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艺术学视阈下的《红楼梦》衍生艺术学
2018-08-28段枭雄
段枭雄
摘要:随着2011年艺术学独立成为学科后,统辖了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其中,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这意味着普通艺术学可以集中学术力量去探索普通艺术规律或艺术的普遍规律了。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自成书以来,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影视等各门艺术无一不利用各自的艺术语言对其进行诠释和升华,从而形成了众多的衍生艺术。本文按照四个部门艺术学的分类逐一阐发《红楼梦》一路过往的相关衍生艺术作品的发展趋势,以此来重点探讨《红楼梦》衍生艺术学在普通艺术学视阈下成立的可能性。
关键词:红楼梦;艺术学;学科门类;衍生艺术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当然也不例外,自成书以来,包括传统的美术、音乐、戏剧和新兴的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无一不利用各自的艺术语言对其进行诠释和升华,从而形成了众多的《红楼梦》衍生艺术。在如今的艺术学大观园中,细按一下《红楼梦》衍生艺术在各一级学科中新的发展趋势,既能在梳理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共通性”,即在艺术学理论上的应用价值,又可通过在其余四个部门艺术学科的对比研究中窥见出各自的“差异性”,即在部门艺术学中的发展方向,此乃一举两得,何尝不是一件幸事。现从阐发《红楼梦》衍生艺术发展的新趋势聚焦到《红楼梦》衍生艺术学的可能性,以这样的行文体例来向艺术学致敬!向经典致敬!
一、《红楼梦》衍生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艺术学从一级学科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即第13个学科,根据学科属性和特点,在一级学科层面上进行了重新“洗牌”,构建了统辖五個一级学科的学科——艺术学。
对于包罗万象,内容宏富的《红楼梦》,用广角镜头来看,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总结、浓缩和艺术的表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而将《红楼梦》的广义镜头聚焦到艺术学中,冷静地审视艺术学科升级这一现象和各一级学科调整这一趋势,则不难看出《红楼梦》本体中所包含的和其所衍生的诸如音乐、戏剧和影视作品等相关门类的艺术,均涉足到了艺术学的每个一级学科层面。需要补充说明:前者是关于《红楼梦》本体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文学性描述,如在“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谬曲演红楼梦”这一回中对所演奏的十二支曲子和册中绘画的描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此回中对大观园的园林和建筑设计上的描述,以及零散于全部书中对戏曲、曲艺的描述等,这些文学性的描述不作为本文的探讨对象,这里仅讨论《红楼梦》一路发展过程中和艺术学学科相关的衍生艺术作品。
梦幻之乐 阆苑之舞
——音乐与舞蹈学之《红楼梦》
音乐与舞蹈学的设立从内在逻辑上强调了对音乐和舞蹈艺术本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也注重从美学层面掌握音乐、舞蹈艺术的文化学理念和创作性思维方式。音乐上,有堪称典范的1987版电视剧中的一首序曲和十二首采用原著中的词诗曲令为词创作的歌曲,几十年来早已融入到大众心目中了,也有创新式地融汇昆曲元素在内的新版电视剧中古典和现代交融的配乐;近年来出现的诸如王立平先生创作的民族管弦交响组曲、京韵交响组曲和以吴碧霞为代表演唱的全版《红楼梦》音乐会的各类形式;当然也有为包括《红楼梦》版话剧、舞剧、戏曲等在内的舞台剧配乐等,这些都是用音乐语言来诠释、探索和升华永恒的《红楼梦》,也一次次波动着人们的心弦;舞蹈上,导演赵明选取了太虚幻境、海棠诗社、黛玉葬花等具有代表性的场景重新解构,采用中国传统舞蹈、西方芭蕾和现代舞元素相结合,用肢体语言展现的舞剧《红楼梦》,营造出了活泼、激昂、悲凉的舞台意境。也有林怀民用四季划分、富予观众极大想象空间的舞剧《云门舞集之红楼梦》,当然用《红楼梦》人物创作的性格舞也是枚不胜举。
对于这些大量的用音乐与舞蹈来表演的艺术实践现象,音乐学界也展开了从音乐本体的技术到美学和文化上的深度研究,且研究的质和量也逐年递增,舞蹈学界除了对这种跃动的舞蹈做相关的技术性研究外,也有升腾到至理至情的审美研究,尤其近年来很多学者深入到文学形象到舞蹈形象转化、用身韵美感来表达文学意境这些方面来探索和诠释。
当然,音乐与舞蹈学的建构除了学科的内在逻辑之外,还有外在的支撑,就是像音乐剧这样的新型学科和像歌舞剧这类综合艺术形式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从讲述成书过程的音乐剧《曹雪芹》、充满魔幻的杂技剧版《红楼梦》,到轰动大洋彼岸,用西方语言编织东方之“梦”的英文歌剧版,再到象征中朝传统友谊的朝鲜版歌舞剧等,都充分体现出原著经久不衰的魅力,在时空的穿越中,每个时代都用那个时代的眼光,用属于自己当代的艺术语言和传播方式重新来为经典保鲜,让其在每个时代都有生命力,都能“活”起来。
美奂之戏 悲伤之情
——戏剧与影视学之《红楼梦》
