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清德推“第二语言”暗藏祸心

2018-08-28余潞

环球时报 2018-08-28
关键词:直言第二语言国语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余潞

以“务实台独工作者”自居的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宣称要确立“双语政策”,把英语列为台当局的第二官方语言。此举似乎与蔡英文上台后言必称“新南向”“国际化”的风格相当合拍,但批评者直言,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削弱“国语”地位、“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之举。

赖清德曾在台南搞“试点”

据台湾《联合报》27日报道,“工总”7月在白皮书中建议当局推动“英语化运动”,“增进台湾的国际化与能见度”。赖清德在接受采访时对“双语”首度明确表态,称有很多人向他反映“双语国家”的政策非常重要,他已责成“教育部”成立推动委员会,“希望‘双语国家政策能在明年开始执行,落实方案就是从小学开始学英文”。

赖清德吹嘘他在担任台南市长时,已用十年时间将英语打造成第二官方语言,“这项政策在台南颇受肯定与支持”。联合新闻网27日称,目前“教育部”规定小学三年级开始上英语课,每周两堂,台南市为推动英语成为第二官方语言,从二年级每周就有两堂全英文课程,还有80多所小学甚至一年级就有英语课程,官员似乎也养成用中英文发言的习惯。前国民党籍台南市议长李全教2015年4月召开记者会时,就以中英文双语攻击赖清德施政。但有不少台南商家直言,一年能遇到外国人的次数屈指可数,学英语没什么意义。

“实力不在语言”

美国ETS2016年“多益测验”显示,台湾学生平均分数为534分,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40,落后韩国和大陆。2017年4月,民进党“立委”许智杰等人举行一场名为“推动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的公听会。许智杰当时对美媒坦承了这一举动的真正动机:“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关系本来就是敏感议题,而且短时间没有办法解决……英语对于我们走向国际当然非常重要”。

岛内看法不一。实践大学讲座教授陈超明认为,台湾新移民人数持续增加,推动英语是趋势,但执行必须有步骤,才能真正让英语成为实用的语言。

他认为,当局要创造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全民能够说英语,而不是像现在停留在学科领域,只用来读书,但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政大语言所特聘教授何万顺称,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区,基本曾被英美殖民过,台湾不曾被欧美殖民,如果考虑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代表台湾对自身文化的自卑。新竹清华大学荣誉教授李家同27日在脸书质疑称,英语如果真的要变成官方语言,未来所有的官方文件都要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如法官判决书等,“这个工作将浪费我们多少资源?我在好奇‘一例一休的英文是什么样的,真不懂成为双语国家到底有什么意义?”

不少岛内网民讥讽说,“所谓第一官方语言是干话;第二官方语言是国语”。还有网民称,如果学英语就能提升竞争力的话,“韩国有把英语当成官方语言吗?实力不在语言,日本就是例子”。

“推行暗独的招数”

民进党当局此举还有更深层次的“台独”意涵。“国政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曾慧青撰文称,将英语列为第二官方语言,在陈水扁时期就曾提过,结果饱受争议,“将英语当作第二官方语言更会让已争议不休的课纲问题火上浇油,学生必须匀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必然影响国语学习,甚至排挤国语的学习时数”。文章说,大陆如今国力日强,中文成为许多非中文地区学习的热门选项之一,“因此一个具国际观者,除了英语之外,应该也不能忽略原本是台湾强项的中文”。

台湾《旺报》此前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直言,民进党此举“是打压国语、推行暗独的招数”,通过引入其他语言来稀释“国语”的重要性。《中国时报》称,中文作为台湾实际上使用的官方语言,地位却在不断下降,“大众运输工具播音时,国语、闽南语、客家语法定地位并列”。蔡英文当局还将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新住民7国语言纳入“12年国教”小学必选、中学选修课。还有舆论直言,当年推行“国语”的目的是让两岸融合,“现在台独政府强化英语、台语(闽南语)的目的,则是要两岸分离”。▲

猜你喜欢

直言第二语言国语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劳动创造幸福
写话要符合图意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妈,你好
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