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与我们的观看史
2018-08-27谢意王磊
谢意 王磊
一、卡拉瓦乔式光影的可能产生方式
卡拉瓦乔的画面,有着迥异于之前文艺复兴绘画的特点,他强烈光影的画面效果被认为是巴洛克绘画风格的开先河者,继承了16世纪意大利绘画的传统又开辟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并影响了整个17世纪欧洲绘画的风格。关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比较,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①在《艺术风格学》一书中,专门进行了阐述。他提出了五组概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线描与图绘”(linear and painterly)这一组概念,沃尔夫林用这组概念分析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不同,列举了丢勒与伦勃朗,布龙齐诺与委拉斯贵支的对比。②
沃尔夫林却单单遗漏卡拉瓦乔这一风格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令人费解。卡拉瓦乔的风格究竟是如何形成?既往的研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英国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关于往日艺术大师作画方式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他认为,我们看到的绘画发展史中对于画面越来越逼真的追求(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或许不是画家主观努力不断提高技艺的结果,而是由于某种技术的介入,使得这一努力得到了成果并将其效果发扬光大。而这一技术就是对光学仪器的使用。他提出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们一直在追求如何更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从15世纪末开始画面逼真的效果得到了大大提高,这恰恰就是镜子——包括反射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在作画过程中的使用。最早出现蛛丝马迹的年代是15世纪30年代,从凡·艾克等人画作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使用凸透镜能够反映出整个房间。之后的画家使用凹透镜,将景物倒立反射到畫布上予以描绘,后来再发展到凸透镜,使得受光的描绘对象透过透镜投射到画布上。受充足光照的物像被倒立投射到画布上,画家则快速详实地描绘。当普通凸透镜(conventional lens)的尺度发展到足够大,其质量足够好,开始取代凹透镜的时候(发生在16世纪的某一时刻),这转变在卡拉瓦乔的作品中反映得最清楚,他对凸透镜的使用产生了强烈的光影个人风格以至于不久后他的影响就遍及欧洲。年轻的艺术家们如朝圣一般前往意大利瞻仰他的杰作,学习、追随他,并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者(caravaggist)。③
霍克尼认为画家对凹透镜、凸透镜的使用程度及其对作画过程的参与,极大地改写了绘画史。而在这一进程中,卡拉瓦乔无疑站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成就不是偶然,而是在那个时期技术介入的结果。画家们想要快速完成画作,于是借助光学器材,光学器材产生的强烈光影效果,又启发并影响着画家的画面面貌。光学技术的运用使得画家技艺突飞猛进,这种对逼真的追求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下半叶,直到胶片显影术的发明,艺术家才转而不再追求照片般的真实效果,于是现代主义各个流派得以百花齐放。
二、绘画史风格的转变
卡拉瓦乔技高一筹的强光暗影对比效果极富感染力,影响很快遍布欧洲,许多艺术家很可能依靠技术迅速掌握了这些效果。委拉斯贵支早期的“小酒馆”风格,里贝拉画面中的张力与暗影,都有着明显的卡拉瓦乔式面貌。在法国,最著名的卡拉瓦乔的追随者是乔治·德·拉·图尔。
卡拉瓦乔的风格经西班牙、尼德兰、法国传遍整个欧洲。从此占统治地位的绘画面貌不再是文艺复兴式的注重线条、色调轻盈的风格,而是背景浓重、光影强烈、注重形体感的风格。在那之后,不仅是巴洛克风格统治的17世纪,在十八九世纪,追求强烈逼真的视觉效果一直是艺术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到,风格的演化在鲁本斯那里呈现瑰丽多姿,在委拉斯贵支那里变得沉着端庄,在庚斯博罗那里显得抒情自然,在德拉克洛瓦那里展现狂野奔放。但这些变化,都是卡拉瓦乔带来的强光暗影面貌演化出的变化,是巴洛克风格追求逼真视觉效果之后的各种风格演变,这些演变的纷繁面貌与之前的文艺复兴传统面貌完全决裂开来。
卡拉瓦乔作品呈现的特点,是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风格面貌的源头。历代艺术家,他们或追捧或排斥都难以对其避而不谈,他们不得不承认所有画家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这种风格的影响。直到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能用镜头投射图像固定下来的化学方法——冲印照片。摄影术经过二十五年左右的发展后,基本从多个方面取代了原先社会对绘画的需求,画家们就还要不要继续追求逼真视觉效果的问题上开始产生疑惑。后印象主义者开始追求直观描绘眼见事物的稚拙感,再之后,以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风潮为代表的画家开始追求背离影像式真实的画面。直到这时候,卡拉瓦乔式面貌统治性的影响才算结束。
