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把欲望画出美

2018-08-28郑朝辉

艺术品鉴 2018年7期
关键词:克里姆维也纳奥地利

文_郑朝辉

在奥地利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离开维也纳时,务必带走一个‘吻’”(Never leave Vienna without a kiss)。收藏在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美术馆的《吻》(Der Kuss)不仅是维也纳的瑰宝,也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的领袖人物——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代表作。

奥地利的艺术家都有些怪道,而克里姆特无论其人还是其作品都堪称更“怪”。他一生耕耘艺术,但外界对他那惊世骇俗的作品也争论不断。可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界最重要最有名的伟大艺术家。他的不少作品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价值何止千万。

他的画中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主题则为“爱”、“性”、以及“生”与“死”的轮回宿命。在那个时代,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一面备受争议,一面也收获了成功,成为世纪末维也纳的核心人物之一。这个时代也标志着现代派艺术的开启。

克里姆特于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在家中七个子女中排行老二。家里的三个儿子在幼年时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天分。他的父亲恩斯特·克里姆特是一名来自波西米亚的黄金雕刻师,母亲安娜·克里姆特则梦想从事音乐工作,只是一直没有实现。但父母的爱好显然影响了克里姆特的兴趣。

克里姆特小时候家境一直很贫困,当时职缺稀少,移民的经济发展十分艰苦。

幸运的是,1876年,克里姆特获得了前往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的奖学金,并在该校就读至1883年,受训成为一名建筑学画家。当时,他崇敬一流的历史画家汉斯·马卡特。克里姆特欣然接受了保守主义的训练;他早期的作品可被归类为学院派。1877年,他的兄弟恩斯特,跟随其父的脚步,成为一位雕刻匠,亦进入该校就读。两兄弟与朋友法兰兹·玛兹曲一起工作,1880年,他们以团体“画家集团”之名,受委托办理了许多任务,并协助他们的老师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创作壁画。克里姆特以创作室内壁画以及为戒指路上大型公共建筑的天花板作画,展开了他的职业生涯。这其中就包括他成功的系列《寓意与象征》(Allegories and Emblems)。

《朱迪思和霍洛芬斯》1901年

《女人的三个年龄阶段》 1905年

画家和女人

克里姆特从未结婚。他和母亲一起生活,直到她去世。处于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流传着无数关于他与模特以及委托他作画的名媛们之间的绯闻,且据说他在那段时期至少有14个孩子。这些传闻中不知有多少是谣言多少是事实。克里姆特甚至曾亲口承认,自己也不太记得自己有过多少段感情。尽管如此,他对风流韵事仍保持谨慎,避免丑闻,给自己塑造出一种严肃而遥不可及的形象:他通常穿着一件类似僧侣长袍的画家工作服与一双凉鞋,过着隐居般的简单生活;他献身于艺术,且避免咖啡社交或与其他艺术家的交际。他创作的步骤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小心仔细,所以需要漫长的时间持续作画。

1890年代早期,克里姆特认识了埃米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尽管克里姆特与许多知名女人纠缠不清,例如他与贵妇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的交往。但是芙洛格仍然是克里姆特终其一生的伴侣。他与芙洛格的关系是否只限于肉体仍是争议不断。从认识芙洛格开始,他与芙洛格一家每年都会在奥地利阿特尔湖畔共度暑假。在那里,克里姆特可谓是情艺双收,不但揽得美人归,还画了许多风景画。

这些作品使克里姆特形成他自己的风景画风格。画面强调结构、充满象征意义的碎片,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克里姆特的画都是装饰居室的好材料)。克里姆特使阿特尔湖的美丽风景画的构图在远处呈现为扁平的平面,因此传说克里姆特是以透过望远镜观察景色的方式,创作了这些画作。

“分离派之家”《神圣之春》

《朱迪思和霍洛芬斯》是流露克里姆特表现赤裸裸的性的欲望的一幅代表作。它是以圣经《旧约》中的传说人物为依据:朱迪思是修利亚城一位美貌的寡妇。公元3世纪时,亚述王国的大将霍洛芬斯围攻修利亚城,朱迪斯为援救城市,潜入敌营,以美貌接近霍洛芬斯,刺死大将后,即挟其首级进城,从而使修利亚城得以解围。克里姆特没有强调她的英雄行为,而是突出了她的淫荡和残忍。

《女人的三个阶段》作于1905年。画家运用象征的手法将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浓缩在一幅画中,这是一首不可逆转的人生三部曲,表现出画家对命运的感伤。克里姆特擅长以具象写实塑造人物,而以图案装饰环境和衣饰,达到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的美感。在这幅画上构图类似十字架,上方大块黑颜色,这可能喻含对死亡的恐怖,表现了画家的生死观。

