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效益分析

2018-08-27罗朝海

报刊荟萃(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效益中学信息技术

摘 要:地理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深入发展,其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地理信息技术助教学的课堂效益更加明显。本文就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在农村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效益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农村地理教师能够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实践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益快速提高。

关键词:数字化;地理信息技术,地理课堂;教学效益

数字化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数字、地图、影像、数据,包括虚拟现实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通过采样定理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这样数字化以后的0和1就是各种信息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示。计算机系统不仅可以计算,还可以发出声音、打电话、发传真、放录像、看电影,这就是因为0和1可以表示这种地理信息综合体。因此,用数字就可以代表各种地理大数据,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地理世界。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所重视。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效益日益明显。

一、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

(一)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时空意识不够敏感,地理素养不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发挥他们感知和记忆的优势。适时加大感性和立体信息的输入量,加强学生的专题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排内容

现在教材编排分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区分度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地提高。

(三)教学软硬环境

1.教学基础设施

近几年来,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区域发展不平衡,许多农村或偏远地区中小学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备还不够完善。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利用好现有的一切可能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学习地理的氛围,将抽象的地理现象,寓于有趣的引人探求的课堂之中。

2.班级基本规模

许多农村中小学目前还存在着班额过大的问题。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这一因素,应考虑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都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发展活动之中,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

以上因素尽管长期以来制约了农村地理课堂效益的整体提高,但随着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地理课程步伐的加快,地理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为不断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益奠定了基础。

二、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效益分析

(一)模拟情境,引生入胜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进行授课,有利于激发了农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焕发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整个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案例: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主要产业》[2]一章中的《交通运输业》,它是八年级地理的重点部分,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什么?学生众说纷纭,难以定论。笔者播放一段运用流媒体技术制作火车开动的录像,配有火车开动的声音,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而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整节课教学效果良好。

(二)视像逼真,易于理解

地理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综合了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多种优点,因而运用它进行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将教师难以用语言或常规教学手段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地揭示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授《语言与宗教》[2]内容时,教者主要运用课件展示了两项内容:

第一:播放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地理特点录像,并配有适当的文字解说。

第二:播放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地区地理及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视频和图片资料。

通过以上设计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达标。实践证明,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情节生动,艺术真实的教学场景,而且能为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便利的辅助条件。

(三)培养创新,增强实践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扩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充分挖掘了课内外资源,特别是结合“3S”实践活动范例能够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欲望。尤其是课件中的野外考察活动,使学生仿佛有身臨其境之感,为增强他们地理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例如,校本地理课程开发中,首先播放了校本地理实践活动的范例,然后布置了如下实践活动。

第一:阅读运用GIS10.3软件制作的学校区位图,要求学生获取更多地理信息。

第二:查阅以前的校本地图,讨论学校地理变迁。

第三:围绕学校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

第四:开展校本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

以上活动能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农村的情感。

(四)训练思维,培养探索意识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使用地理图像,能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黄河》这节内容时,教者为学生展现出黄河流经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时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的画面,利用画面的宏大气势感染学生的心灵。同时提炼出“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的主题。这一教学情景使学生不仅了解了黄河,而且增强了思考治理黄河、保护环境、美化农村的地理信息技术。初步培养了他们抽象思维与探索意识。

(五)构建基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中,地理信息技术充分考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创新营造了适宜的环境。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地球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理论的应用,不但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构建基于中学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地理课程提供了平台。

三、结语

总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网络化与数据环境的形成、发展为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深入夯实了基础。且呈现出了高效率、易使用、低成本、交互强的发展趋势。但是,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运用要把握好度,不可一味依赖于它,也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优势。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的使用,同时注意地理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的互补。灵活地运用和重组整合案例,对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效益进行精准评价,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运林,李克东.电化教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王吉庆.计算机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吴勇,刘学军,丰江帆.具有定位信息的移动视频采集系统[J].测绘通报,2009(7):42-44.

[5]黄寿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7(10):158-159.

[6]李波.地理科学专业GIS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5):143-144.

作者简介:罗朝海(1969—),男,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效益中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