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的调查分析
2018-08-27郭伟
郭伟
摘 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的形式,对职业学校的师生心理、行为、行动、情感以及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休闲等师生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师生关系;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研究新时期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培养21世纪的创业创新人才,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及部分教师、学生座谈会的形式。对职业院校的各年级学生及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受怎样,教师现在从教的心态好吗?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感觉和心态是不太好的。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学习、生活、工作的感觉和心态是比较好的。
(二)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教师对自我形象的感觉如何?学生对班主任(辅导员)的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而对任课老师的满意程度却相对低些。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与教师的自我感觉还有一定的差距,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还需改进。
(三)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教师能和学生成为朋友吗?大部分教师很愿意和所有学生交朋友,但仅有3.1%的学生有了心里话最想找老师说,8.0%的学生有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老师。由此可见,老师的自我感觉和良好愿望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老师还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这样老师和学生能成为朋友吗?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深思和研究。
(四)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喜爱程度。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喜爱程度与学生的自我感受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班主任(辅导员)虽然在学生管理上付出了很多,但并没有完全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说明部分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还有待于进一步沟通。
(五)教师最关心学生什么?教師首先关心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其次,由于中职的学生年龄较小,教师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和同学友爱;而对高职的学生注重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是比较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的还不够,在所有的选项中排在倒数第一位,今后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康健的咨询和关心,避免出现如马加爵行为事件的发生。
(六)教师教学工作作风及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作风民主吗?部分教师教学工作作风还不够民主,在课堂上还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还在搞“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喜欢“一言堂”。
大部分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作风还是比较民主的,学生也喜欢民主式的班主任(辅导员)。
(七)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绝大部分教师是尊重学生的,但也有少部分教师不尊重学生。即使你的动机是好的,大部分学生也是不能接受的。这也是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
(八)教师与学生的接触程度。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主要是在课间10分钟内,学生认为老师参加学生的活动还不够,与学生的交往时间短,面比较窄,而且有32.8%的老师除了课堂外和学生没有交往。比较符合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说明部分教师(主要是任课教师)对学生情感投入的还很少,这也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九)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由于老师对学生接触的少,导致对学生了解的不够,了解的不够又导致了老师不能正确的评价每一个学生,也就不能有的放矢的去批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也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长此以往,会产生这种恶性循环。
(十)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学生在回答“你是否因和某任课教师的关系融冾而喜欢上他的课”时,回答是的占67.9%,否的占32.1%。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十一)学生、教师对目前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在学生回答“您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时,满意的占17.7%,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37.4%,不满意的占9.3%,认为一般的占37.4%,拒绝回答的占3.2%;而教师在回答“你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时,回答满意的占15.4%,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53.9%,不满意的占3.4%,认为一般的占27.4%,拒绝回答的占0。
(十二)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学生在回答“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时,在十个答案中按顺序选出五个,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对同学一视同仁”,“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和同学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关心学生,和蔼可亲”。
教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合作,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
职业院校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了师生间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教师敬业、乐教、爱生,学生尊师、好学的特点。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就业对知识层次要求的提升,社会家庭对学生期望值的增大,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的倾向性问题是教师感叹“今不如昔”,学生厌学,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西广明,蒋美勤.不平等与平等:老师行为及师生关系之趋势辨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