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2018-08-26蒋茂凤
蒋茂凤
【摘 要】数学在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语文等人文学科不同,是一门理论性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科,注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比较高的课程,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情景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加深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够促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实践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情景教学;问题情景;生活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84-02
随着数学课程的改革,生活化已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化的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善于利用情景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思考与感受中轻松的获得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并不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课程与小学阶段相比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思维逻辑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可是过去那样,以大量的公式、理论、定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太过平淡无奇,毫无新意,大大削减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致。由此看来,实行有计划的情景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情景的引导下,使学生更容易明白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只有准确地把握核心概念,才能懂得如何去理解和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或定理去回答问题。其次,数学教学课堂中,十分注重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索精神。由于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抽象、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对知识的求知欲,这样才能支撑他们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他们眼见之景,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还能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由于数学本来就是应用型的一门学科,这就意味着,只有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才算实现了数学教育的根本意义。通过课堂上对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学生把课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应用的能力。二、情景教学模式应用方法
创设出来相似性比较强的场景,以便于可以让学生正常开展思考工作,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引入超出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抽象性概念,会让课堂教学工作的难度大幅度提升,在应对上文中所说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对重难点问题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抑或是重難点内容和学生以往学习到的知识之间有没有相互关系,而后就可以将以往的知识点作为依据创设出来相似的场景,如果使用上文中所说的这种情景创设模式,可以在两个相似的知识点之间构建起来一个桥梁,在此背景下可以让课程内容的理解难度大幅度降低,从而也就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保证。可以使用游戏来让学生的参与性大幅度提升,如果在课堂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学生难以对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那么就应当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领域当中讲述各种类型知识的时候,只有亲身参与到其中,才可以对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如果想要让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保证,那么实现教学目标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游戏参与法是一种优秀的方法。三、运用问题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所以,数学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景,以问题为根据,为教学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投入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从而爱上数学,愿学数学,提高成绩,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相关知识点时,我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情景:“小刚不小心把小毛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小毛要急着用,那么小毛怎样才能最快地拿到自己的作业本?”学生以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小刚送到小毛家;有的说小毛到小刚家去取;有的说两人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等等。这样的问题情景,不仅能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学习,掌握“相遇问题”的知识点,而且活跃了氣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运用情景实现更好的生活化教学
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实现更好的生活化教学。就以“除法的教学”为例,相比加减法和乘法,学生对于除法的运算过程难以理解,在生活中也不知道要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于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生活情景:“小明的妈妈为全家准备了一个很大的蛋糕,家中共有五口人,但是妈妈这个时候就为难起来了,不知道要如何切割这块大蛋糕。你能帮帮小明的妈妈吗?”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立马活跃起来,用手指比划着自己的分配方法。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除法运算的知识,能够知道这个蛋糕就是一个巨大的分母,而要分成的份数则是分子,对这个蛋糕进行分割体现了一个除法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样的知识,也学会用这样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生活化情景,有利于实现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
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因而,我们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学会运用多种情景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爽.论案例情景化教学方式在素质性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07).
[2]马爽.小学课堂突发情景应对策略的隐性知识及其影響因素[J].宁夏大学,2014.
[3]戴君红.“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
[4]章其法.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浅谈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知音励志,2016,(22).