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渔洋与朝廷文治政策

2018-08-28刘瑞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刘瑞

摘要:王渔洋作为康熙朝诗坛领袖,论诗以“神韵”为宗,看似纵情山水、远离政治,但作为由康熙一手提拔的文人,他与朝廷、政治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从当时的朝廷文化政策和王渔洋的个人立场两大方面分析王渔洋与清朝文治政策的关系。其主要表现有:其作诗多治世之音,诗歌尊尚以王维为尊,诗论删除朝廷不喜的宋诗部分。

关键词:王渔洋;朝廷文人;文治需要

王渔洋,清初诗人,诗坛领袖,论诗以神韵为宗,继严羽、司空图之后倡导“神韵说”的集大成者。“神韵说”,直取性情,归之神韵,强调创作时的兴会神到,艺术风格的冲淡清远。王渔洋推崇王孟的田园山水诗,一直给人以纵情山水、远离现实政治的印象。其实他的诗歌、论诗主张非单纯出自其个人喜好,与朝廷文治需要有密切联系。他在仕途上的一帆风顺与康熙的提拔重用分不开,他也很清楚朝廷的文化需要,一直紧随朝廷的文治需要调整自己的诗学主张,以此作为对朝廷的回应。

一、朝廷文治需要

清代是异族统治,其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捕杀“异端”、禁毁图书、大兴文字狱这是众所周知的证据。但一朝之初,尤其是经过血腥战乱建立起来的异族统治政权,除了以残酷手段镇压外,还需要文人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同时引导新朝以后的文化氛围、文学批评基调。所以康熙下旨征召汉族名士、同时开“博学宏词科”,笼络汉族文人为其所用,同时以整理文献为名征召文人入馆修书,甚至皇帝本人也参与到图书的编选和审订工作中,利用选本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绝对的引导和控制。

二、皇帝词臣——帮助朝廷营造“盛世气象”

王渔洋出身世家大族,虽生于明末,但对异族统治的清朝并没芥蒂,从他在顺治朝就已考取进士便可看出他有意入仕,康熙即位后,更是平步青云。康熙十七年,朝廷开“博学宏词科”,同年,王渔洋受康熙召见,由部曹破格擢为翰林侍读,这件事在当时是首开先例,以至于宋荦在为他写的墓志铭中还感叹说:“本朝由部曹改词臣自公始,实异数也。”[1]这其实就是康熙帝向天下人释放的一个信号:皇帝着意重用文学之士,王渔洋就是康熙树立起的一个标杆,是朝廷要扶持的文学之士,此时王渔洋在仕途和文坛的地位已与朝廷密切联系在一起。从康熙四年,王渔洋任户部郎中,至京城为官,到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仕南书房,一直在京城这个权利中心为官,身为皇帝词臣、朝廷文人,他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康熙朝的文化政策以及朝廷的意图,他也确实是随着朝廷的脚步在一步步调整自己的诗学主张,使其更符合朝廷的文治需要,这也是他对朝廷对他扶持的回应。

三、王渔洋对朝廷的回应

(一)诗多“治世之音”

新朝之初,天下未稳,清政府急需稳定人心,粉饰太平,而王渔洋所提倡的“神韵说”,只纵情山水,远离现实,与政治更是毫无瓜葛,这大大迎合了异族统治政权希望文人不问国事,只关风月的统治需要。而王渔洋从最初的“清真雅正”的诗风,到变兼取唐宋为专取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都是在有意无意向清政府提倡的“盛世之风”靠拢。不仅诗论倡雅正,在其他文人眼中,他的诗作也与温柔敦厚的“盛世之音”十分协和。陈维崧《渔洋诗集集序》:“先生既振兴诗教于上,而变风变雅之音渐而不作。读时集也,为我告采风者曰:‘劳苦诸父老,天下且太平,诗其先告我矣!”[2]徐乾学《渔洋续诗集序》:“读先生之诗,有温厚平易之乐,而无崎岖艰难之苦,非治世之音能尔乎?”[3]

