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纲:成方街32号新主人的原则与坚守

2018-08-27邵萍

金融理财 2018年4期
关键词:易纲货币政策市场化

邵萍

谁将接棒周小川,成为央行的第12任行长?这一谜底终于在3月19日上午正式揭晓。

3月19日,经表决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易纲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于1997年加入央行,2007年升任央行副行长,2016年兼任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如今算来已有21年之久。

作为央行系统内第一个海归官员,易纲过去近十年陪同周小川多次亮相国际舞台,在IMF与世行年会、G20央行行长与财长会议等场合都能看见他的身影。熟悉易纲的人都知道,现年60岁的他与周小川一样,不仅是一位技术派学者型官员,更是一位坚定的改革派,并兼具国际视野。

在正式接棒前,易纲已经负责央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在此之前,易纲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身份配合周小川,几乎参与了过去十余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事件: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推进并收官利率市场化,再到力促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

稳步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审慎推进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等等,易纲的改革思想不仅局限在理论上,他更是一位实干家。

学者型官员的典型代表

生于1958年的易纲,毕业于北京第162中学,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能够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这也是他人生之中的重大转折点。

在大学里第三年,易纲被派往美国留学,1980年至1986年,他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即便身在海外,但是易纲一直研究的是中国的经济问题,包括运用1953年1988年的数据研究中国的通货膨胀和价格波动的关系,并撰写了多篇文章研究中国的货币需求问题。他一直希望博士毕业后,能够回国。但当时的北大校长张龙翔希望易纲能够先在美国任教,只有那样才能了解美国的大学和教育。于是易纲申请了印第安纳大学的助理教授职位,于1992年获得了美国的终身教职。

1994年,易纲毅然决然放弃美国优渥的条件选择回国,并与林毅夫、张维迎等“海归”学者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前身),主旨是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学教学研究。

1997年,易纲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成为央行总行的第一位“海归”。此后,他历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行长助理,外汇管理局局长等职,2007年担任央行副行长一职。从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司长、行长助理、副行长,一路走來,他仅用了10年的时间。

进入央行工作期间,始终保持学者风范的他依然著作频频。截至目前,易纲已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中国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研究》等经济杂志上发表中文论文40余篇,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10本书,其英文专著《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多次引用。易纲1999年与人合著的《货币银行学》,过了近20年至今仍然是中国高校里金融学的经典教科书。

作为一名监管者,是如何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却还能写出这么多著作的?易纲在自己的第二部论文集《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的序言中给出了答案。“原因很简单,是有感而发、有话要说。现在的出版物是太多了,信息量在爆炸式增长,可以说是好的东西不多,一般的、东拼西凑的、差的东西不少。”易纲在序言中写道:“虽然我对目前出版物垃圾横流的现状忧虑,但我还是相信市场有其甄别的办法,还是相信市场经济吧。”

改革派的坚定与雷厉风行

和前任行长周小川一样,易纲身上除了“学者型官员”的标签外,还有一个为熟人所知的标签:坚定的改革派。

2009年7月,担任央行副行长已达两年的易纲接班胡晓炼,正式开始了自己长达6年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生涯。

掌管着当时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的中国外汇储备,怎么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声音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如何完善?当时正是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之际,美国将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的原因归咎中国,并再次将矛头指向人民币被低估问题。但如果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打击已经受危机重创的出口,还会放任外汇投机活动。而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出手干预外汇市场,全球“货币战争”一触即发,摆在易纲面前的难题很多。

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下,2010年6月19日,汇改再启动,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即实现“双向波动”,人民币的价格逐步由市场需求来决定。

同时,外汇局过往神秘而低调的风格也逐步开始发生变化。面对市场对中国投资“两房”资产安全性等问题存在担忧的情况,2010年7月5日至8日,国家外汇局连续四天发布《外汇管理政策热点问答》,直面公众对当时外汇管理政策相关热点的疑问。在表示外汇储备持有的“两房”债券没有出现过投资损失也从未用于投资“两房”股票,易纲执掌的外汇局强调,自己是负责任的储备资产管理者,也是负责任的国际市场投资者。