三、光影效果对观看史的意义
绘画回归原本,但镜头式效果依然强势。在摄影术(以及学院派画家)的坚持下依旧占据主流位置,最终变成电影和电视。电视影像被认为是描绘现实最生动的手段,一开始也被认为具有法律般的道德正确性与合法性。直到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出现,拓展了“镜头式”图像的可能性。使用计算机可以任意篡改图像上内容而不被察觉,这种滥用意味着人们再也不能轻信照片——不认为它具有再现了特定时间、地点、物体的正确性,不认为它一定是客观真实的。此前照片一度具有的特殊地位(甚至可作为法律证据)都毁于一旦。
我们进入新图像统治的世界,其源头不在1839年摄影冲印术的发明,也不在1859年巴黎美术沙龙举办的首次摄影展,也不在1895年吕米埃兄弟首次放电影(当时画家莱热(Leger)说“电影让我迷糊了,深受吸引,差点放弃了绘画”④),也不在1928年首次出现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手》,也不在1937年彩色片推出,也不是在1951年推出彩色电影胶卷,而是在1970年代使用彩色电视之时。我们将视频天地的源头归于1968年左右,正是那一年,在格勒诺布尔的冬奥会上(Gernoble)法国测试并推出了彩色图像的电视传播⑤。观看的兴趣一直在变化,1831年德拉罗什在美术沙龙展出油画《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让巴黎倾城出动去看,但到了1991年,能让巴黎倾城出动的是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的电影。
镜头式的效果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以求得到更强烈的真实感。2009年12月电影《阿凡达》全球上映,3D影像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触手可及的世界,观影两小时内在漆黑的影院“洞窟”里对荧幕上的逼真效果感同身受、尖叫连连。3D技术帮助电影行业攀升上新的台阶,与传统的绘画艺术拉开更大距离。2016年,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使用了120帧技术,画面的清晰感流畅感实现大幅提升,观影者仿佛置身于人物角色之间,仿佛参与了电影的故事情节,这无疑是电影技术的又一次飞跃。
在21世纪之初,我们将以不同的方式反观过去四百年的历史。四百年前,卡拉瓦乔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卡拉瓦乔及其追随者作品的最根本特征,是运用强烈的光影效果塑造三维形体。这一切的缘由都是人们历代以来对图像“持久性”和“真实性”的追求。它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变革、异化、回归、再发展,呈现出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同面貌,即视觉观看史不同时期的不同观看兴趣。对于呈现“视觉逼真”的图像并令人深深震撼信服,卡拉瓦乔也许是这条线索上的源头。在他之前,画家或多或少使用光学成像;在他这里,技术得到极大完善;在他身后,大量追随者绵延几个世纪,直到今天,直到一百二十帧。那些“卡拉瓦乔主义者”,与其说是对卡拉瓦乔的追随,不如说是对“镜头式逼真”画面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放在视觉观看史中,一切都终于变得很好理解了。
【注释】
①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出生于瑞士蘇黎世温特图尔,18岁进入巴塞尔大学师从布克哈特。他被认为是继温克尔曼、布克哈特之后第三位伟大的艺术史家。沃尔夫林的艺术史研究关注普遍的风格特征,而不是对单独艺术家的分析,他把作品形式分析、心理学和文化史结合起来,力图创建一部“无名的艺术史”。主要著作有:《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年)、《古典艺术》(1899年)、《艺术史的基本原理》(又译《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1915年)和《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知觉》(1931年)等。以上综述见陈平:《西方美术史学史》,166-169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②[瑞士]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英]大卫·霍克尼:《隐秘的知识》,万木春、张俊、兰友利译,113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④⑤[法]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黄迅余、黄建华译,240、23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谢意,中国人民大学;王磊,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