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协同效应”
2018-08-28张璐雯
张璐雯
摘要:在我国音乐课程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智慧,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提高创造力等是现在音乐教学中的首要任务。音乐作为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要怎么在课堂中发挥音乐的特殊性,是音乐教师应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协同教学
[1]音乐新课标中提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音樂学科内容丰富,例如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2]“协同”一词来自协同学,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它专门从系统演化角度来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与规律,我们在研究教育系统中应用这一理论,故称协同教育。其目的是,将音乐教学与协同学相结合,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上的启示。所以,想要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完成音乐教学的目标,就要将音乐及其各要素协同起来。
一、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相互融合
中小学是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会突出想表现自我的欲望。学生在感受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表演的欲望。例如一段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诗词,想为旋律配上诗歌朗诵;一段优美或动感的旋律会让学生产生跳舞的欲望等。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学生是因为兴趣和感悟而表演,由此而带来的乐趣和体验是深刻的。但当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逐渐提高的时候,他们不会满足于一开始简单的表现方式,他们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识深层次再创作去表现音乐。所以,音乐会使学生的表演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力得到提升。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知识会比较广泛,并且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协同
一般说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首先想到的是语文、历史等学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作品,它们有些反映了社会的现状,有些则表现了人民的生活。中小学的学生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起来会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例如在中国的文学中,有些可直接吟唱,如三字经、宋词、唐诗等都可吟唱。文学注重情感表达,而音乐正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所以,人文学科和音乐学科的教学是相通的。[3]音乐课特别是欣赏教学的开设,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加强音乐文化与其他学科文化的联系筑起了一座桥梁。音乐教材越来越具有人文性,其他教材也开始注意美学观点和人文思想的渗透,这为加强音乐文化与其他学科文化的联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联系,推进协同教学。
三、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实践活动相互协同
音乐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越来越明确:学校音乐教育要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音乐实践活动,运用课内所学的音乐知识参加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因为音乐的本身就是灵动的,所以音乐教学的形式也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每一曲美妙的曲子都是由作曲者灵魂构成,是作曲者内心写照,所以音乐教育要更注重于让学生懂得怎么通过音乐将情感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课堂上如何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学习环境不应该局限于教室中、课堂上,要与音乐演出、音乐比赛等各种各样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思维会进一步提高。
四、结论
通过发挥音乐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协同,才会收获音乐教学的最大效果。这样不但提高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协同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对教师提出了更强烈的角色期待,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音乐课堂变的生动有趣,还要通过一些课堂上的小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懂音乐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懂得从其他学科中发掘知识。在音乐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其他姊妹学科、非艺术学科都是相通的。所以,音乐协同教学要求老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并能协调好音乐要素之间的协同和音乐与活动等方面的协同。
参考文献:
[1]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翁宗琮.家校协同视角下运用博客圈开展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9.
[3]徐平.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协同效应”[J].黄河之声,2008(1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