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帛书老子视野下汉初的黄老之术

2018-08-28郭少敏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法家老子

郭少敏

摘要:1973年马王堆墓葬被发现,之后高明整理出版了《帛书甲乙本老子》,本文将其与王弼本《老子》作文本对比,在帛书视野下,微探汉初法家统摄下的黄老之术,将汉初的各种社会思潮厘清。汉代学者重训诂,解经多从字词训诂和史书中找寻论据,《帛书甲乙本老子》的整理就体现了这一操作,而具体操作中渗透的智慧和手法也是此篇文章研究点。

关键词:帛书老子;黄老之术;法家;王弼本《老子》

第一章 帛书老子综述

第一节 帛书年代

“文物在文,不在物;物是文的载体,文是物的灵魂”,王以培此言道出文物和文明之渊源。1973年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帛书出土至今,学术界析毫剖芒,文本校释和义理疏通等方面已经得到详尽发展,承袭前人的整理成果,从帛书老子具体文本中分析出背后的编写逻辑。

高亨先生论述:从字体、帛书破损程度、道经和德经的前后顺序、避讳情况推断出;帛书甲本早于乙本,甲本抄写于刘邦称帝前,乙本抄写于刘邦称帝后,汉惠帝称帝前;这种观点有理有据,笔者暂时以其为论述基础。汉初国家初建,且文献经过秦火之后,国家文脉微弱,统治者进行大量的修书活动也正契合此判断,这个阶段下汉朝修经学者必然要在遵经中编出维护皇权的版本。

高明先生论述:从帛书中的通假字使用情况,衍文脱字误字误句偶出之情况,可见甲乙本均为当时社会的通行本,非善本;但二本内容与现传世王弼本大致相同,即整理帛书甲乙本的汉朝学者皆根据统治者意会,进行整理抄写,既是面向大众,则更要注重《道德经》渗透出来的意识形态。

《道德经》王弼本是典型的道家传本,王弼本人属于玄学先驱,玄学属道家后学;道家传本往往将论述世界观的道经置于前,且整理训诂上更侧重思考世界部分;所以在法家传本帛书本老子视野下研究需要对比道家传本王弼本来进行,从具体措辞和整理差异中找到证据。

第二节 法家传本

高亨先生又从帛书的编排上推断;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属于法家传本,又从《史记》中找证据,推断汉初在政治制度上实行法家,统治方术上采黄老之术。高亨先生高屋建瓴,从历史之维度论述这一问题,笔者站在巨人肩膀上,并不是做一个复证的工作,是从帛书甲乙本文本编排和文词运用角度出发,训诂解字入手,微探汉初法家如何在黄老之术中“偷梁换柱,狐假虎威”,揭示出汉代学者为统治者编书过程中的手法和智慧。

目前《道德经》通行本中王弼本被学界普遍认同,且王弼本人属于玄学先驱,玄学属道家后学;从文本编排上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此两点证明王弼本是典型的道家传本;道家传本往往将论述世界观的道经置于前,且整理训诂上更侧重道学哲学论述部分;所以在法家传本帛书本老子视野下研究,需要对比道家传本王弼本来进行,从具体措辞和整理差异中找到证据。

第二章 文本编排

第一节 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高亨先生从先秦古籍记载中推出:老子传本在战国时期分为道家传本和法家传本,而德经被安置在道经之前的编法正是法家传本标志;陆贾是汉初著名思想家,他的《新语》主张:“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君主无为而治,这种思想为汉初的统治奠定了一个基础模式,所以汉初法儒一家为统领,论道者为末,道家便由无为而治摇身一变成为君主统治方术。

《史记》中将老庄和韩非子统一记载于《老子韩非列传》,原文中又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1),再者韩非子的《解老》《喻老》篇均以道德经文字进行论证,可见韩非子的“法术势”以《老子》为理论依据。

刘邦称帝后“约法三章”到萧何“作律九章”,汉初的法学占主导地位,从时间维度上汉初法学属韩非后学。从韩非子论著《解老》篇中可见,以论德开篇并一以贯之,道被论述篇幅极小,并被解释为国君的治国方略,这种解释早已和老子哲学思维背道而驰;以上皆说明汉初通行本帛书老子是在法家思维逻辑下整理的。

