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起锚,通江达海
——“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遵义的三天里
2018-08-28文丨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陈 涛
采访团前往土城镇渡口采访(胡博/摄)
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在这个夏天启动。他们顺江而下、全程解码,以全面立体的视角透析长江上、中、下游各地发展现状,呈现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和民生长江的建设图景。
7月22日—24日,主题采访团来到贵州遵义,见证这片充满希望与激情的土地上发生的变化。
三天来,中央和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级单位的140余名领导、专家和媒体人,围绕贵州省绿色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等主题,在遵义市中心城区、湄潭县、余庆县、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进行采访调研。
这些地方均是长江重要支流乌江、赤水河流经的地方,在这“大河”流向中,带来了文化、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繁荣……
长江,是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母亲河,是生命的乐园、是自然基因的宝库。长江自西而东,奔流到海,流经中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40%,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
贵州地处长江上游,65.7%的国土属于长江流域,境内的乌江、赤水河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亦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这些年来,贵州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绿色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形成、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加快培育、生态环保区域互动合作加快推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而遵义正在从这里起锚。人民日报记者在《遵义的山货远走高飞》中写道:随着乌江航道余庆段综合开发整治、高速公路与港口连接公路的建设、通航能力500吨的构皮滩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工程的建设,到2019年,300吨的轮船将可直达长江,让“朝发余庆,暮宿涪陵”的梦想成为现实。
“澎湃新闻”记者在《“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还盛产段子》中这样描述:贵州遵义到了。这座黔北重镇地处乌江和赤水河流域,两条滋养遵义的母亲河逶迤向北汇入长江。作为连接重庆和贵阳两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结点和交通枢纽,遵义亦是贵州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桥头堡。
如今的遵义,面向着活力四射的长江经济带。
二
乌江是神秘的,而乌江的神秘在于它的自身价值。这条大河的历史文化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变化,对贵州乃至长江水系都有着深远影响。
乌江,长江八大支流之一,贵州第一大河。它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0平方公里。发源于贵州乌蒙山区,流经贵州十余个县域单位后,于彭水进入重庆地界,最后在涪陵汇入长江。
当前,随着各项条件的逐渐完善,利用乌江流域的资源优势,遵义市境内主要涉及的播州区、余庆县、湄潭县、凤冈县,已经迅速发展着乌江流域的区域经济。
湄潭,是乌江北岸的一座县城,因为盛产茶而走向世界。《在这里,做一个幸福的农民》是“新华网”记者来到湄潭最真切地感触:“我们这里的农民,不光是农民,他们还是股东、老板和演员。”湄江街道金花村村支书冯燕青说,村民们通过集资入股,发展集体经济,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很多村民开客栈、建茶厂,当起了老板。为吸引游客,村民们晚上搞歌舞表演,村里热热闹闹。
“央视网”在《贵州湄潭:茶山茶园的绿色守护》中表述:来到核桃坝村,这里村民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茶产业,是名符其实的“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漫山遍野的茶海。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而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6000多元,是贵州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两倍。
《贵州红渡村打造“旅居农家”乡村旅游新模式》是“国际在线”记者在余庆了解到乡村打造的新模式后写的报道,以前红渡村是一个非常贫穷特别封闭的地方,后来通过“旅居农家”实现农民和游客同耕、同游、同住的共享模式,让游客可以享受到散发乡土气息和农耕韵味的乡土怀旧生活,同时让当地的老百姓“不离故土变农商,不离田园奔小康”,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完美融合。
还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盛产“顺口溜”》、“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贵州深山惊现七彩童话小镇 穷山沟为何成了网红村?》、“湖南日报·华声在线”《乌江茶海绿千岭》等报道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乌江岸边的故事。
三
古人赞之为“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赤水河,古称安乐水、赤虺河。千万年来,奔流不息的她养育了两岸生生不息的生灵,人们称之为母亲河、美酒河、英雄河。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蜿蜒512公里,流域跨云南镇雄、威信,贵州毕节、大方、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四川叙永、古蔺、合江等3省13个县市辖区,最后经贵州省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
人民日报记者在《三省共护赤水河》中如此描述:“没有赤水河,就没咱茅台酒。”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说,为什么?赤水河独特优良的水质,浇灌出的有机高粱原料,赤水河谷千百年来形成的独有原料发酵微生物群,还有与周边地势共生而成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共同酝酿了茅台酒独特的口感。“赤水河是茅台酒的生命。”所谓道法自然,赤水河体现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如果没有赤水河的优质河水,没有的不仅是茅台,还有郎酒、泸州老窖……大概估算,至少是数千家酒企、几千亿元产值。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开发、被污染、被筑坝蓄水的长江支流,赤水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生态价值弥足珍贵。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采访团走进习水县土城镇齐唱“红歌”,忆四渡赤水宏伟篇章,感今朝老区经济腾飞。
“习水土城红色历史悠久,四渡赤水出奇兵,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值得我们用心重温!”新华社记者姜雪兰说道,通过讲解员的生动介绍和参观纪念馆的展陈,可以挖掘到大量生动鲜活的报道素材,通过探访直播的形式做报道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央视网记者张伟表示,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沿岸风景如画,古镇环境干净整洁,古街上的历史纪念馆很有味道!参加此次长江经济带集中采访,实地见证了长江经济带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他将以丰富的体验日记,详细记录展示在习水集中采访的生动见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赤水河何以成为美酒河》、“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赤水河畔 茅台当家人揭开国酒醇香背后的秘密》、“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赤水河,美酒河》等报道正在陆续呈现在人们面前,向大家展示着赤水河的独特与传奇。
作为重要的水道,赤水河与乌江一样,见证了历代贵州先民的耕种劳作,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通江达海的梦想。
新时代航道上,新的号角已吹响,长江经济带发展方向更明确、路径更清晰。而共饮长江水的遵义,将在新征程上以更加协作、开放的理念,融入长江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