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2018-08-28刘朝燕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刘朝燕

摘要: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但是近些年,由于国外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大的冲击,以至于我国传统文化被埋没,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从我国语文教学现状出发,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希望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弘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所谓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已经有的、已经过去的、通过长时间积淀从而流传下来的文化。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都是建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之上的,学习传统文化也会成为最好的立足点。所以,语文学科与我国传统文化就会息息相关,并且具有传承和促进的关系。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性和习惯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际上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我国现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教材内的古诗词中,有一部分学校偶尔会开展一系列的书画活动,会有一些兴趣小组,但是力度往往不够,对于传统文化教学这方面,填鸭式的教学大大高于现实生活中的教学。大部分教师都知道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会比当今教科书式教学效果大很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忽略实践教学。而当今小学生大多都很稚嫩,在学习古诗词中,欠缺对古诗词的理解,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能更多地挖掘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從此也就降低了教学质量,这对我国以后的教育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小学阶段的应以从汉字学起

汉字是我国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所在,对于汉字的习得,特别是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习得,将能极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故要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以学生汉字的习得为根基,教师应把握此关键点,充分利用学生的识字课程,拓展学生汉字习得的效用。

(二)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加以优化,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现在的教材古诗词都很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何谈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优化教材,在教学古诗词中,可以讲述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故事,生动的故事,加上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岂不是一举两得。生动的氛围包括黑板报,学生手抄报之类的,也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另外,校园广播,诗歌朗诵等等方式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把节日风俗引入到古诗词的教材内容中

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单一的,还可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我国的传统节日适当的融入到教材当中,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学习古诗词,还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了解,这样也会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小学生也能在有氛围的教学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也可以一举两得,不但学习了古诗词,也学习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另外也可以在传统节日里引入语文教学,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可以组合学生吃月饼赏月,并吟诵有关于中秋节的诗词,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端午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屈原的事迹,在组织这个课外活动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传统文化熏陶。

(四)强化学生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吸收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在教材中吸取,在课外阅读物中也有很多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课外阅读物中往往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语言生动,画面丰富不像教材中那样乏味,单一,这样更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把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理论发展,同时也能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理论和教育内涵,并且能够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并且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在教学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但是教学效果甚微,追其原因在于教学学者并未得法,并没有找到突破口,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有继承的创新中,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并积极地影响学生后续阶段的传统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蒋改红.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互联网+教育,2018.

[2]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5.

[3]袁欢.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文化传承[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