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影响研究

2018-08-27王燕妮

审计与理财 2018年8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年报会计师

■王燕妮

一、引言

“大数据”一词由麦肯锡公司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迅速推广,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之一,受到了大数据技术普及的深刻影响。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最为重要的业务,大数据技术导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均产生巨大变化。必须认识到,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兼具利弊的双刃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点,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成为每个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两个角度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影响,以期能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二、大数据技术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的影响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指出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大小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共同影响。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会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均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特有风险,如:数据分析风险、数据保密风险等。但整体而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综合审计风险。

1.大数据技术使得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由抽样审计转为全样本审计。

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由于技术有限,再者从节约审计成本出发,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报告期内每一笔经济业务均进行抽样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即全样本抽样不符合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抽样审计被广泛应用。但无论怎样抽样、抽样比例有多高均是存在风险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得被审计单位更为翔实的数据,云计算终端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存储与提取数据,相较于传统审计环境,大数据时代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更加容易,数据获取的成本也更低。大数据技术使得上市公司资产项目、人力资源项目与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结合,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数据终端即可获取被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进而使得全样本抽样成为可能,审计风险由此降低。

2.大数据技术降低了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不对称风险。

对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审计业务的三方。由于对公司财务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审计业务三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就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掌握程度而言,股东与债权人均希望利用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做出经济决策,但由于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所有权由控股股东享有,管理权则在管理层手中,管理层可能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由此产生的受托责任观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管理层掌握更多公司财务信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发布不实的财务信息,由此造成对股东与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侵害,也间接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固有风险。同时,股东与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注册会计师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原因在于,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其在与利益相关者掌握相同财务信息的条件下分析出更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时是通过函证、问询、抽样等形式获取审计底稿,进而再得到审计报告,而审计底稿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材料,不需要向公众披露。再者,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管理层处在信息优势一方。

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使得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三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以制造业为例,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材料入库、产品仓储、订单处理、与终端零售整个流程所产生的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均能够较容易的获取,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即使就短期而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能会使事务所人力资本与技术成本增加,但就长期而言,可以使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大大降低。

3.大数据技术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空间。

长久以来,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被广为诟病,导致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害。上市公司常见的舞弊行为体现为与财务报表事项的故意错报,不仅包括编报虚假财务报告,还包括对公司资产的恶意侵占。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数据是具有相互勾稽关系的数据,注册会计师通过数据终端系统与“云平台”技术即可较容易地获取审计业务所必须的数据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传统隐藏资产、虚构收入、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等方式会很容易地被大数据平台识别系统所识别,很少再有应用的余地,进而大大缩小了上市公司舞弊的空间,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降低。

三、大数据技术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的影响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依赖于高水平的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在实务中应做到全要素管理、全方位管理与全过程管理。

1.大数据技术实现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全要素管理。

大数据技术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应用普及为审计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审计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审计过程中的每一项要素均进行管理。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要素主要涉及审计人员、审计效率、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等要素。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的更新换代、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信息数据成几何增长,由此造成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审计业务的需求,部分传统的审计人员也无法适应新型审计需求。因此,在审计人员方面,为有效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兼具审计技术与数据提取处理技术的人才成为审计行业必备人才。审计效率方面,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量的增加,传统审计程序得以简化,而审计的效率则由审计人员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熟练程度所决定。而对于审计成本而言,大数据导致审计事务所不得不增加审计数据处理方面的投入,这种投入涉及数据处理人员薪资成本、数据成立硬件与软件投入等。而对于审计风险,大数据的普及增加了年报审计数据泄露风险。

2.大数据技术实现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全方位管理。

大数据时代强化了年报审计的全方位管理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对其所负责的年报审计项目实施全方位管理,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对年报审计具体工作有根本性的影响,由传统数字化审计逐步转化为数据化审计。在年报审计过程中,项目负责人需要从数量庞杂的大数据库中提取、筛选与解读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审计计划,并利用以前年度审计数据对本年度审计工作量进行整体预测,根据预计审计工作量与审计难度安排与组织审计人员。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结果体现为审计报告单一模式,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少。而在大数据时代,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得海量数据,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为客户提供一个囊括更全面的年度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不仅包含了传统审计数据,还能够通过公司数据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得出公司在行业中所处地位,进而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提供经营决策可供参考的信息。再者,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对往年的审计底稿进行详细的记录,进而根据往年审计的情况合理安排审计人员,节省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3.大数据技术实现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全过程管理。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流程包括事前准备阶段、审计执行阶段与报告阶段。在大数据时代,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计算机处理硬件与软件、审计底稿三者高度融合的产物。在年报审计业务事前准备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事前沟通,获取一些与年报审计业务相关的财务信息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获取的进行提取,在获得相关性较强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实现对审计人员的合理安排。在审计执行阶段,大数据技术使得审计范围有原先较小的审计范围向大数据转变。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将每项具体的审计业务匹配给合适的人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在审计报告阶段,大数据技术使得年报审计结果不再表现为单一的审计报告,伴随而生的还有内部控制报告、财务研究报告等。同时,大数据时代审计的全过程管理还体现在审计控制事项由先前的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四、结语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云计算为支撑的大数据技术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带来了重要影响,审计人员、审计程序与方法均发生一定变化。大数据技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风险,审计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员素质、数据处理技术与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两个角度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影响,以期能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年报会计师
广州最新交通年报出炉!广佛每天有174万人来往!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信息使用者视域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优化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