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8-08-27闻文波徐宏权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革兰氏铜绿球菌

闻文波 徐宏权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1]。AECOPD的诱发因素较多,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细菌感染,>65岁AECOP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概率更高[2]。AECOPD不仅增加COPD患者治疗费用负担,而且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由于反复感染、频繁使用抗生素,甚至进行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导致其下呼吸道病原菌菌谱发生变化,较前几年耐药更为严重[3]。本研究对318例AECOPD患者痰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为本地区AECOPD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符合AECOPD诊断标准[1]。共收集患者318例,其中男236例,年龄54~87岁,平均年龄为(68.42±12.73)岁;女82例,年龄55~86岁,平均年龄(67.98±12.48)岁。

1.2 方法 (1)痰液标本采集:入院第2天清晨,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嗽口2~3次,尽量除去口腔内杂菌,叩击患者背部(尽量留取气管深部痰液),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咳嗽,留取的痰液置于消毒的痰盒内,30 min内送检。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30 min内送检。所留痰液标本均进行涂片初筛,当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鳞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之比<1.0:2.5时即为合格标本[4]。如果留取的痰液标本不合格,要重新采集。(2)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合格痰液标本进行洗痰、溶痰、稀释处理后,取稀释液在生物安全柜中接种于血平板(1块)、巧克力平板(1块)及沙保罗培养基(2块),前两者置于CO2培养箱中35℃培养24h,后者置于真菌培养箱,1块35℃培养48h,1块28℃培养48h。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9522、粪肠球菌ATCC2921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培养所得菌落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不能自动分析的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M100-S23)进行判读。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和构成比

2.2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见表2。

表2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3 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见表3。

表3 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论

COPD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排痰功能降低、感染等因素,则可诱发AECOPD,而感染是其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加强对AECOPD致病菌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共纳入318例AECOPD患者,249例培养出病原菌,阳性率高达78.30%。共分离出病原菌281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0.14%(169/281);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9.54%(83/281)。本资料结果提示AECOPD患者痰培养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主要原因可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呼吸道黏膜上皮粘附性强,而COPD患者支气管黏膜纤毛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差等因素致使排痰功能降低;老年常因病情反复而住院治疗,甚至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定值率高;也可能与本地区卫生条件和病原菌地域分布等特征有关。本研究培养出真菌29株(10.32%),较前几年明显增多的趋势,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6.76%),提示真菌感染也是AECOPD的重要原因。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加上合并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以及部分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

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前三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构成比分别为15.30%、13.52%和9.61%,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是AECOPD患者重要的致病菌。随着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其铜绿假单胞菌的带菌率为31%,而没有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仅为其1/3[5]。本资料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一代及二代头孢、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而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耐药率较低(4.65%~11.63%)。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等耐药率高(>80%),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低于6%。对大肠埃希菌仅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普遍的耐药性,如对阿米卡星耐药率高达70.3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达到22.22%,相对敏感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革兰氏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2.81%)和溶血葡萄球菌(6.41%)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90%,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未发现耐药菌株,因此,万古霉素仍可作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治疗的最后防线。本研究培养出的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AECOPD病情危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患者预后差,甚至危及生命;同时,患者混合感染发生率较高,并且存在普遍耐药,也是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通过对本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AECOPD患者的抗生素应用应注意以下问题:(1)患者常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临床医生要提高标本送检率,治疗后复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2)患者免疫力低下,基础病多,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的发生。(3)重视深部真菌的感染,尽早采取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4)注意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的差异;万古霉素可作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治疗的最后防线药物,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一、二、三代头孢类耐药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5)对于中、重度AECOPD患者的初始经验性用药,抗生素抗菌谱最好能覆盖铜绿假单胞菌株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产超β-内酚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如果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因此,掌握本院及本地区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根据其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革兰氏铜绿球菌
2015—2020年某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貂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生物学特性
铜绿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