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文学形象学对探讨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身份的意义

2018-08-28米丽娜

北方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

米丽娜

摘要: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形象学主要关注对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所构建的形象。通过研究承载文本中异国形象的套话,异国形象的主体创造者,以及对异国形象从词汇,文本大的结构单位与故事情节三个层面所进行的文本细读,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化身份认同可以找到一个新的解读方式。

关键词:形象学;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身份

一、引言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是汤亭亭的《女勇士》还是谭恩美的《喜福会》都曾带来过一股阅读热潮。伴随着这样的阅读热潮,华裔美国文学的批评研究也日渐增多。不同理论背景的不同研究者从各自的学术眼光出发,为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注入了不同的前缀:后殖民,东方主义,人类学......,从而书写起了一幅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多元画卷。而这其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始终是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因为其书写者的双重文化视野,对待故国的他者眼光和与故国挥之不去的关系,华裔美国文学的文化身份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解读。然而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解读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身份的路径。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比较文学形象学所关注的形象可以说是出自对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一个作家创作出来的异国形象总是会折射出其对异国和本国所持的态度。凡按本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的;而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或一个群体)对相异性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的异国形象则是乌托邦的。[1]意识形态的形象反映了作家高姿态凝视他者文化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对注视者文化的维护。与之相反,乌托邦的形象体现了作家对异国文化的狂热。被注视者的文化被看作优于注视者的文化。这种态度的背后隐藏了作家对注视文化的质疑。对意识形态的定义较少由内容,而主要由其对相异性的整合来定义。通过整合,所描写的异国文化的相异性最终按照本群体自身的特性所支配和阐释。结果是体现了相异性的他者逐渐被改造,甚至被消解。同样地,乌托邦的定义也不会过多的依靠内容。与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不同,乌托邦还原了相异性。通过对他者向往和离心式的描写,乌托邦突破和摆脱了本群体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无论作家塑造出来的异国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哪一种表现:意识形态亦或乌托邦,这种体现了作家个性化选择与集体想象牵引的描写却被最好的表现在了套话上。作为他者定义的载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2]从最早的印刷业中的“铅板”到“思想的现成套装”再到“我们头脑中现存的形象。”套话的词义不断延伸和转化。但是无论怎么变化,作为一种话语或者是描述方式,套话承载了固定,模式,成见等因素。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套话和形象密不可分。套话则是“形象的一种特殊而又大量存在的形式”,是“单一形态和单一语义的具象”,“这个具象传播了一个基本的,第一和最后的,原初的‘形象。[3]相比形象可能会带来的模糊性,套话则是一种清晰的传播形象的具象。因此,要研究异国形象,对套话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套话是信息的高度浓缩。它通过最小形式信息的释放来达到一种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这种高度浓缩的信息背后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概括。实际上,套话以暗含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恒定的等级制度,一种对世界和对一切文化的真正的两分法。他者形象在套话的表述中要么是意识形态的要么是乌托邦的。华裔美国文学中对故国形象的套话折射出了书写者审视本国文化和故国文化的目光,是其文化身份隐含的体现。

三、比较文学形象学对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身份探讨的意义

首先,作为形象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形象学与身份认同早已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论证。在任何一种隐含的身份表述中,常常涉及对他者形象的描述。巴柔教授曾经说过:“所有对自身身份依据进行思考的文学,甚至通过虚构作品来思考的文学,都传播了一个或多个他者的形象,以便进行自我结构和自我言说:对他者的思辨就变成了对自我的思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身份认同亦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华裔在美国社会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对遥远故国的陌生感也让华裔找不到归宿。华裔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搭建出了美国---华裔---中国这样特殊的三角关系。在美国文化语境中土生土长的华裔有着对美国文化强烈的认同。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和寻找自我身份的定位成了华裔文学本能的表现。通过自我建构和自我言说的方式,华裔文学寻求着自我的文化身份。而在这种言说的过程中对他者形象的塑造和对他者的思辨也就成了华裔文学无法回避的路径。许多华裔文学作家亦遵循了这样的路径。在他们作品中塑造的故国形象折射出了其对自我的思辨和言说。探清了作家笔下故国形象这个他者的态度也就找到了对自我身份定位的编码。

其次,比较文学形象学注重对“主體”研究的发展也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打开了思路。对主体注重的转向不仅是对传统的突破更是研究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方法把目光集中在客体即他者身上,转变后的目光则落在了异国形象创造者的身上,利科用两条轴的方式总结了对异国形象想象的理论即:“在客体方面,是在场和缺席轴;在主体方面,是迷恋意识和批评意识轴。”[4]由此衍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看待异国形象书写的方式,一种认为异国形象是被主体感知而作的复制品,另一种认为异国形象是他者构思,是被作者创造出来的。既然如此,创造者在建构异国形象时必然包含了对他者和自我的态度。透过形象捕捉主体成了比较文学形象学不可绕过的一个题目。

最后,比较文学形象学以文学作品为其研究对象,以文本为基础。其塑造的异国形象是在一定的词汇和句子中体现出来的。选择具有什么情感色彩的词汇来组合文本是作家心态和思想的直接体现。透过作家对词汇的选择和运用,其文化身份的自我定位跃然纸上。巴柔教授从词汇,文本大的结构单位(等级关系)和故事情节三个层面研究文本的方法更为探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背后的文化身份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总之,美国华裔文学由于其独特的二重性导致了其文化身份辨识的困难而比较文学形象学从其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为华裔文学的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崭新角度。

四、结语

对文化身份的追问和探寻是华裔美国文学无法摆脱的命题,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们便形影相随。在探寻的过程中,华裔美国文学被放在了不同的视域下进行审视,而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华裔美国文学,从书写者对建构形象背后隐含的态度,从搭建形象的套话以及从词汇,文本与故事情节三个层面所进行的对异国形象的文本细读都为我们在追问其文化身份的探寻中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解读路径。

参考文献:

[1][法]让-马克.莫哈著,孟华译.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华著,乐黛云等主编.试论他者“套话”的时间性.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C].北京:北大出版社,1999.

[3][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孟华译.形象.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黄玉雪小说《华女阿五》的文化范式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身份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