》作为一部反思二战的电视剧,以当代德国人的反省视角,以老一辈参战者口吻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亲身经历;也揭露了战争所呈现出来的人性之恶。

关键词:战争;人性;恶

《我们的父辈》是德国电视电视二台斥巨资制作的三集迷你剧,每集分别以“一个不同的时代”、“一场不同的战争”、“一个面目全非的祖国”命名,讲述了在柏林一起长大的五个年轻人在二战中的遭遇。该剧以当代德国人的反省视角,借当时参战者之口反思这场战争,同时也指出:“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这句话最初是由剧中主角弗里德汉姆在参战前夜所说。这个喜欢兰波和荣格作品的书虫,从最初拒绝参与战斗,到最后的杀人不眨眼,恰好印证了他自己所说的那句话:“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战争是如何将人性恶的一面呈现出来的呢?本文将以弗里德汉姆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一、战争中的旁观者

最初的弗里德汉姆从不主动参战,被一同前往战场的士兵视为胆小鬼,被嘲笑只会朗诵诗歌,他的哥哥威廉少尉为此感到恼火和羞耻,而他自己并不在意,只是用那双“温和”、“梦幻”(1)的眼睛默默地看着周围这一切。为了救无辜平民,他不惜与突击队发生冲突,当看到一个犹太小女孩被活活枪杀,他内心悲痛且愤恨。他哭泣着独自走到树林里,却发现脚下是大片围满苍蝇的堆积的尸体,战争的残酷让他痛苦不堪。一次夜里站岗,弗里德汉姆因没有掐灭烟头而造成基地被敌军重创,事后被视他为耻辱的士兵们殴打,而他也不还手,默默地接受着这一切。这个阶段的他可以看作是一个战争中的旁观者。

二、战争中的恶者

然而战争是不会允许旁观者存在的。

令弗里德汉姆发生转变的是一次军队在过沼泽地的时候,由于听信了乌克兰老人的指路,他的同伴不幸踩中地雷被炸死,临死前哭着对弗里德汉姆说:“代我向我妹妹问好。”一声爆炸之后,弗里德汉姆回望时的眼神中流露出痛苦和无比的愤怒,复仇的怒火在此刻悄声点燃。就在威廉为如何安全穿过沼泽地犯难时,弗里德汉姆提出驱赶无辜地乌克兰农民在前为他们趟地雷的毒策,这让他的哥哥暗暗震惊他的变化。他对眼前的还处在震惊之中的哥哥说:“我说的是对的。战争只会把人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战友的牺牲,激起了弗里德汉姆的仇恨,他不再去管那群乌克兰农民是否真的无辜,而是被内心的仇恨和现实的环境牵引,逼迫那群平民为他们开路送死。可以说,从这一时刻起,弗里德汉姆内心的恶被释放出来。

之后与敌军的一次交战中,弗里德汉姆险些送命,这更加加强了他的求生意念。后来又亲眼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又一个倒下,战争的残酷使得他不得不变得心狠手辣。在枪决那一排村民得时候,新兵马汀不忍心开枪,弗里德汉姆却直接上前给那个未死村民当头一枪,脸上毫无表情。晚上睡觉的时候马汀问他:“我们因为那口井杀死那些农民得时候,您觉得他们都是游击队吗?”他回答说:“不。”接着他又说道:“他们杀死你之前你先下手,就这样。”喜欢哲学想要读大学的马汀仿佛就是从前得弗里德汉姆,而如今得弗里德汉姆在战争这个大熔炉中,丢弃心中的道德准绳,任凭心中的恶掌权。明知所面对的是无辜百姓,却依然能像冷血动物般枪杀他们。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利己主义是人行为的唯一准绳,在自我状态下,人为了保存自己,不择手段去占有一切,使一切人处于战争状态,人与人像恶狼一样相互吞食。(2)弗里德汉姆越来越像一部杀人机器,射击无辜的孩童如同射杀猎物一般。内心的善已被战争一步步锁住,而心中的恶却如豺狼般到处嘶吼。

康德认为人本性恶,他指出:所有时代的历史记载都表明,人具有一种善良禀赋的假定是无根据的,他也许仅仅是塞涅卡和卢梭等道德主义者的“一个好心肠的假定”,其目的在于“促进对或许存在于我们身上的趋善的胚胎的那种勤勉地培植”;但人们在人身上可以指望的,至多只有一种趋向于善的自然基础。康德还指出,关于人本性地“恶劣”或“堕落”,我们根本不需要作出什么死板的证明,因为“人的行为的经验给我们昭示了大量显著的例证”,其中包括各民族和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野蛮的战争状态。(4)从康德的观点可以推出,因为人本性恶,才会发动各样的战争。正是在这样一个恶所带来的结果——战争中,人的恶就愈加肆无忌惮地显露。战争为人性的恶提供了温暖的着床,恶的种子在上面肆意发芽生长。“人是社会的人,当具备一定社会环境与条件时,这种潜在人性中的善与恶就会表现或显现出来。”(5)在战场上,战士不再是人,只是杀人的机器;生命不再尊贵,而是被任意践踏。在受到死亡的威脅面前,在痛失同伴的仇恨之中,在如螺丝钉般卷入战争这个大机器一般,人性的恶就这样被呈现出来。然而恶的根本并不是战争所带来的,只是战争释放了恶的本性。因此除了如何避免战争以外,如何驱逐人性中的恶引导人性中的善,才是更值得深思的。

注释:

赵文心:《“这场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带出来”—— <我们的父辈> 观后》,世界文化,2015年。

杨寿堪,路淑英:《论人性的弱点》,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

舒远招:《直指人心的人性善恶论——康德人性善恶论的层次分析》,哲学研究,2008年。

杨寿堪,路淑英:《论人性的弱点》,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

猜你喜欢

战争人性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逼近人性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他们的战争
功能与人性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