分离派领袖

《法学》1903-1907年 原作被毁

《医学》 1907年

《哲学》 1907年

克里姆特艺术转型期代表作《赤裸的真理》(Nuda Veritas)1899年 252×55.2cm

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这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城市,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宣布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 (Vienna secession),并担任了该派期刊《圣春》(Ver Sacrum)的总裁。他在分离派直到1908年。维也纳分离派的目标是为年轻的非传统创作者提供一个发表的平台,替维也纳引入外国画家的优秀作品,并自行发行杂志来展示团员的作品。分离派声明没有任何宣言,也不主动鼓励任何显著的风格,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在他们的作品中和平共存。政府支持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公有土地的租约以建立展览厅。分离派的象征是雅典娜——代表着智慧、技艺、战争的希腊女神。克里姆特于1898年画了他的版本。

1894年,克里姆特受托,为装饰维也纳大学大厅的天花板所创作的三幅壁画完成于世纪之交。这三幅画分别是:《哲学》、《医学》与《法学》,其激进的表现形式与取材遭到评论界排山倒海的批判,被评为“色情”画。克里姆特舍弃了传统的寓言与象征手法,使用了更加直接的表达方式,因而招来了整个艺术界的讨伐。公众的抗议也从四面八方袭来,其中包括政治、美学与宗教领域。因此,克里姆特的三幅画并没有被放上大厅的天花板。1945年5月,克里姆特的这三幅画最终被党卫队销毁,罪名依然是有伤风化。直到现在,人们也很难用成功或失败来评价这三副作品。他的另一作品《赤裸的真理》(Nuda Verita,1899),一个毫无掩饰的裸体红发女人手握真理之镜。画作顶部是德国诗人席勒(Schiller)的诗句:“如果你不能以行动与艺术取悦所有人,那就取悦少数人。取悦多数是危险的”,这段激进的铭文,以及画中持镜的裸女形象,也使之被视为克里姆特艺术转型期的代表作。金色、女性与情欲、繁复的装饰性元素逐渐成为其日后作品的标志性特征。

1902年,克里姆特为第十四届维也纳分离派展览完成了大幅壁画《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克里姆特以明亮的颜料直接在墙壁上作画。这幅壁画堪称是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精辟美妙的诠释。这幅名画现陈列于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地下展厅。《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诞生之后,命运多舛。1903年一位名为卡尔的收藏家购买了此画,把画分成8块从墙上拆下来,存放了12年。1915年埃里希·莱德雷尔的父亲购得此画,但1938年莱德雷尔家族财产被纳粹没收,埃里希·莱德雷尔流亡日内瓦。1950年,《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正式归还给莱德雷尔。受到奥地利有关艺术品禁止出口法规的限制,莱德雷尔1967年申请把该画转移出奥地利未果。5年后,奥地利政府与莱德雷尔最终达成协议,以1500万先令(约合74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得此画。

《吻》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1907~1908年 水彩180 × 180cm 奥地利美术馆藏

金色的触摸之吻

1889-1909年,克里姆特总算收获了他的“金色时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不仅为他带来了巨大成功,还带来了更多的正面评价。因此被认为是克里姆特绘画艺术的巅峰时期。

克里姆特此时期的作品常使用金箔,夺目的金色可于《帕拉斯·雅典娜》(1898)与《朱迪斯一号》(1901)首次见到,金色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则是《阿黛尔·布珞赫肖像1号》(1907)与《吻》(1907 - 1908)。

“要么我太老,或者太神经质,或者太愚蠢,反正肯定哪个地方不对”, 克里姆特在一封信中写道。一对恋人,溶化于一个吻:一个在克里姆特创作生涯中始终受到他青睐的主题。1907年克里姆特又一次开始对这个主题草拟构思——“吻”,这幅画描绘了一对恋人在铺满鲜花的草坪上紧紧相依的画面,成为他全部作品中最享有声誉的杰作, 亦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巅峰之作。

人们一直在试图确认作品“吻”中的女人是谁。那些被提到的女性包括克里姆特的终身伴侣埃米莉·芙洛格, 但阿黛尔·布洛赫·鲍尔也有可能。作品中五官匀称的面部特征呈现出与克利姆特所画众多女性的相似之处,但最终谁也无法确定无疑地说出这个特定的人到底是谁。

克里姆特古怪的生活习惯也与旁人不同,他在家中工作或休息的时候,通常爱穿凉鞋与长外袍,且不穿内衣。平日家庭生活的简单近似于隐居,好像除了献身于艺术创作与分离主义运动之外没有别的嗜好。虽然他很少参加咖啡社交或与其他艺术家的交际(这种交际当时风行于维也纳的艺术家之间),但是他的声誉还是常会吸引许多仰慕者来到家里。

克林姆特曾留下一些关于他所见事物与作画手法的文字,但并不多。他经常写明信片给妻子芙洛格,但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克里姆特在一件被称为“对没有自画像的注解”的珍贵纪录中写道:“我从来没画过自画像。我对把自己当作绘画主题,比画其他人更缺乏兴趣,而(画)女人是优先的……我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作画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地看看我的画。”

1918年2月6日,克里姆特因西班牙流感而身故于维也纳。

猜你喜欢

克里姆维也纳奥地利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与克里姆特一起画装饰画
克里姆特 下
分离派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 上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严重时刻
图说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柏林维也纳打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