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交流原则与法律翻译

2018-08-28胡月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原则

胡月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之下,中国对外法律交流也日益频繁,而法律交流过程中法律翻译属于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确保我国对外法律交流的有效性,本文则就法律交流原则与法律翻译合适性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法律交流;原则;法律翻译

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环境下,各国之间的法律体系交流也变得越发的频繁,法律翻译作为不同语言国家进行法律交流的基础环节,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复杂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解与处理才能真正确保法律翻译具备较为足够的语境,进而才能让翻译人员更好地协调各方面因素,确保法律交流的顺利进行。法律交流原则能够为法律翻译提供宏观的指导原则,也只有在这一原则之下,法律翻译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说,法律交流原则与法律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能够确保法律翻译过程的合理性。

一、法律交流原则

(一)语言从法原则

语言和法律本身就是相互制约的,语言作为法律载体,法律语言也因为法律而存在一定的内容意义,法律则是法律语言的实质,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1]。在不同法律体系之间,假设概念无法直接进行转化的话,语言制约作用也就会越发的显著;可是在法律交流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出源法这一精神,不能过分注重语言制约功能,反而应该尽可能的展示出源法的理念与宗旨,而且还需要对目的法主张与宗旨进行全面的考虑。具体而言,语言从法这一原则可以表现在将语言使用到各个层面上,像是定义、用词、解释、修辞等方面。

(二)求同存异原则

不同国家法律体制以及体系之间也会存在差异性,而不同语言法律交流过程中也就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像是在翻译中经常会出现法律概念、法律术语不对等问题。所以说,在法律交流转换过程中,最好是要遵守求同存异这一原则,尽可能的使用目的法律体制之中已经存在的概念或者是术语,这样才能让目的使用人员理解。法律交流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能够让双方了解对方的法律,所以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是无需完全追求对等的,差异无法避免也无需避免,只要相互理解就可以称之为交流成功。

(三)比照不足原则

在不同的体制以及体系之中法律观念内涵也会存在不同,不管是任何一个法律体系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观念体系,所以说,不同的法律体制、体系之间的法律观念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进行法律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比照不足这一原则来更好地理解对方法律体系,比如说,使用目的法本身就已经存在的相似观念来进行比照,再结合辅助性的解释与注解也就能够起到有效法律交流的效果。

二、法律翻译中的合适性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法律交流活动过程中,交流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一系列的选择,像是语言与法律关系的选择、法律精神表达局限性以及补足手段的选择、法律异同性质以及程度的选择等等。而在进行法律翻译过程中,同样也需要进行这些选择,而且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就语言以及相关要素进行合理的筛选、择用。法律翻译的过程向来都是选择的过程,需要法律翻译人员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对法律进行理解,同时还要合理的选用语言材料、对一系列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协调,而这些都可以说是对翻译“度”的把握,因为在法律翻译过程中,不管是简约与详尽、一致与灵活,亦或者是主观与客观、专门与通用其都不存在固定的标准,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还是需要翻译人员本身结合实际来进行把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合适性[2]。翻译的合适性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主要指的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法律活动中信息交换所涉及到的各个因素最佳和谐程度,这也是翻译人员需要承担的关键责任。具体而言,法律翻译的合适性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翻译人员的态度、翻译的目的、各种关系、创造性以及译文的风格等等,其中,翻译人员的态度主要指的是翻译人员对于翻译活动的看法;翻译的目的则主要指的是译文的用途;各种关系则指的是翻译目的与关系的选择,因为只有明确了翻译目的才能对各种关系进行有效权衡,这也是关键的一点;而创造性则指的是翻译人员使用有限的自由来进行信息空白填补;译文风格则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文体、语体等,明确了这些才能确保法律翻譯的合适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就法律交流三原则进行了具体的概述,之后就如何确保法律翻译的合适性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为法律翻译人员提供一定的翻译理论与原则基础,以此来进一步保障我国对外法律交流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青立花.浅议法律英语的翻译原则与技巧[J].科教文汇,2010(7):105-106.

[2]杨玲.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探讨法律术语的翻译原则及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原则
第二章 暴力原则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浅谈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超越伤害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坚持四原则助民企建好关工委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