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黑格尔与马克思现实观的差异

2018-08-28李明芬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黑格尔马克思差异

李明芬

摘要:黑格尔作为现实观的集大成者,在借鉴和分析前人现实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现实观。马克思的现实观与黑格尔的现实观有着本质的联系,他则重点是在对黑格尔现实观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形成了自己的新现实观。本文旨在通过对黑格尔与马克思现实观的差异的探讨,力求以达到在对待黑格尔与马克思现实观问题上树立一个科学的态度。

关键词:黑格尔;马克思;现实观;差异

现实观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有一种哲学意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其不仅是对古希腊等有关现实观的继承与批判,而且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始终,特别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形成发挥着重要意义。正确认识现实观问题已然成为了当今社会必须把握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现实观概念的溯源

对现实观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分久远的古希腊时期,这个时期的哲学现实观起初还没有被人正式提出,但是已经有不少哲学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后来他们根据对现实世界的不同认识,逐渐形成了关于现实的不同概念。

现实这一概念初露头角是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他把现实看成绝对理念,认为真正的现实世界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存在于绝对真理中。虽然他认为人可以通过政治教育后,逐渐走向理念世界,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现实。但是他同时又指出,人们永远无法真正达到理念世界,因为柏拉图所设想的世界是理想的世界,一个理想国,这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因此也就无法认识真正的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他的现实观在一定程度上受了他老师的影响,但却与其老师的现实观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首个从哲学层面对现实观这一概念做了系统的阐述。他通过对潜能与现实这对关系的探讨来界定现实的具体内涵,认为现实与潜能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本体存在方式,体现在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中。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有两层含义,其一,现实是一种事物正处于运动的一种状态;其二,现实是一种事物运动后所达到的一种结果或者目的。综其所述,亚里士多德的现实观就是一事物通过运动所达到的目的的全部过程的具体体现。

亚里士多德对现实的概念界定对后期西方哲学史上现实观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现实观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的真实性和可感性”;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现实即纯粹活动”的论点用以证明上帝的存在;德国古典哲学史上康德也曾试图通过对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关系探讨来阐释现实问题。但是这一切关于现实观的理论都经不起继承者们对此的推敲与琢磨,黑格尔则是典型代表之一,他是在以往哲学家的基础上关于现实观问题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以往哲学思想中关于现实观问题的积极内容,并加以整合和创新,其现实观是对以往现实观的重大超越。而马克思现实观又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二、黑格尔与马克思现实观差异的表现

哲学思想史上各大哲学家虽然自成一派,但是他们的理论观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既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着紧密联系,又同其他哲学家的理论相互联系。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哲学观点更有利于我们对其哲学思想的一个深入了解。

(一)对现实观主体的不同理解

绝对精神是现实的主体。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概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作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方式,是独立于外物的高级存在,它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黑格爾认为:“如果相反地把理念仅仅看作一个理念,即意见中的观念或表象,那末哲学就提出了与此不同的见解,除了理念以外没有什么东西是现实的。”[1]因此他所理解的真正的现实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可感世界,而是一种精神的映像。在黑格尔那里,最初认为绝对精神是通过纯粹的逻辑推演,只有当事物本质通过对自我的否定和扬弃,实现本质与实存的统一时,才成为现实。现实在自身的扬弃中发展为绝对理念,这种理念通过对自身的辩证认识而达到一个真理性的过程,也就是绝对精神的存在。综上所述,黑格尔所理解的现实是本质与实存的统一,理性与现实的和解的这样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由绝对精神出发而最终又回到绝对精神的一个圆圈式的运动。实际上认识现实、把握现实的过程,就是精神自我认识自我扬弃的过程。现实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而推动这整个过程发展的主体正是精神。所以我们可以说,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现实的主体。

人是现实的主体。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学说体系的一个逻辑起点,对现实的人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理解马克思现实观的一个基本前提。马克思通过对人的理解来认识现实,他看到了人的能动性,他认为进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才是现实真正的主体。马克思还提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生产活动来满足自身需求以及他人的需求,从而推动着现实世界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人具有“现实性”。意识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通过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那么意识也是人在现实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存在,是被意识到的存在,一切现实的存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一切现实的发展都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作用。因此马克思认为生产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现实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从事生产活动即实践的正是现实的人,所以现实的人作为主体,才是现实的根本推动者。

