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2018-08-27方高富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前臂腕关节肘关节

方高富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骨折之一,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均能取得较好疗效,如何保持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成为采用非手术治疗最需解决的问题,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手法复位,超肘关节长臂石膏托外固定2~3周,再改用前臂石膏托进行固定,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骨科门诊、急诊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84例,男33例,女51例;年龄30~91岁,平均(68.7±9.18)岁;伤后就诊时间1~72h,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跌伤61例,其他伤11例。左侧39例,右侧41例,双侧4例。AO分型:A2型8例,A3型11例,B1型10例,B2型40例,B3型2例,C1型9例,C2型3例,C3型1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外伤史、体格检查、X线片和CT检查确诊;按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类法[1-2]分型;由统一医师采用局部麻醉下传统手法整复,骨折复位后,用掌指关节至超肘关节石膏托外固定,固定时前臂旋前,根据骨折类型作掌屈20°或腕背伸20°,稍尺偏塑形,肘关节固定于90°。固定2~3周后更换前臂石膏托腕关节中立位固定,石膏继续固定2~3周后拆除,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加中药活血化瘀、益肾壮骨等治疗。患者能配合治疗并得到随访。分别于1周、2周、3周后X线片检查骨折对位情况,若发现骨折移位,不能接受,而需再次手法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困难时则改切开复位内固定。双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稳定性好的一侧前臂石膏托外固定。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固定效果观察:骨折一般在3周内最容易移位,3周后已有纤维连接和部分骨痂形成,故采用复位后于1周、2周、3周后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固定期间骨折再移位情况。移位分级[3]:优,无移位;良,移位1/4;可,移位1/3;差,移位1/2。(2)功能恢复: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按Gartl-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4-5](优:0~2分;良:3~8分;可:9~12分,差:≥21分)进行功能评定。

2 结果

84例患者固定效果:优26例,良45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84.5%。按Gartl-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结果:优25例,良44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82.1%。典型病例图见1-2。

3 讨论

图1 患者,女,59岁,左桡骨远端骨折术前和术后X线片

图2 患者,男,63岁,右桡尺骨远端骨折术前和术后X线片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0%,约占前臂骨折的 75%[6],多见于中老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其治疗主要目的:恢复桡骨长度,整复关节面,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维持关节稳定。治疗方法有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或支架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等。目前仍以手法复位外固定等保守治疗为首选。而且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满意度高。虽然有些石膏固定治疗的影像学结果较差,但是与手术治疗相比,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石膏固定在不同治疗方法中的并发症最低。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再移位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较大骨质疏松严重。(2)粉碎性骨折移位大。(3)固定方式选择不恰当。(4)过早负荷等。尤其是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常由于局部骨解剖结构的严重破坏,稳定性丧失及前臂有特殊的旋转功能等更易造成移位。经手法复位后短缩<3mm、背侧成角<10°或关节面塌陷<2mm的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否则要重新复位或在无手术禁忌症时改用手术治疗。

外固定方法主要有石膏外固定和夹板外固定以及动力型支具固定,前臂短石膏托及夹板不能有效控制前臂旋转,强调患者绝对制动,是非常困难的。而石膏易塑形更能适应腕部的形态轮廓,并发症较少,得以更广泛应用。但石膏固定范围目前无明确规定,前臂石膏托因固定简单,可以充分活动肘关节和手指,临床应用较多。而超肘关节长臂石膏托,应将肘、腕及拇指固定,掌指关节能活动,因操作相对复杂,长期固定肘关节将影响肘关节功能,故临床应用较少。

固定腕关节,不固定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以利于早期伸功能锻炼。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稍尺偏位最有利于骨折稳定性,前臂的旋转由上下尺桡关节共同完成,并且旋前位为习惯性休止位,因此需固定肘关节,否则将无法保证骨折期间维持前臂旋后位,而长期固定肘关节将会引起肘关节僵硬。骨折一般在3周内最容易移位,3周后已有纤维连接和部分骨痂形成,已相对稳定。作者3周前应用超肘关节外固定,可以有效控制前臂旋转,3周后改用腕关节中立尺偏位不超过肘关节的前臂石膏托外固定,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肘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屈伸、握拳等功能锻炼,以不感觉前臂疼痛的轻微前臂旋转活动,不会造成骨折明显移位,有利于功能恢复。肘关节固定3周对于原肘关节功能正常者,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超肘长臂石膏托外固定2~3周后改用前臂石膏托固定较单纯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更可靠,避免复位后骨折端再移位,尤其是针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猜你喜欢

前臂腕关节肘关节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