戏剧与影视学主要基于对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的艺术现象分析,探索戏剧与影视创作规律的一门学问。《红楼梦》在戏剧上,有上面提到的音乐舞蹈结合形式的歌剧版、舞剧版和音乐剧版,还有不得不说的话剧版,伴随着上个世纪初“文明戏”进入我国,据郑正秋《新剧考证》记载,仅春柳社改编的话剧像《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就有多部,再后来就是大众熟知的赵清阁版的话剧了;在戏曲上,越剧、京剧、昆曲、川剧和粤剧等都用自己的程式、板腔对《红楼梦》有过不同的演绎,像越剧中广为流传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人饰两角的京剧《红楼二尤》等都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电视剧上,尽管有褒贬不一的新版,可陈晓旭和欧阳奋强主演的87版可以用“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来形容了,其中的形象也被多数观众在心中定格为心中固有的人物形象了。
古典之美 生命之微
——美术学与设计学之《红楼梦》
在本次艺术学学科的新变化中,作为视觉的美术学和设计学各自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两大视觉艺术分离表明视觉艺术的学科地位获得了显著提升。美术学集中关注绘画、雕塑、摄影等美术问题和现象,对其特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及其中的审美规律和思想活动集中研究,进而揭示出美术的普遍特点与规律。而设计学则是一门理、工、文相结合,融机电工程、艺术学、人机工效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于一体的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学科,重在应用领域。
在美术学上,关于《红楼梦》影响最广、成绩最大的主要集中在绘画方面。清代开始,有在乾隆五十年,萃文书屋木质活字印刷的一百二十回本的24幅《红楼梦图咏》木刻插图本;有当时画家吴友如等人将西方绘画的透视技巧糅合进去,根据原著所绘的《点石斋画报》。这其中,不得不说的是一直延续到电视剧出现之前作为最重要的受众载体的连环画,近年来前卫的青年画家开始尝试用油画形式来表现人物肖像。研究上美术学的研究重点以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包括服装首饰、一草一木到每个人物在内的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学上,设计最终的目的是因人而异进行装饰以求达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红楼梦》中描述的大观园里的建筑错落有致、风格各异,且与其中主人的性格相得益彰,在这一点上,当今诸多园林,像京沪两地的大观园和其他园林的设计不仅可汲取书中对大觀园在建筑设计中所渗透的技术和美学理念,同样,生活设计也可以运用大观园中人物性格分析方法将性格特征做一分类,渗透到生活的人性化设计当中等,可以说,《红楼梦》让设计衍生了生命力和人性化的张力。
二、试问:有可能设立《红楼梦》衍生艺术学吗?
《红楼梦》一路走来,备受各个部门艺术的青睐,所衍生出的作品也是林林总总,纷纭复杂,上述在梳理中考虑到要尽可能广的包摄各部门艺术,暂且按照时下四个一级学科的分类方法梳理了它在艺术实践和相应艺术的理论研究两个层面的发展态势,虽然各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但是梳理中也意识到了在衍生到不同的艺术中,能否有一个共通性的规律可成为一门学问,当这种想法恰遇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这个绝好的契机时,就很容易聚焦到了这个问题:有可能设立《红楼梦》衍生艺术学吗?当然,做出这个回答需要时间,关键依赖于艺术学科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不过,这里不妨在普通艺术学视阈下,对《红楼梦》衍生艺术学是否可能的问题,浅析个人的初步想法。
进入2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被人们称为“后现代”时代的到来,各部门艺术间的传统界限不断被突破,跨界或多元融合成为新的主潮。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纵观《红楼梦》衍生艺术的过往也大致如此,也是跨越最初的单一文学领域而向其各艺术形态不断的伸展,形成了在时空中不断“延异”的衍生艺术,这样以来,也能更加妥当地处理了本体的文学和其他艺术领域以及各个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问题,其实这不正孕育着这些衍生艺术相关的普通艺术理论的可能性吗?
当然,在普通艺术学的视阈下,预设《红楼梦》衍生艺术学,也会面临一些新问题的困扰,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让其在各部门艺术上的衍生特色由于同一性而遭受冲撞,但辩证来看,也会由此逐渐涌现出各个具体部门的衍生艺术间的跨部门比较研究,进而形成不断与时代同行的《红楼梦》衍生艺术学潮流,而正是这种潮流或趋势,或许本身就包孕着《红楼梦》衍生艺术学的萌芽,极有可能成为红学在今后道路上又一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吴延.影视剧《红楼梦》音乐的特色[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
[2]赵阳.从文学形象到舞蹈形象的转化——对两个版本的舞剧《红楼梦》的分析[J].齐鲁艺苑,2011.
[3]刘衍青.《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上海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