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思考

2018-08-28张顺雁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

张顺雁

【摘要】受到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度陷入到发展困境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优化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联系川东竹琴非遗传承实际情况,对川东竹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川东竹琴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川东竹琴 非遗传承 创新

新时期,随着国家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适当的探索,我国非遗传承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非遗传承工作仍然陷入到发展困境,川东竹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遗传承中也遇到了相应的障碍。因此,新时期为了促进川东竹琴取得良好的传承效果,就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措施,争取取得理想的传承发展效果。

一、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在传承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的同时,要想保证传承工作与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增强川东竹琴传承的生命力,还应该在传承中创新,强化传承工作的科学性。

(一)对传承方式进行创新

传统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主要是采用口耳相传和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传承效果不够理想,过于单一的传承方式甚至造成川东竹琴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陷入到传承困境中,影响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应该对传承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学校教育模式,将传承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推动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优化开展,促使川东竹琴传承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在具体将川东竹琴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川东竹琴文化以及传承川东竹琴文化的重要性,并由专业的川东竹琴传承者到学校中进行讲解,对有兴趣的学生实施专业化培训。这样就能够提高川东竹琴文化宣传和传承效果,促进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

(二)对传承内容的创新

要想保证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效果,在对传承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传承内容的创新,凸显传承内容的现代性,增强现代社会大众对队川东竹琴文化传承的认同感和接受度。结合川东竹琴的学校传承,在将川东竹琴融入到学校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邀请专业的传承人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中,将川东竹琴的不同打法、唱腔等,如“喜腔、怒腔、哀腔、乐腔、哭腔与川东竹琴演奏方面涉及到的一字板、三板、数板等进行有机结合,选择经典的曲目组织学生欣赏和学习。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为了突出传承内容的创新性,也可以联系学校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以川东竹琴的方式演奏出来,如借助川东竹琴演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ABC》等歌曲,增强传承教育对学生吸引力,促进文化传承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表演形式的创新

川东竹琴是借助表演来呈现的重要艺术形式,所以表演的传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构成元素。对川东竹琴的表演方式进行分析,传统表演方式主要以坐唱为主,艺术性相对明显,但是也加大对演员的表演进行了约束,表演活动的艺术感染力被弱化,无法保证川东竹琴艺术文化的良好传承。所以,新时期对表演方式进行创新,应该尝试将坐唱、站唱以及行走唱有机的联系到川东竹琴表演活动中,并且可以尝试将现代舞蹈艺术与川东竹琴表演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为传承工作的有效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对表演形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川东竹琴表演与社会大众生活的联系,以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川东竹琴表演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并尝试引入普通话演唱的方式,为川东竹琴传承和发展创造一定的便利,增强川东竹琴艺术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切实提高传承效果。

二、对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思考

(一)在创新传承措施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文化特点

在对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传承和创新工作偏离方向,就应该始终坚持把握传承和创新工作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即在创新传承方式时要对川东竹琴曲艺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并且將民族意识渗透到创新教学活动中,促进受众群体传承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强化传承者在传承活动中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争取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为传承工作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只有在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中始终坚持把握川东竹琴艺术文化的核心,并且在传承时融入民族意识,才能保证传承工作取得理想的发展成效,让传承工作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二)对川东竹琴传承工作的辐射效应进行强化

川东竹琴艺术文化的传承不仅要保证艺术本身的传承效果,还应该增强川东竹琴艺术文化传承的辐射效应,凸显传承工作的影响力。在具体联系学校教育工作对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校内外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内和校内学习川东竹琴艺术文化的理论和技能,并且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在川东竹琴方面的表演能力,深化学生对川东竹琴艺术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借助学生的辐射效应,提高川东竹琴艺术文化传承工作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实践探索中,促进川东竹琴文化传承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借由学校教育的支持实现对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推广,促进传承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在新时期形成新的传承形势,取得显著的传承和创新效果。

(三)对川东竹琴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改进

虽然现阶段已经开始尝试将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引入到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但是由于探索时间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川东竹琴学校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无法满足川东竹琴艺术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有效传承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所以,联系学校教育与川东竹琴艺术文化传承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的实际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应该继续加强对川东竹琴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增强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借助有效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川东竹琴艺术文化,夯实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人才基础。

三、结语

在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中,要想保证传承效果,增强创新传承的适用性,还应该对所制定的创新传承措施进行适当的研究和分析,确保创新措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切实保证传承和创新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川东竹琴文化艺术形式在我国当代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向光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的实践探究——川东竹琴课程实践探索中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3,(6) :175.

[2]谢金男.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探究——以川东竹琴为例[J].科技资讯,2015,(20) :210.

[3]周兰.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源流梳辨及传承与保护[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5) :112.

[4]赵梓伊.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发展困境与传承路径[J].农家顾问,2014,(12X) :61.

[5]李洁.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 :253.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创新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