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研究
2018-08-27何善彩
何善彩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高中数学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问题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然而在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在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上仍存在较大问题。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本文对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策略
一、高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结构数量设置不合理。教师在数学作业结构的设计上要更多地注重基础知识的稳固,并在此基础上配置一小部分高能级的题目,最后在结尾布置一道最大难度的题目,这三种级别的题目占比大致应为6:3:1。我国部分教学人员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往往忽视基础的重要性,在设置题目的过程中一味地拔高,这就使得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正常完成作业,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在学习过程中仍旧盛行题海战术,让学生做题做到麻木。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学习造成极大的学习压力,学生被迫延长学习时间,但无法保持精力的集中,学习效率也因此下降。
(二)教师评语千篇一律。教师的评价同样对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课后作业的环节,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布置作业内容以及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作业。教师应当对不同的学生作出差异化的评价,以帮助学生的学习。然而在实际学习中,作为学生作业的直接评价者,教师往往任务性地审阅学生的作业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看作业而看作业。这种行为不能为学生的学习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学生也只是知道自己问题所在但没有正确的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学习的有效性。
二、对于提高作業有效性的建议
(一)作业设计合理化。数学是理科,更多注重的是理解和应用。所以,数学成绩的好坏与练习题目的多少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只有真正熟练掌握知识点才能做到活学活用,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意义。所以,高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在合理控制数量的前提下,要注重知识点的专项训练,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逐渐提高的时候,在对其进行适度拔高,提高作业的难度,并要善于结合其他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量。作业数量可以少,但质量一定要提上去,但所谓的质量提上去不是要一昧地提高作业的难度,更多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使作业题目更具典型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从而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阶段性的学习中,教师也应让学生对过去的知识及时复习,让学生在新的知识背景下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作业的书写,课上的学习环境往往会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在作业之后,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情况进行反思。针对错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并针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二次讲解。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教师应重视自己的评价。教师的批语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会在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老师的指导和鼓励,老师也可以在对学生的作业中得到很好的反馈。
在目前,我国高中作业的批改形式主要有全批全改、随机修改、面批面改等。全批全改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批改形式,它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习的进程以及深度有更好的认识,但这种批改方式效率较低,当班级人数过多时,会浪费较多的时间。随机批改的对教师的作业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提高了教师的作业批改效率,同时也能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随机批改会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作业的整体完成情况会受到影响。面批面改只能针对于个别情况差的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鼓励作用,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在实际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学生互批的批改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同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都有所不同,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形成更好的思维碰撞,进而简化抑或增加学生的解题思路。
无论哪种批改方式,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进步。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要避免知识用简单的圈圈叉叉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也不要用简单的ABCD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要多多利用评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系统有条理地总结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实改正以往学习中的错误认识,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
数学有效作业是一个动态的、师生思想的交互过程,从作业设计到作业完成,再到作业批改与评价,最后到作业反馈的落实,再根据作业反馈落实的情况进行下一轮的作业设计,每一个环节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往复的循环过程。只有提升每个作业环节的有效性才能最终实现数学有效作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晓莲,王成营.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