(二)删除诗学中朝廷不喜的宋诗

王渔洋本人的诗论诗见地极为闳通,其诗学原有着极大的包容性,虽早年宗唐,但随着学识的增加,对诗的理解更为通彻,他开始兼取唐宋,或者说学无朝代之限,从他在《五七言古诗选》的选诗范围上至魏晋,兼取唐宋就可以看出。应该说,王渔洋在学谁的问题上,并不纠结朝代、派别,认为有益于诗的皆可学。既如此,为何晚年又复归于唐,且专取盛唐?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更加清楚了康熙和朝廷对诗歌的宗尚以及时代需要。

首先,康熙论诗是宗唐的。张玉书《御定全唐诗录后序》:“皇上天纵圣明,研精经史……而犹以诗必宗唐”[4]康熙《御定全唐诗序》:“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规矩焉。”[5]清朝针对文化领域的各种手段都是为了让文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不喜欢好发议论的宋诗,认为“宋人惟不解温柔敦厚之义,故意言并尽,流而为钝根。”[6]其次,宋朝是因外族入侵而国破,宋诗中颇多有关民族矛盾的内容,这也是身为异族的清政府所不喜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向朝廷“表忠心”,他的诗学主张中的宋诗部分自然就被删减了。可能有人认为这样的举动没有必要,且朝廷也不一定会承情。事实上,对王渔洋删去了诗学中的宋诗成分的表忠心举动,朝廷不仅察觉到了,而且還给出了回应,不仅极力拔高王渔洋的文学史地位,还对本朝反对王渔洋的议论一一辩解:“于是士祯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风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故国朝之有士祯,亦如宋有苏轼,元有虞集,明有高启。而尊之者必跻诸古人之上,激而反唇,议论遂渐生焉。此传其说者之过,非士祯之过也。是录具存,其造诣浅深可以覆按,一切党同伐异之见,置之不议可矣。”[7]一个文人,生前备受皇帝赞赏、朝廷重用,身后还有朝廷亲自为其辩解、正名,可以说王渔洋真的是很得朝廷之心。

(三)以侍从酬奉为长的王维为尊

王渔洋极其推崇王维,而提起王维,首先想到的是田园山水诗和禅诗。其实王维还大量创作另一类诗——侍从酬奉。从文学价值出发,文学界总是为他的山水田园诗和禅诗所着迷,但是史学界身处局外,反而看得更清楚。《唐书·文艺传》:“若侍从酬奉则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王维……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谲怪则李贺、杜牧、李商隐,皆卓然以所长为一世冠,其可尚也。”[8]明人张之象的《唐雅》专收唐代君臣的酬唱之作,其中收录王维诗37首,书目虽不算多,但题材却颇为丰富包括、扈从、公宴、酺宴、宠锡、赦宥、等二十个分类。文学界所常关注的田园山水诗和禅诗本就无关政治,更何况王维卓然所长的是歌功颂德的酬奉之作,那么王维的诗歌自然不会有违朝廷意志,而以王维为尊的王渔洋自然不会触碰政治敏感。

此外,王维在安史之乱中曾任伪职,后虽被宽宥,但“贰臣”身份无法抹去,此后,王维只会更加小心翼翼,诗歌自然也会避开政治敏感。唐代诗人如此多,王渔洋却选了一个最不会触犯朝廷禁忌的王维,此举绝不仅仅是为王维诗歌所倾倒那么简单的。而对皇帝来说,以王渔洋为诗坛领袖,也确实可以省去很多心。

四、结语

身为皇帝重用的在朝文人,王渔洋很明白自己的身份和朝廷文治需要,也从不违逆皇帝意志。其诗歌创作、诗论主张都一直紧随朝廷的脚步,作为对朝廷重用的回应。本文虽谈及王渔洋与朝廷的“互惠互利”,但这并不是否定王渔洋的文学成就,若非他有真才实学,也不会被康熙帝从众多汉族文士中选中。而且,王渔洋避开政治敏感、迎合朝廷文治需要的做法,可以说他“明哲保身”,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借朝廷之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宣扬自己的诗学主张的有效策略呢?从最终结果看,他是成功的,不仅有朝廷的扶持、辩护,在文坛上也是桃李满园,影响所及,遍及文坛。

参考文献:

[1][2][3]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982,1981-1982,1983,1982.

[4]徐倬.御定全唐诗录,清康熙四十五年武英殿刊本.

[5]中华书局.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1.

[6][7]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29,1769-1770,1728.1522.

[8]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