(二)对现实观本质的不同理解

黑格尔认为现实是一个理性的推演过程。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2]这即是说任何现实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现实都是一种必然的展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证明现实存在的合理性。黑格尔把现实看成是由绝对精神支配的本质与实存的统一,理性与现实和解的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事物本质与实存、理性与现实之间可能会存在矛盾,那么对事物的认识就需要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理性推演过程,这也是推动现实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黑格尔的现实观认为,现实的发展过程不是由一个事物转变为另外一个事物,而是一个事物通过自身这个中介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扬弃的过程,以此来达到与自身的统一,回归到自己,成为他终将要成为的样子,而这一切都是由绝对精神而决定的,是一种由精神引导的理性活动。

马克思认为现实是矛盾的变革。相对于黑格尔的现实观,马克思的现实观更具有批判的革命性。如果说黑格尔的现实是一种安于现状的通过理性来推演的,那么马克思则是不满于现状,他看到事物内部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应该用革命的方式将其消除,以此来改变现状。而且马克思的现实观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现状,才能达到真正的现实。马克思注重立足于未来,通过对现存的现状变革以达到超越现状的一种状态,是积极能动的改造现状的活动,因此也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本人把马克思所谓的真正现实理解为通过对各个形态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的变革而达到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对现实观作用的不同理解

黑格尔用哲学解释世界。在黑格尔那里现实是绝对理性的,由绝对精神支配的,其现实的发展也是一种圆圈式的必然形式,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的现实是不受人的意识所决定的,是一种既成性的存在,他的哲学目的便是以理念和精神为最终形态的现实。黑格尔认为,现实的事物最初在实存和本质之间就有潜在统一,所以说一切现实世界在最初就是已经注定要实现统一、要成为它应是的样子,那么哲学的任务就在于解释现实世界。黑格尔在解释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中阐述到哲学是时代的产儿,因此哲学也是不能超出其所在时代的,要想达到这种高级阶段,只有通过用各种哲学思想与现存的现实相调和,而不能去改变现实。现实事物的发展是遵循着绝对理念的规律,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以思维掌握理念,认识现实,解释世界。

马克思用哲学改造世界。马克思说过:“思辨哲学家在其他一切场合谈到人的时候,指的都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东西,即理念、精神等等。”[3]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导致了其哲学理论属于唯心主义范畴,马克思则颠覆了这种头脚倒置的观点,从唯物主义出发去认识现实世界,他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马克思说过: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4]真正的哲学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代表,必然是要解决人民现实中的难题。马克思一生对哲学研究旨在发现其所处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更在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改变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三、如何看待黑格尔与马克思现实观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科学理论指导,而且还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指导。那么对待黑格尔与马克思现实观的差异就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

(一)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二者的现实观

联系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当我们探讨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现实观的时候,首先应该看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才能进一步推动现实观的发展和深化。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的普遍联系,就其本质上来说,都是矛盾关系,都是对立统一关系”。从这个层面上看,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现实观似乎是矛盾对立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认为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相比较下,马克思的现实观比黑格尔的更具有进步意义,这是因為马克思是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上继承发展了现实观,只有认识到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联系”,才能科学地认识现实观,用之以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

(二)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二者的现实观

可以说任何一个学说体系都是在批判中建构起来的,批判是其学说体系产生的根本路径,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黑格尔和马克思现实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时期二人关于现实观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都是在批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现实观。那么我们在对待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现实观的时候,也要采取批判的眼光,不能因为马克思的现实观更具有进步意义而全面照搬,也不能因为黑格尔的现实观存在着消极被动的因素而全面否定。在对待现实问题上,应该采取二人现实观中精华的部分,扬弃不合理的观点,用辩证的科学的批判态度对待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现实观。

(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二者的现实观

一个学说理论能否永葆生机活力,在于它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什么样的观点对待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现实观,决定了能否真正认识、继承和发展现实观这个理论。一个理论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则必然要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不断地扬弃和发展自己,因此,二人的现实观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马克思和黑格尔的现实观不仅是对前人的创新发展,也包括对自己超越,发展是贯穿于他们现实观的始终。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现实观要正确的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要把他们的现实观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二,要明确他们各自的现实观理论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和地位;第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促进黑格尔和马克思现实观的新发展。

四、结语

纵观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体发展的,应该说黑格尔的思想是其思想发展的基石。在认识到二人之间思想的差异的同时,同时应该正确对待二人的思想。马克思作为当代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是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的,黑格尔虽然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但是其蕴含的辩证思想仍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对发展马克思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森林.何为“现实”:马克思与尼采的启示[J].哲学研究,2014(1).

[2][英]约瑟夫·麦卡尼.“神秘主义之大成”: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理解[J].陈高华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20.

猜你喜欢

黑格尔马克思差异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相似与差异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