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协提案添助力,山区开满致富花
——济源市政协提案委长期发力助推山区蔬菜制种产业发展综述

2018-08-28政协济源市委员会

协商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政协提案蔬菜种子济源市

┃政协济源市委员会

济源地处太行山南麓,境内丘陵面积占80%以上,地理纬度适宜,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累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281天,日照1877.5小时,降雨567.9毫米,尤其是山区昼夜温差大,土壤含氮适量,含钾量丰富,有利于蔬菜种子内在品质的合成和积累,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理想产区。

济源山区群众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投身蔬菜制种产业,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较为深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绿茵种苗等一批在全国响当当的龙头企业,达到了稳定的面积、重要的市场份额、成熟的技术和可观的收益等诸多成效。近年来,济源的蔬菜制种产业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蔬菜制种面积从2012年的1.6万亩扩张到3.2万亩,翻了一番。这其中,除了国家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利好之外,与市政协提案工作的长期关注和持续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2011年,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之年。这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拉开了种业产业升级的序幕。此后,国务院又连续两年出台文件,全面部署种业发展工作,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史无前例。济源市政协敏锐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从2012年起,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提案为主要抓手,连续多年、持之以恒地关注、支持和服务山区蔬菜制种产业发展,围绕强化政策支持、破解水利制约、推动基地建设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督促落实,推动山区蔬菜制种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012年,济源市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蔬菜制种产业还未被列入全市“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和“两大基础产业”的政策扶持范围。市政协提案委为此专门撰写了相关提案,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济源发展蔬菜制种产业的各方面有利条件,呼吁市政府加强政策扶持。该提案被列为2012年重点提案予以督办,市农业部门在调研后认为提案内容翔实、建议具体、措施可行,决定把蔬菜制种产业列入种植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范围,并整合世行贷款、土地开发整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种子工程”等项目,多方筹资,捆绑使用,集中向蔬菜制种产业倾斜资源。次年,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大蔬菜制种产业培育力度的意见》,把蔬菜制种产业列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此后,市农业部门又连续多年制定有关奖补政策,市、镇两级累计投入资金5.1亿元,有力推动了蔬菜制种产业的发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制约山区蔬菜制种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蔬菜制种企业因“渴”而不得不忍痛拒绝订单。济源市政协经过调研认为,该问题的关键是生产生活“争水”,农业生产用水水量不足、利用效率不高,破解之法在于“开源节流”。2013年,市政协提案委综合各方面意见,组织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山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提案》,从推动王屋山灌区建设、加快山区节水灌溉推广、探索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在市政协的推动下,2014年,市政府决定启动总投资2.2亿元的王屋山水库灌区供水复线工程。工程开工建设后,市政协提案委又多次进行调研视察,督促办理落实,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2015年年初,市九届政协委员、绿茵种苗企业负责人侯三元作为委员代表,在参加市政协九届四次全会联组讨论时,向时任济源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宇燕汇报了山区节水灌溉的重要性,王宇燕当场拍板,指示有关部门在山区建设3000亩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此后,市政协提案委又连续3年围绕在西部山区推广节水灌溉提出相关提案。今年6月,在王屋山水库灌区供水复线工程临近完工之际,市政协再次对工程进行了视察。在看到杨沟村农田喷灌设备成功试运行之后,参加视察的委员深感振奋,对山区蔬菜制种产业发展更加充满信心。该工程全部完工后,灌溉面积将由原设计的4.6万亩增加到5.3万亩,年设计供水能力918.8万立方米,惠及3个山区镇56个行政村、6.6万人。

在解决水的问题的同时,为加快国家级蔬菜制种基地认定工作,2014年,济源市政协起草了《关于进一步重视发展蔬菜制种,加快推进国家级蔬菜种子生产基地认定工作的建议》,由时任济源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宇燕带到全国“两会”,同时以社情民意信息方式经省政协上报全国政协,积极争取国家部门的支持。2015年,市政协又联合绿茵种苗等蔬菜制种龙头企业向农业部提交了《关于支持济源市建设国家级蔬菜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议》,向省政协提交了《关于支持济源市建设全省最大的蔬菜种子生产基地的提案》。经过长期努力,2017年,济源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正式进入种子基地建设的“国家队”,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今年年初,市政协又通过提案的方式,促成农业部门专门列支50万元用于编制《济源市国家蔬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2)》,为蔬菜制种基地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过济源市政协提案委的长期推动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蔬菜制种产业现已成为全市的特色产业、贫困山区的优势产业、贫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今年5月,市政协提案委到王屋镇柏木洼基地调研蔬菜制种产业发展情况,侯三元委员在介绍情况时自豪地说:“目前,全市蔬菜制种产业的年产值已经高达1.98亿元,出口额达3900万元,惠及1.1万户农户。”以绿茵种苗为例,去年的制种面积达1.35万亩,辐射全市9个镇、92个村,共带动制种户4160户,帮助农民增收7200万元。其中,64户贫困户发展制种面积142亩,增加收入52万元。今年,该企业还将重点聚焦邵原镇郝坡、张凹及下冶镇韩彦等贫困村,新发展蔬菜制种户260余户,预计可实现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其中带动贫困户86户,发展蔬菜制种面积205亩。同时,山区不少蔬菜制种专业村争相发展“菜花经济”,通过举办王屋山国际菜花节、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全市蔬菜制种休闲观光农业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500余万元。

济源市政协分管提案工作的副主席董亚丽说:“提案是政协工作的重要抓手,提案工作一定要体现韧劲,着力在提高提案的有效供给和督办力度上下功夫,像愚公移山那样,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看准了的事就要持续地予以关注和支持,协助党委政府把利民实事办好。”

猜你喜欢

政协提案蔬菜种子济源市
2021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名单
2021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名单
蔬菜种子催芽技术
济源市关工委领导看望帮教失足青少年
山西省7.42吨蔬菜种子出口海外
济源市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全民健身背景下济源市业余太极拳开展现状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省政府领导领衔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制度的通知
针对不同地域环境如何选购蔬菜种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