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8-28金美春
金美春
摘要:网络环境下传统课堂必然要改革,教师要主动改变教学模式,改变角色定位,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本文还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习)的优势和弊端,谨以此文与同行切磋,从而为教学改革服务。
关键词:网络环境;主动性;自主性;互动性
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必然在学习、教育领域引起一场“学习革命”!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快,网络技术因资源共享性、多媒体性和交互性,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深入,特别是 Internet 与校园网接轨,为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真正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方法与的途径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教育科学前沿课题之一。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就开始利用因特网进行“基于网络开展跨国界协作学习”教育的活动。国内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研究则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成千上万老师聚集到网上研讨各类教学问题,由教师带领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跨时空的教学合作进年来也逐步发展起来了。但具体能进入中小学生、中职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成果还不多见。
作为一名多年教龄的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在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在最大获取到的教学资源下,在自己的课堂中有意识的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一直以来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我多次以我校(太原生態工程学校)食品152为实验班,进行教学探索与实验。
实验课为语文课
实验的主要过程和步骤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
1.课前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或者ipad查找陌生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阅读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然后写在本上,还要阅读作者的其它主要作品。
上课后简短的几分钟时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这样的好处是,我在课堂上把较多时间集中在分析文本内容上,而对交给学生预习的内容一带而过,不做过多说明。学生呢,自己动手查阅,不用去图书馆就可以阅读许多作品,大大节约了老师和学生的时间。
2.课中
(1)播放标准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标准课文朗读,学生随后进行跟读。学生对照自己读错的地方或者不标准的地方及时改正,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如果教师普通话很好也可以自己朗读,也可以叫学生朗读,朗读中发现个别学生比如方言味重,普通话不标准等地方,课后多给于指导。对于诗歌,例如《我爱这土地》、《将进酒》等要多花时间,多播放几次标准朗读。
(2)播放影像资料,使得课堂生动活泼
有时我会根据需要插入一些电影片段、小视频,供学生欣赏,理解。例如,在学习小说选段《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讲解到课文一段内容,相应播放一段视频。我选择的是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剪辑的有关片段。这样等于把篇幅长又枯燥难懂的古典小说课文字变成图像,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增加了课堂吸引力。
(3)分组学习
把全班20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布置任务,让大家讨论,进行小组学习,最后形成书面文字,派一个代表发言。
这样一节课,既利用了网络,教师传统的讲解也必不可少,不能顾此失彼,学生利用手机学习并不能代替真正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当然,教师要经过多次实验,才能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时间。
我在现场就是指挥,指导,让学生从一个环节进入到另一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进入一个自由或者半自由状态。
3.课后
利用手机下载相关的作业App,让学生提交作业。通过微信群、QQ群和学生建立交流,随时答疑解惑。
实验结论
传统课堂教师为中心,为主导,而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主体和中心。教师在现场就是一个指挥,指导,让学生从一个环节进入到另一个环节,教师要把握好时间,把控好整个节奏,而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进入一个自由或者半自由状态。
这种课堂带来的好处:(1)这种方式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某种程度上解放了教师,教师的身份发生变化,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2)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查找资料,主动提出疑问,主动寻找答案。
作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被解放,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轻松,同时也在不断思考,进行反思,这种新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学习)相比,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弊端与不足?下面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思考,希望与同行交流,互相切磋,以便为教学更好的服务。
1.优势与特点
(1)可移动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互联网下的学习,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教师,它突破了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给繁忙的现代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习者只要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就等),利用移动学习系统或者安装学习软件就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包括数字图书馆、直播课堂在内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变得空前广阔,教师也可以方便及时通过短信,微信,qq等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自主性(半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互联网环境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学习者),他们的自主性(半自主性)都得到了空前提高。教师可以自自主选择、组织、利用、开发教学资源。教师的能量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可以自主调控学习行为:可以自主监控、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路径。让每一位学生利用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实现高效的学习。
(3)互动交流性大大加强
传统教学下的交流是受到限制的,而互联网下的交流、探讨、协作则达到新的高度。例如在线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虚拟的学习与交往社区的出现。各个学校可以集中教师优势,足不出户,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并分享给所有学生。实现教育共享,共享优质教育。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开展在线课堂、挖掘更多资源,(线上优质课程)、条件有限的教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总之,要更多利用网络带来的广阔空间,在自己的三尺讲台,灵活运用,与时俱进。
2.弊端与不足
(1)教师人才培训滞后
互联网大环境下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必然是娴熟的网络运用者。教师以前的职业训练,在新旧交替中遇到挑战,新的培训已迫在眉睫。而现实中教师的培训却跟不上时代,大部分需要自学,有的老师对电脑软件、硬件的使用还不如自己的学生。尤其年纪大的教师,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软件,不知如何操作使用。教师显得力不从心了,很是窘迫。这就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加强师资培训和建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及时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案例和问题,才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3)缺乏情感体验和沟通
传统教学中是人教人,教师给与学生不仅是知识、技能还有思想、情感、心理关怀,是人与人真实的交流。而单纯的上网学习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我们的中职学生,年龄还小,思想还不成熟,人格不健全,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还更需要老师的陪伴和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教育活动蕴含人的情感,人文精神。师生情感的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才。现实中只会上网,不会和人交流沟通,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并不少见。
“互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学习”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无限发展的前景。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课堂面临着挑战,教师也面临着挑战。原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要改变,如何适应时代,适应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的学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问题。同时,作为学生,必须提高认识,意识到智能手机的双刃剑作用。利用好可以帮助你完成学习任务,如果缺乏自律,反而耽误了功课。
在我们的中职学生里,不少人沉迷游戏,不思学习。几乎所有教师抱怨过学生上课不听讲,只顾玩手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这种现象感到很痛心,又无奈。这是时代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不少的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它的优势和趋势,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同时也认识到到它的弊端与不足,清楚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如何趋利避害,需要更多人去研究,去关注,并提出解决办法。
我们的人才还是要靠人来培养,所有机器都代替不了。再智能的手机也代替不了。防止有的教师把课堂变成课件展示课,动画很美,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觉得眼花缭乱,没什么印象。学习效果很差。学生的自学也不等于一味把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该做的,还是要做到,要提醒,要指导,要总结等等。
教师未来要适应“人机共教”的新时代,根据需要,需要利用网络就利用,需要自己讲解时认真讲解。要把握好尺度,不可偏废,这当然需要教师的实践、智慧和经验等等。总之,作为教师要为教育服务,为教育的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德斯蒙德·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4(6):28-33.
[2]劉豫约.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4(3),19-21.
[3]傅健,杨勇.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7),36-41.
[4]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