第二节 轻道之阐述,重教化功能

王弼本老子与帛书本老子对比可见:在整体编排顺序大致相同下,帛书本“小国寡民”段和“信言不美”被编在更前面的位置。“小国寡民”被韩非解释为一种统治方术,而这个解释也正合高亨先生的论断,可见这种细微编排改变,可见汉朝编书者重在挖掘老子思想中的统治方术。

汉初经济拮据,既需要法律稳定社会,也需要稳定民心,修养生息,百姓能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教下专心生产,恢复经济。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均是汉初社会上可见的通行本抄写而来,通行本必然经过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識形态主导定本,所以在尊崇老子思想前提下,增强了文词的教化感。

文字语法不似音韵变化多端,汉初的文字语法和王弼时期大同小异,而对比王弼本发现,其语言更简洁,模仿上古韵文体式,虚词运用数量极少;而帛书本中从主语和阅读感上而言,国家教育人民的对象感极强,通篇大量运用虚词帮助理解文意。

“去圣人化”的编排逻辑也是其实现政治意图的表现。王弼本中第七十三章“是以圣人犹难之”此言在帛书中并未出现,且圣人一词在帛书甲本中的使用也比王弼本少三处。

第三章 文词运用

词语决定句子情感色彩,老子道德经的整理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出发,从所运用的具体词汇中增强文章的实用性。汉初,朝堂到庙堂一贫如洗,儒家思想不能让一个侏儒国家的迅速崛起,而法家统治思维可以迅速稳定政局。《史记》窦太后和曹参传记中均记载黄老之术,所以国家初创,统治者减税,给农民更多劳动空间是国家复苏的关键,而这些思维背后的逻辑即是:社会靠法律稳定,经济靠无为复苏。

第一节 虚词:也、者释例

帛书老子中虚词的运用,较之王弼本而言有很多区别,帛书中单单甲本德经虚词“也”的运用就比王弼本多出48处;从文体角度而言,汉初政论文兴盛,政论文讲究雄辩,文章讲究气势和连贯度。而虚词能为文章断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排比感;

“也”字释例:帛书甲《德经》;“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王弼本《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对比这两处,后者王弼本更为简洁,并且编排上独立成章,意在讲述道的运动,而帛书本这句话被“天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之后,且“刑”与“形”的不同运用,这句话则体现了不同的效果,在帛书中即表达了“道”和“刑法的关系”。

“者”字释例:帛书甲《德经》;“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王弼本《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帛书中“者”的运用使这句话的对象感诉说感更强,且“闻”不同于“为”,其教化感更强,道不必为,闻即可,闻之道,即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第二节 实词:法家词汇的偏向

老子在春秋时期是一位图书馆管理员,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所以道德经更多是老子关注自身和从自身出发去构建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文章。王弼本道德经中“人”字的运用在帛书中则大多变成了“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具体实词的区别也能微探出老子思想在法家统摄下的模样。

“民”与“人”释例:帛书甲《德经》:“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王弼本《德经》:“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说文解字》中,民从萌,泛指庶民百姓;说文解字中解释;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帛书中大量将“人”改为“民”,不为避讳,笔者大胆合理猜测,“民”更能体现出教化功能,政治意味更强。

“罪”释例:帛书甲《德经》:“罪莫大于可欲”,此句在王弼本《德经》中并未出现;此句意为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与纯道家思维的王弼本对比而言,帛书本强调行私纵欲的罪过,行私纵欲在秦法中也有记载,而汉初沿袭秦法,所以此言也可从侧面证明,无论帛书本和王弼本是否为一个底本,帛书本在整理抄写中重法。

四、结语

学海无涯,老子和孔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双璧,在古代封建社会肯定受到统治者极大关注。汉初将帛书老子作为陪葬品,可见老子对于当时人们的重要性。老子思想如浩瀚海洋,而当时的汉人将其板块化,在重新编写和传抄中变为从属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著作,对于海洋无伤大雅,但其背后的编写逻辑却可以透析出漢初的社会思潮,透析出老子在汉初的生存状态。

注释: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参考文献:

[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M].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2]高亨,池曦朝.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J].文物,1974(11).

[3]高亨.老子注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中华书局,1996年版.

[5]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中华书局,2011年版.

猜你喜欢

法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