2013年末,在外汇储备攀升到近3.7万亿美元时,易纲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不论假设什么样的情形中国的外汇储备都够了”,在他看来“凡事都得有个度,超过一定的度,好处就越来越少”。

2015年8月11日,汇率迎来第二次重大改革,确立了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并且人民币一次性贬值3%左右。只是市场主体“习惯了过去非常稳定的汇率”,这次调整引起了波动,一直到2017年初,人民币贬值预期一直存在。

在2015年8月13日的吹风会上,易纲表示,一个僵化的、固定的汇率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汇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易纲在做政策解读时阐述了他心中改革的方向,“要相信市场,要尊重市场,甚至要敬畏市场,要顺应市场。”

在他的眼中,改革是一门艺术,是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的艺术。他指出,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包含丰富外汇的产品,推动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这里面也包括延长交易时间,引入合格的境外主体,从而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2015年12月,易纲将外汇局局长的接力棒交给了潘功胜,成为央行的专职副行长。2016年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周小川在央行发布会上介绍易纲时如是说:“负责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同时,易纲的身份再度悄然变化,在2016年3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

随着身份的不断变化,易纲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他曾在2016年杭州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一人直面中外记者,主导央行记者会;亦曾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全程英文与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讨论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问题以及债转股等热点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评价货币政策的方法论

精于货币政策研究的易纲,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曾经在2015年一场读书会上,易纲介绍了自己在货币政策考量上的方法论:第一看总体的杠杆率,比如观察中国总体杠杆率,看政府、看企业、看家庭等这一指标是不是在一个安全的区域;第二看实际利率;第三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全球的金融和资本是流通的,因此,中国经济和外部经济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主流央行的政策框架以货币政策为核心,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物价。在易纲看来,那轮金融危机的经验说明,价格稳定并不等于金融稳定,只有货币政策对于维持金融系统稳定还不够,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是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宏观审慎就是对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对症下药。

在十九大期间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讨论会上,他提到了上述观点,并阐释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理解。其中,宏观审慎政策包含三个方面: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跨境资本流动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

2018年1月,他在《中国金融》杂志撰寫的《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详细阐明了2018年货币政策调控的思路: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至于如何定义“稳健中性”,在今年的“两会”央行记者会上,易纲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这样的表述主要是针对金融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而言的。中国的经济目前是稳中向好,判断货币政策是松还是紧,可以有几个维度:

一个是看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支持三农,支持一些薄弱环节;另外是创新领域,中国目前的经济有很多创新的亮点,就看这些创新的领域能不能够及时得到货币、信贷、股市和其他各种融资方式的支持;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还要注意金融改革。

新起点未来金改新思路

接下来,60岁的易纲将以行长的身份,开始他在央行的21年历程,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关于金融改革,易纲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相关思路。

据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王健说:“易纲既能指出金融市场大方向问题,比如,汇改、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银行经营市场化、如何提高国内民营资本和外资如何提高竞争性和效率等问题;同时,他也知道金改中的现实难点,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利率市场化并不是简单的央行放开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是整个市场培养的过程,在央行放松管制后,在央行不干涉利率时需要一个真正形成资金价格机制。”

易纲曾表示,未来,利率市场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将会是国有商业银行。即使央行放开利率管制,由于国有银行并不是按照完全市场化运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去运行,由其主导的利率并不能反映市场化利率,并不是央行一放开利率管制就实现利率市场化了。所以,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在存贷款定价上实现市场化,才是真正的市场化。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和汇改,易纲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开放需要很多步骤,在实现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后,再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开放。

2018年1月29日,他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2018年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时称,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经济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那么,他将如何带领中国央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闸门,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易纲货币政策市场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易纲:人民币仍是“稳定强势货币”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